云计算是新一代基础设施,在抗疫胜利、新基建等利好趋势下,我国云计算市场正迎来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时期。

为此B.P商业伙伴主办2020中国数字生态英雄月--云计算论坛,共话抗疫胜利、新基建叠加下云计算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屏幕快照 2020-06-16 下午3.49.30.png以下为南天信息云计算/分布式计算首席架构师、云业务事业部总经理戴敏在2020中国数字生态英雄月—云计算论坛中的精彩演讲,由云现场整理。


    主持人:感谢高总的精彩发言,下面我们邀请南天信息云计算分布式计算首席架构师、云业务事业部总经理戴敏为我们带来主题演讲《深入数字化转型 构建数字化业务敏捷性》,有请。

    

    戴敏:大家好,我是南天信息戴敏,非常荣幸有机会能够给大家在这个场合一起来分享一下我们对于新基建,包括对数字化的一些看法和观点。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深入数字化转型 构建数字化业务敏捷性》。

    首先的话还是花很简短的一个时间给各位介绍一下南天信息。南天信息实际上是一个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我们在深交所上市,我们目前的主要业务板块其实包括几块,包括我们的软件业务、集成服务业务、产品服务业务、智慧城市业务、创新业务,更重要的是实际上这些年我们拓展了一些新的业务主体,包括像业务跟数据智能业务,包括像智慧党建、智慧教育,这些都是公司整个在深入数字化服务这个领域上的一些新的举措。

    另外,从公司的机构上来看,实际上我们是“双总部”的模式,我们会有两个总部。另外在专业公司层面上,为了应对我们的各种业务,实际上我们会有很多各种各样的专业公司,从软件包括到各类智慧类的云类的这些业务。另外从区域上来说,为了服务我们全国的客户,所以我们在区域上也有很多的区域公司。从服务网络上,因为南天毕竟是作为一个全国性的大的IT企业,所以我们在全国大概30个省市、自治区有相应的服务网络,并且目前大概有120个左右的服务体系。

    整个的业务布局都可以看得到,就像前面我们看到的,我们是软件业务集成产品、智慧城市、创新、云业务跟数据智能,这形成了我们整个在数字化上的整个的服务体系,一站式的数字化服务体系。所以这个大概是南天信息的一个基本情况。

    下面的话我针对今天我的演讲主题来做一个演讲。

    首先的话,因为基于整个大的背景是“数字新基建”的这么一个背景,所以我们首先会来看一下,从我们的角度,新基建和数字化转型之间的一些关系。当然,整个主题实际上还是我们基于的这么一个主题《深入数字化转型 构建数字化业务敏捷性》。

    所以从整个来看“新基建”,我们认为跟传统基建的不同在于新基建是数字新基建,体现为轻资产以及高科技。所以整个数字新基建实际上是极大地提升我们的数字化的全网络支撑的一个能力,这个是跟以往普通基建不同的地方。另外我们会看到传统基建实际上是强在促进行业内部的发展,而我们的数字新基建其实是一个不分行业的,因为本身构建的数字化信息网络实际上是不分行业,所以它的特点也会体现出这样一个特点。

    我们看到数字新基建除了承担目前“稳增长”的重任之外,实际上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数字新基建构筑未来的基础,以科技作为核心的经济驱动力去驱动经济的发展。

    最后,我们看到新基建最终的目标实际上应该是以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移动互联网一起去构成一个互联的技术基础,然后去促进我们的整个数字化信息网络的发展。所以这是整个数字新基建,实际上在整个经济体系以及我们的技术体系里一个重要的部分。

    所以基于这个东西,我们会回过头来再来看一下今天我们要谈到的主题,业务敏捷性的主题。

    我们会先以一个例子来看,小微企业在这次应对疫情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这个现象。为了应对疫情的影响,实际上微型企业跟个体经营者,实际上这个是属于小微企业微等的部分,,实际上他们采取的措施主要的措施会是寻求融资支持,向线上化运营转型。

    实际上在整个过程里面,我们看到的数据分析的结果是说微型企业跟个体经营者,他们表现出来的这种业务敏捷性其实是更强的。两个层面:一个层面实际上是经营成本比较低、经营规模比较小,所以相对来说他们的经营方式跟经营策略的调整会更加灵活一些,也就是说业务敏捷性会更强,这个是一个层面。所以我们可以具体看到这些数据,就是小型企业跟微型企业,他们在整个线上化去应对疫情的业务敏捷性上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差异,实际上可以看得出很明显;另外还有一个点是我们看到这些数字,其实表达了说很多企业,29.4%的实际上会做线上运营或者是远程办公,通过这个方式来,其实就是很快的转变自己以往的运营方式。另外很多像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因为这个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实际上他们都上新零售的方式,线上新零售的方式来应对。其中特别有一点,就是其中的19.8%,其实都是首次尝试这样一种新的业务形态和运营形态。

    所以从这个上面其实看得出来,确实我们在应对疫情的时候,会有一些不同的业务敏捷性,来支撑他们做出跟以往完全不同的一个经营决策。

    另外,我们还要去看一下更广泛的一个视野,就是关于科技创新企业跟我们的传统企业在市场竞争上的情况。其实这个可以看出来大概是大家的一个共同的认知,我们在科技创新企业里,其实更多的会具备快速创新的能力、敏捷性,他们的文化更多的会趋向一种勇于尝试和勇于冒险。而我们传统企业,其实它的优势主要在于资本,我们可以相对大量、庞大的这些资本支持;第二个实际上有品牌,我们的所有传统企业,品牌都是它的优势;第三个大量的存量客户,所以大致我们可以看得到这么一个市场竞争的这么关系。

    但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在整个竞争态势里面,我们看到业务敏捷性实际上是科技创新企业至关重要的一个优势,同时它是我们现存的很多数字化市场的情况下竞争的决定性的要素。

    我们看到业务敏捷性,实际上让科技创新企业能够通过快速的扩展的方式去扩大他的客户群,用这种方式来快速的去发展业务。同时,其实在业务敏捷性背后还有一个近些年来谈了很多的问题,就是它隐含的帮助我们的科技创新企业跨越了另一个传统业务的鸿沟,就是不同行业之间的分界线,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跨行业的竞争、跨行业的业务创新。

    所以从业务敏捷性本身来看,实际上它很关键,所以今天我们会重点来看一下业务敏捷性的特点,怎么去加持它?我们看业务领域现在实际上就是快速的知道、能够快速了解、快速的去决策、快速的去执行,这就是整个业务敏捷性,如果上升到大的视角来看,其实就是这三个方面。所以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通过数字化去加持这个业务敏捷性。

    所以我们接下来可以看到业务敏捷性,其实可以用这张图简单的来表达一下。业务敏捷性实际上是一个往复迭代的这么一个过程,我们首先要通过敏捷的感知,尽快的去知道市场发生了变化、客户发生了变化、这个行业发生了变化。在敏捷感知的基础之上,实际上我们应该去做一个敏捷的决策,快速的去决定我们要去做什么、我们要去为客户做什么、我们要不要为我们客户做什么,然后之后我们要快速去执行。比如说我们要决定要快速推出一个产品,快速落地,快速做营销,所以在执行之后我们可以继续再回到感知的过程,所以这就是一个业务敏捷性往复迭代的这么一个过程。所以我们今天要谈到的数字化,就应该去对这么一个过程进行加持。

    所以我们在谈这些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数字话,就今天谈数字化,因为跟我们在几年前谈数字化已经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去看一下它的一些特点。首先我们看到现在的数字化就像数字新基建构建了一个数字化信息网络一样,它体现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就不再是单个行业的数字化,这是一个要点。另外,它实现了将我们的企业要素,这个要素特别是一些优势要素、企业所具有的优势要素,我们后面会谈到,把这些要素做相互的分离,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做分离,形成组件,企业的能力组件、企业的业务组件,通过组件的可组合性来实现业务敏捷性,这个是在执行层面以数字化的方式去落地它的一个关键。还有一个,我们看到今天我们在谈数字化的话,它的重点已经从原来我们怎么去强调内部的一个数字化,变成了连接、协同和平台,其实就是向外要向生态去做数字化。另外还有谈到一点数字新基建的未来是一个全数字化,因为我们把5G,通过5G、通过大数据中心、通过工业互联网,其实把原来很多的一些线下的要素,能够融合进我们的整个数字化的进程里面,所以它已经实现了全数字化,可以实现一个全数字化的这么一个场景。

    我们看到全数字化,其实简单的看一下,包括各行各业都在数字化,包括全数字化,我们应该在商业模式、产品、服务、价值链各个环节,当然这里牵涉到我们的整个企业生产的很多环节,这些环节怎么样去做数字化?这个是全数字化涵盖的一个范畴。另外数字基建的数字化,最终是要去构建一个能够相互连接的数字化的生态,里面包括生态和平台,它是整个数字化互联里面关键的要素,所以这是它会重点构建的部分。

    所以在开始后面的业务敏捷性之前,我们会先看一下数字化今天发生了哪些变化,它会支撑后面我们谈到业务的界限。

    首先我们还是先来看最简单的部分,因为我们谈到题目叫深入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里面,其实应该说就目前来看,相对而言,我们刚才谈到的三个环节里面,业务敏捷性其实最简单的反而是执行这个环节。

    所以我们来看执行的支撑。执行支撑相对来说,我们在前期前些年的实施里其实已经有了一些经验,比如说以企业要素化、要素的服务化作为基础,以服务的形态来支撑我们的要素去组件化,组件化最主要目的是能够组装,能够去快速生产。我们要去构建一个服务共享体系,服务共享体系支撑业务中台,当然谈到业务中台的时候,其实业务中台本身固然很关键,但是更关键的是业务中台上的企业的这些真正的优势、要素,这个才是根本的问题。所以通过服务共享体系,我们把要素,能够在企业内部去敏捷创新,比如说要素的组合、要素的创快速创新、组装这种方式,去实现IT对敏捷执行的一个支撑。

    另外我们会看到在未来阶段,也就是说当整个服务化跟要素化,在整个行业甚至是跨行业都已经普遍的情况下,它就会是一个比较简单的互联,但是在前期,比如说我们说深度数字化的前期,实际上还是可以利用像业务开放平台这样的一些业务对外输出的平台,通过分布式云计算和微服务去实现数字化的企业要素封装,把它封装之后,能够去对外做联合、输出和互联。

    所以在整个敏捷执行的IT支撑里面,其实我们对要素会提到两个方面:独立性、互联,这两个方面其实本身是有一点矛盾,也就是说我们本身要确保每个要素的独立性,但同时要确保这个要素是能够跟外部互联,它是有关系的,但是这两个方面都是敏捷执行层面很关键的要素。

    谈到具体的IT支撑,其实有很多东西可以去做,但这不是我们今天的重点,我们可以简单看一下。比如说产品的组装,一旦要素服务化之后,实际上产品组装会很容易去做;可视化的组件编排,在这个里面CMCD就必然会成为要素组装、要素快速生产、迭代所必需的内容,包括组件,服务组件应该分级不同的级别可以去共享和复用。另外数据分片的问题,既然要素实现了服务化,要素的数据实际上也应该通过分片的方式能够快速拓展,这是具体的执行层面。

    所以从敏捷执行的IT支撑上来看,其实可以简单的是这么一张图,实际上是整个框是整个服务共享体系,依托的比如说像最新的服务网格的技术,或者说是相对传统的微服务的技术框架体系支撑,然后在上面我们会去构建一个微服务的应用平台,就是南天的一些产品。在应用平台之上,我们去构建两大块东西:一块东西是我们谈到的业务中台,当然我们刚才也谈到业务中台上的要素符合如何一个可以互联的要素,并且是个独立的要素,这个是要很多规划跟设计;同时另外一块是业务开放平台,在前期,业务开放平台会成为一个跟行业内跨行业互联的很强大的组件,所以这是这么一个基础的方式去构建起,就能支撑起我们的敏捷执行的主要的部分。

    另外,从敏捷执行的IT支撑上,其实还会有其他一些话题,就不是说我们简单的有了一个平台、有一个体系,我们能够去做,有基础的技术就能去做,其实还会涉及到细的新技术问题。比如说在这个体系里面如何去避免一些破坏性的修改,因为服务是独立的,如何保证服务的修改尽量的不会影响到其他的要素,另外要去做到说组件或者是API这个层面上的技术有关系。因为切入到整个要素体系或者说是数字化体系里面的,实际上应该是各种各样的技术体系都可以。另外易于消费的服务实现技术,我们谈到基本的技术虽然支撑了服务消费,但是这个服务消费是不是对于服务消费方来说是简单的、可行的,这也是很关键,应该去构建它的具体的实施技术体系。另外我们要去避免什么?我们要去通过发布封装,去避免像服务内部的这种技术债务、服务内部越来越多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体系不一致导致的技术债务。另外我们应该通过技术层面,让消费方跟我们的整个服务体系应该尽量的解耦,因为未来的消费方不只是内部,也会对外,甚至是互联跨界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一定要让消费者相应的做技术解耦。

    这些都是我们在IT支撑里实际上会碰到的,包括编排编制的问题、服务协同的问题、RPC体系的问题,RPC体系应该怎么去选择、RPC体系里面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在大的互联场景下;远程调用的问题。远程调用的问题,我们通常的做法在传统的做法里面,我们会把远程调用封装成为本地调用,但实际上会有很多问题。所以在这种企业级的要素化的过程里面、数字化的过程里面,其实应该去避免,反而应该变成非本地化的动作,当然还是要基于前面,比如说我们的服务消费方式能够比较方便的消费,另外我们要去构建说网络失信、网络可疑的这些处理体系,这都是我们在IT支撑里其实还要去做的,应该通过平台化、产品化的方式去做的。比如说还有一些RPC的桩泛滥的问题,一旦它成为一个我们谈到的网络上特别是互联的这么一个场景下,虽然RPC的装会很方便,但是因为他的一些细小差别,可能就会产生新的RPC服务,所以这个里面会有很多桩泛滥的问题,对于客户端、对于消费方我们怎么去保护的问题。包括RPC的二进制桩,因为它本身存在的方便性、便利性带来的脆弱性,比如很简单的一个服务更新,可能会导致很多二进制桩的必须去做同步的更新。另外在这个里面我们如何去引入rest,如何去引入一些超链接,在我们整个服务体系应用状态里面的一些创新的一些思路。这些都是整个IT支撑里面我们要去考虑的,但这些都是依托平台依托产品可以去解决的问题。

    在敏捷执行的IT支撑上面,其实还想谈一个问题。前面我们谈到的实际上都是相对容易的部分,但是实际上敏捷执行的关键,我们回过头来看,敏捷执行最终它也是要依托人的,所以在这个里面人依然是业务敏捷性里面最关键的要素。所以仅仅从技术决策的角度,实际上敏捷执行就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因为技术决策的过内容或者说是点太多。

    执行的敏捷是因为协作,我们刚才谈到要素化、服务化之后,实际上要想在这个上面敏捷,实际上是要通过协作的,这也是一个更能够体现效率的方式。但是我们看到协作背后,实际上我看到协作背后就是人,组件的协作就是人的协作,或者说是团队的协作、部门的协作,所以这个里面都脱不开我们谈到的敏捷执行里面一个关键的人的因素。所以在这个里面实际上除了去构建前面说的传统的微服务体系,我们应该还会有一些:比如说像类似移动化的协同平台,能够去让人能够以线上化更高效的方式协同起来;比如说去管理相关的协同的方式,不管是产品研发的过程,还是产品发布的过程,包括相关的这些整个过程,其实这是一个泛案例。从移动化的协同的角度上来说,应该是我们前面谈到的全数字化的各个流程里怎么去协调,流程内部包括跨流程。

    前面我们谈到是敏捷执行,实际上敏捷执行过后,我们就要来看这个敏捷感知,因为没有敏捷感知的话,实际上敏捷执行是没有一个前提,或者说没有一个目标和方向的。从敏捷感知的角度上来说,我们会看到数字化业务的敏捷性,其实首先不在于那些概念性的东西,也不在于我们要去做个大的平台规划,我们要去做一个大战略,而在于聚焦客户。因为最终我们的所有产品、平台,我们的业务都是要围绕客户来的。所以真正要做的其实不是做一个大战略,而是先去如何看懂我们的客户,如何能够快速的了解我们客户。

    数字化业务敏捷性,需要对客户以及其不断变化的需求,具备一个敏捷感知的能力。实际上这是很多人的一个共识,只是说我们怎么去做数字化的业务敏捷性,需要通过员工去获得敏捷感知,这是我们以前忽略的部分,更多的是直接面向客户,但其实我们忽略了员工在敏捷感知里面的关键性。为什么?其实我们看到员工是最直接接触客户,员工也是最直接接触我们合作伙伴的。所以在这个里面很多的感知信息,其实是员工这个点上是有的。另外员工也是最终决策去执行的人,所以决策执行的过程里面的问题,包括执行的效果,其实员工是最清楚的。所以在整个敏捷感知里面,客户依然是我们的重点,但是员工也应该是一个不能忽略的。

    在这个感知里面其实有几部分,一部分是包括内外部的环境信息,行业、市场、产品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这个是在当前的技术体系,可以利用很多第三方的信息,其实是可以去获取的;另外业务应用的信息,用我们的应用场景、我们应用产品它的这些反馈数据。另外,协作工具。我们刚才谈到,实际上在整个数字化的过程里面,数字化强调了效率,但是效率的前提也是要协作,所以协作工具一定有很多的这些感知数据可以让我们去获得,包括我们内部的,包括我们对外的。

    另外,再往下一步,其实我们看到所谓深入的数字化转型,因为它引入更多的东西,比如说这里谈到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实际上我们可以去获取到活动或者是工作方式的信息,比如说在一个银行的网点,或者是在某个企业的服务网点,如何通过传感器获得我们用户在我们的整个场所里面的活动信息、用户跟我们的员工之间的交流信息。我们员工的工作方式是坐在这里等客户上来提问题,还是说我们员工的方式是他不停的在跟客户接触,这些所有的信息其实都会成为这个整个敏捷感知的这部分数据的来源。另外还有就是LBS的信息,这个也是现在应用越来越广,包括室内跟室外的。

    数字化支撑的敏捷感知,其实就是这样一些技术体系在支撑它:云计算、移动化信息的采集、自动化语音、文本分析、自然语言分析、语音采集及分析、图像识别,比如说客户来到我们的场所,我们是不是能够通过图像识别的方式快速识别我们的VIP客户。互联网能够把很多原来没有办法加入到网络的要素加入进来,所以这是整个数字化支撑的敏捷感知可以去支撑的技术。

    从敏捷感知里面,比如说一些典型的像智慧网点,像南天的这些解决方案里面,智慧网点的、智慧活动感知的、生态伙伴及商业环境的感知很多,这部分可能是很多需要依赖于外部的资源和数据,包括很多政府机关的数据,包括智能的互动感知,就像刚才谈到客户在我们的网点跟我们的工作人员的互动。另外还有一点:自动化对员工的评价,以及他们的创意要素的一个分析,就是通过员工去感知到我们客户发生的变化、行业发生的变化。

    实际上我们刚才谈到敏捷的感知这部分,后面还有敏捷的决策和它的支撑。

    我们在谈敏捷决策的时候实际上是两方面,一方面是我们传统意义上,实际上IT支撑已经比较多的,也就是说在我们的决策支持这个层面。这个层面其实很重要,但是它本身就已经很重视,今天我们谈的更多的会是下面的层面,就是日常决策。

    其实我们没有意识到在整个业务敏捷性里,除了一些领导的决策之外,实际上很多是属于日常运营当中、经营当中的决策,这些决策其实也是缺乏支撑。比如说我们看到说最容易忽略的日常决策。日常决策里最典型的,比如说我们的客户经理,他经常要去决定我们的中层客户是不是已经快要流失掉、我们的产品折扣是不是应该针对他要去做了,或者说针对其他的人要去做,什么时候做?我们的服务网点也好,金融网点也好,它的电子屏上面的产品营销信息应该放什么东西,对我的经营更有利?所以所有这些信息其实都是在做日常决策。

    而这个日常决策,实际上我们看到它的数量巨大,相比较我们的经营决策,对整个业务的敏捷性其实影响同样巨大,因为他每天在做不同的。也许因为一个决策的失误,很多客户就流失掉,就不只是在经营决策层面,所以日常决策其实一样是非常重要。

    所以我们来看作为敏捷决策,可以有哪些切入点,在数字化的支撑下它可以有哪些切入点。比如说我们把具有关键技能和重要观点的这些人,比如说他不是一线人员,但是他是属于相关的业务线的、相关的客户线的人员,把这些人员参与到决策的协作里面来。简单的来说就是利用群体智慧、群体参与的方式,用线上协作的方式,用数字化的方式,来保证他的参与的高效性,并且给这种线上的决策去提供知识库相关的背景材料、相关的历史决策的知识库,通过这种方式去支撑这些人能够参与到日常决策里面来。

    所以数字化技术,它是保障决策的一个高效性,就像刚才我们谈到日常决策因为数量比较大。如果你没有一个高效的方式,这个东西是没有办法去做的,所以它有高效性、及时性,日常的决策往往是很快就要做决定的,然后通过云化和有效的分享环境,来保障能做到日常决策的一个数字化支撑。

    所以整个来看数字化技术就是用来提升敏捷决策它的一个可行性,体现在我们用移动化、云计算、语音技术、自动化数据分析,用这些技术。比如说很多决策,日常决策并不是通过这个邮件,并不是通过传统的这些决策方式,而是通过一个线上的方式,甚至是通过一个语音的方式参与进来,这样的话才能让整个决策能够比较快速。

    比如说这里列出了一些典型的解决方案,针对这种日常决策,比如说移动化协作平台,这个是最基本的,因为通过协作平台可以驱动很多东西。我们刚才谈到的语音的要素、自然语言分析的要素,其实都可以围绕它去展开;包括一些探测性调查,在这个事情开始之前、在决策开始之前,一些探测性的调查可以快速的展开,快速的回馈,快速的统计和反馈;可视化的动态报表,因为既然是一个数量巨大的,然后通过可视化的报表方式可以快速的get到它的重点;包括数据访问的授权,那么这个里面会涉及到很多数据,实际上需要在里面,而且也会涉及到很多人很多部门怎么样去授权。

    所以前面我们谈到业务敏捷性,其实在决策层面上去加强它,就像前面我们谈到的决策其实包括经营管理的决策,包括日常的决策。经营管理的决策,因为有专门的经营决策分析系统去支撑它,所以我们没有过多的谈,我们更多的谈的日常决策。

    实际上业务敏捷性最后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我们谈到的线上生态。既然说我们前面花了很多的精力,包括数字新基建去构建了一个数字化信息网络。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去构建我们的整个敏捷的闭环,从感知、到决策、到执行。但是最终的目的,实际上就如同数字新基建,它是一个跨行业,它要方便大家更容易的去互联互通,所以线上生态是业务敏捷性里面很重要的一块东西。

    线上生态的本质其实就是去构建一个开放式创新,以数字化技术的方式来支撑要素化,然后能够在我们整个互联互通的环境里能够互联互通起来,实现新的创新。主要是在速度、成本、边界和绩效上可以取得,通过开放式创新去取得效果,这也就是开放式创新主要几个目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到数字化技术去解决要素组合的问题,因为今天我们主题不是这个,但未来实际上还要解决一个要素的价值交换的问题。因为我们今天谈到的实际上没有涉及到交换,只有具备一个能够做价值交换的互联的环境,实际上才能够实现更高的自动化以及更高的效率,所以价值交换实际上也是个很专门的一个主题。通过这个技术来解决要素组合的效率、影响和协同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数字化去实现,然后通过平台在IT层面支撑企业开放式创新的这么一个生态,也就是最终建生态,但生态用平台支撑,平台支撑上用数字化的方式去解决要素的问题。

    所以我们在线上生态的前提下,要素化的典型对象其实包括这些,就是一般来说哪些东西应该在生态这个角度上可以去做要素化,比如说像产品创新。产品创新的环节,包括产品的设计,包括产品的研发,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去做线上生态的服务、创新、管理、运营。有的企业它的优势要素其实在运营,运营的能力其实也是可以去做线上化生态的。包括客户管理、客户服务体验、平台,可能有的优势要素在于客户体验,客户体验本身就是一类要素可以去做,通过线上生态的方式去融入大的生态。

    所以线上生态的支撑,我们可以再来简单的归纳看一下。线上生态依托云计算及微服务、大数据、互联网来支撑企业的要素管理。要素化是线上生态的一个基础,没有办法要素的话,你是很难去提供快速的生态的需求。另外云在中间提供的是一个anywhere、anytime的要素的服务,因为一旦是跟外界互联,实际上是不分地点、不分时间的。

    再一个,这个里面肯定会有大数据。大数据的作用,就像我们很多生态线上生态的体系里面一定会有营销体系,一定会有推广体系,这些体系其实是需要用大数据来做个性化的产品、服务分析和设计的。有一点,这里面提到是大众化和个性化,所以这个是新的一个特点。

    另外在整个线上生态里面,原来实际上没有这个基础,但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未来可以用物联网去确保企业的实物也能加入到线上生态,实物也能参与到整个线上生态的协同,所以这个是通过互联网去保障。

    所以从IT支撑的角度,我们除了有上面的这些知识这些支撑之外,实际上IT是要以有微服务的方式,以这种服务形态,来保障要素的构建和组合,然后以利用这种组件化的最佳实践来实现要素的敏捷创新。所以IT支撑里面最主要的就是微服务,当然微服务的体系本身是在不断发展。传统的微服务、原生的微服务跟现在新的服务网格的微服务,它本身体系是在发展,但是本质上是没有发生变化。

    所以整个线上生态,除了前面这些技术支撑之外,其实还有一个更关键的问题。就像我们前面谈到业务中台一样,还有个要素的问题。如何在应用层面能提供一个比较良好的,就是除了在前面我们谈到的这些IT层面的支撑之外,就像前面我们谈到业务中台里面业务中台的关键,其实在业务中台上的这些要素、业务功能、业务服务。那么在整个线上生态也是一样,有了IT支撑之外,我们最主要的是要在应用层面有良好的规划设计的微服务去实现这些要素的落地,也就是把要素能够放到线上生态里去,才能够实现比较好的线上生态的构建。

    所以通过这么一个体系,我们看到线上生态就可以构建起来,从基础的IT支撑到最后的要素的孵化。

    所以整个归纳起来,实际上业务敏捷,我们今天谈到的环节可以归纳在下面的内容,其实包括几块:一块是包括南天的战略,其实我们会聚焦云化、聚焦数字化,数字化是南天的一个核心,我们业务规划的核心,所以我们会去解决上云的问题,解决业务数字化的问题,我们会去解决上云后的业务敏捷性的问题。甚至今天我没有展开去谈,包括在业务敏捷性里面其实还有一个专题,是关于定制化的云市场SaaS服务的问题,因为这也是实现业务敏捷性的一种方式。它实际上依托了我们的公有云的体制,实际上它能从一个技术层面上,能实现更快的一个业务敏捷性,当然是指的是敏捷执行这个层面。

    把我们前面谈到的东西串接起来,其实最终我们看到业务敏捷性就是要去构建一个敏捷的业务感知、敏捷的产品生产、敏捷的决策,要去构建这三个不断去循环迭代的过程,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去支撑生态协作管理以及运营管理。

    所以整个体系上可以看得到,比如说会形成下面一个就是南天的对于数字化、对于业务敏捷的支撑。我们看到下面是各种各样的技术体系,这个技术体系前几年的时候实际上是缺失的,还有一部分缺失,但现在我们看到已经可以把最新的像服务网格的应用,包括物联网的,包括区块链的应用,已经可以逐步加入到解决方案里面来。在上面实际上是数字化应用支撑平台,应用支撑平台的目的是对上具体的业务要素,去屏蔽具体的下一层的实现要素;同时也屏蔽掉我们下层看到的这些技术体系,它的一个迭代层对上层产生的影响,就是应用支撑平台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内容,但是它本身也是迭代,就像服务网格、区块链这些就是新的。再往上,其实可以分为一些业务层面上的支撑以及数字化业务管理,我们刚才看到如何去加强管理方面的问题,包括感知层面,包括执行层面,包括决策层面,其实都是需要依托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到上面是属于数字可视化以及数据隐私管理等等,在整个应用层面去做的一些整体的解决方案跟产品。其次,我们要去通过数字化业务管理,去把我们的运营,去把我们前面谈到的敏捷感知、敏捷决策、敏捷执行,运营层面、管理层面能够去做起来,快速的包括把人的要素能够串联起来。其次实际上是生态,因为整个业务敏捷性的关键在于说你是否能把你的生态延展到整个生态里面去,行业生态、跨行业的生态,所以数字化的生态管理也会成为关键的一块,它基于包括像业务开放平台,包括像未来我们怎么去构建一些合作伙伴的营销推广等等的这个层面。所以通过这么一个体系,南天的解决方案其实就是通过这么一个技术体系、数字化应用支撑的体系、专业化数字支撑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包括数字化业务管理的体系,包括数字化生态管理的体系,最后形成我们的业务引擎性的IT支撑的体系。

    以上其实就是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深入数字化转型,然后去实现我们数字化的业务结构。前面我们谈到了很多数字化,其实也是南天的一个战略,我们要做数字化服务的创赢者,我们要去实现DSV赋能数字化变革,所以这个就是我们南天的基本战略。

    以上就是今天的一个分享内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