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汇氢英 港城创未来”2020长三角国际氢能产业人才峰会暨张家港氢谷人才计划发布会,跟氢能技术领域的产、学、研各界精英一起,洞察产业先机、把握政策走向、对接高端资源及氢能人才,为企业开拓市场、把握时局提供依据。携手促进新能源领域升级,为张家港氢能蓝图赋能。

以下为高端云对话,各嘉宾的精彩对话,由云现场整理。

 

云对话主持人:国家人社部的特约讲师、零点有数董事长、飞马旅联合创始人、黑苹果青年公益理事长袁岳

对话嘉宾:中国科学院院士 褚君浩

 

   主持人(袁岳):其实我走上这个舞台的时候,很多朋友问了,说你干吗的?你怎么还参合这个氢能源了?今天这个论坛其实我们从知识承办的角度来说,我们实际上是这个论坛的承办方,人家说更有意思了,你们这个公司干吗的怎么又来做这件事?所以我跟大家这么说,当我们看好,大家都来看好氢能源的时候,有两件事其实特别重要,第一氢能源本来只有院士才明白的事,只有少数专家才明白的事,要变成产业,要变成人才明白的事,必须得说人话,开论坛最重要的一件事说的这个人话到目前为止,大家觉得好像说的是人话,刚才直播上好几个嘉宾说,你讲的东西我几乎都听懂了。第一这是我们的目的。

   第二个叫办人事,今年有870万大学生找工作好难,刚才我们云招聘要两千多人,我跟大家说,你要招到也很难。为啥呢?一般的事找不到人,很多的人不能办事。所以我说这是要办人事,办人的事是什么呢?在未来带来更多的价值,推动社会更多的发展,使得产业升级,在全球更加有竞争力。

   所以这就是我们今天这个论坛最重要的特点,我们请来的院士也特别说人话,所以我今天下面对话的时候,你们大家就可以看到。我首先跟褚君浩院士现场连线。

   

   褚君浩:谢谢大会让我讲几句话,对氢能源的看法,我们是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与能源相关的,我还是上海太阳能电池研发中心的主任,也是国家能源集团新材料和太阳能应用领域的首席科学家。所以袁总叫我来发表一些看法,我也很荣幸,谢谢袁总给我这个机会。

   将来世界的能源结构,一定是个多元化的,又是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既对人类的发展很好,又对我们地球的生态保护又很好,所以未来的能源一定是一个多元化的结构。现在我们知道传统能源都是煤啊、天然气啊,现在还有页岩气,这些能源现在燃烧提供了能源,但是它也会带来排放,当然现在有好多研究的项目,就是高效、低排放传统能源的利用,这是一个科学的课题,好多科学家都在研究,好多产业也在研究。

   但是从长远的趋势来看,像这种化石能源的,总是要逐步逐步的减少,替代的就是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没有污染的能源。这个里面有好多,譬如说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包括核能,核能在发电的时候它没有排放,在做这个核能电站的时候需要排放,现在很热门的氢能源。所以将来的这个能源结构是多元化的,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会越来越增加。

   前几年也都有一些计划,比如欧盟它们有个计划,大概到2050年80%-100%可再生能源代替,美国也有一个计划,到2050年,也差不多是80%-100%对绝大多数能源能代替。那么我们中国也有一个计划,就是到2050年,大概有40%左右用可再生能源代替。

   

   主持人(袁岳):其实氢能在实际应用中间它的安全性是个很大的问题,甚至很多人把它认为是一个很危险的能源生态,当然更乐观的一种看法,有些问题也是可以加以解决的。

   

   褚君浩:我觉得两个方面结合一下吧,将来这个氢能是终极的能源,中国是个大国,现在煤炭、天然气还是一个主要的能源,要逐步逐步的替代,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的提高。

   当然这个计划不断的会修改,前几年说30%40%,过了多少可能又会变,把这个计划又会根据具体的情况修改,等等。但是总的来说,我们的能源结构一定是可再生能源的比例。

   

   主持人(袁岳):美国、日本他们已经相对走在前面,我们算是后来者,后来者还有机会吗?或者在这个中间,达到赶超的话,需要怎样的做法?

   

   褚君浩:现在当然你说我们这个燃料电池,我们现在所用的太阳能,现在太阳发光传到我们地球上的能源,太阳能的利用非常广泛的。

   一个是科班,一个是实践,现在高校研究所有些研究生有这个课程,有这个学科,都在建设,培养一些科班人才。另外一个就是实践,我们有好多公司,有好多产业,他们向氢能源方面转型,他们利用产、学、研,政府一体化的这样一个特点,在实践中间来提升对氢能源的认识。所以人才的培养还是跟产、学、研结合,在共同发展之间培养人才,承担一些项目,做一些研究,建设一些产线。在这个过程中间,人才就培养出来了。

   那么中国现在这个人才的培养,你不能够说等到完全是这个人就这项工作已经是100%在做了,这算人才,现在人才的培养是多元化的,它有实践的培养,有科班的培养,尤其是在科学实验、生产实践中间来培养人才。

   那么氢能源人才的培养它有它的特点,因为它实际上是一个交叉的学科,它并不是物理学只是物理学,化学就是化学,数学就是数学,氢能算什么学科?它是物理、化学、机械学集成的。

   

   主持人(袁岳):张家港是一个对发展氢能社区,包括在聚焦产业链的发展,营造氢能源产业生态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您对于他们所做的工作有什么样的建议?想听听您的意见?

   

   褚君浩:张家港要走到氢能源研究的领域里面来,花一定的时间,做一些实践氢能源的项目和产业,这不就变成人才了嘛,在这个过程当中形成人才。相信随着项目的发展、产业的发展会不断的涌现出先进的人才,高水平的人才,以及领军人才,甚至知名的氢能源方面的大专家。

   因为氢能利用还是件新生事物,当然氢这个事情早就有的,中学化学就有氢气实验,什么都有了,利用氢气也很多都在用了。但是现在把它沉重地提出来氢能源,现在高中有了通用技术,这个课程,这里面也应该把氢能源方面的知识也应该有所反映,另外还要有好多科普的书,来介绍氢能源的利用,让同学们感到环境的问题、可再生能源的问题、清洁能源的问题,深入到氢能源的机理跟应用方面的问题,让他们对这方面产生兴趣。

   所以人才的培养,一个是在实践中间培养,一个是在我们研究所、大学里面做项目的时候培养,它本身交叉学科,同时要在中学生里面、年轻人里面,让他们关心氢能的发展,关心氢能的技术。所以我们要科普的书籍,包括教材里面要有这方面的内容,让同学们比较早的了解氢能,将来也许有些年轻人就从事氢能产业的工作了。

   因为这是一个大的趋势,大的潮流,所以将来肯定有相当一部分专业的人,就从事氢能的研究、技术、应用、开发,所以我们现在多方面为氢能的发展做好准备,包括人才的储备、环境的制造、产业的发展,包括中学、大学、项目学科、教材,全方位的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因为任何事业人才是最重要的,你说氢能源汽车是新的应用的领域,专业的领域,更加需要来筹划人才的问题。相信我们张家港今天也开这么好的会,有大家来参加这个会,有一定的声势,一定的影响,也会有很多的收获,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