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汇氢英 港城创未来”2020长三角国际氢能产业人才峰会暨张家港氢谷人才计划发布会,跟氢能技术领域的产、学、研各界精英一起,洞察产业先机、把握政策走向、对接高端资源及氢能人才,为企业开拓市场、把握时局提供依据。携手促进新能源领域升级,为张家港氢能蓝图赋能。

以下为本次大会的圆桌对话环节,各嘉宾的精彩对话,由云现场整理。

 

对话主持人:金贤-上海总工程师协会、专家智库主任

对话嘉宾:

   俞铁成-凯石资本合伙人

   朱伟卿-上海宝碳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安勇-中科院产业与技术情报研究中心研究员

   李公尧-上海科学技术普及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上海院士工作站专家

   王朝-张毅氢云新能源研究院院长

   

   主持人(金贤):大家好!

   我们活动搞到现在,我想我们用创新思维的方式来看看,把把脉,这个氢能源发展怎么走法?实际上,我们知道化石能源,石油只能够用40年,而煤用200年,用完以后,新能源开发是一个重要的使命,因为风能实际上等一下大家可以交流啊,风能实际上微风是每秒0.3-0.5米,风能够 转动,风力发电机是每秒0.2米,所以风力发电现在还需要革新,但是地球上最多的就是水,三分之二的就是水,如果水作为能源,人类的能源就可以解决。

   接下来,我们先谈谈氢能源的发展现状,根据每个人自身的接触,来谈谈你们的认识和体会。

   

   俞铁成:大家好,我是来自上海凯石资本的俞铁成,在座里面我可能是唯一一个做投资的。站在投资的角度,我感到现在氢能源处于一个什么状况呢?因为在16年之前,光伏行业,我们最早身边一批朋友参与投资,所以我连续5年深度在光伏这个领域进行投资,完整地看到了一个战略新兴产业在中国从一个小的,成为到今天资产规模都是几千亿甚至上万亿的规模。今天氢能源的态势我感觉像16年前光伏产业刚刚兴起,光伏行业开始不是特别被重视,突然一个澳大利亚回国的科学家在无锡创办一个公司,然后我们在资本的助推下把它推向资本市场,一下子激发了全国无数资本各个行业的企业都来投资光伏。

   今天氢能源也有一个契机,有一个公司,易华通(音)马上要挂牌,我估计一挂牌,市值有可能会突破百亿,也会大大激发全社会对氢能源投资一轮新的激情。

   从资本的角度来看,现在面临着氢能源爆发的一个前夜吧。这是我的看法。

   

   朱伟卿:大家好,我是来自上海宝碳的朱伟卿,我其实一直从事碳排放交易这个行业一直十几年,对于氢能我大概两三年前正式和联合国开发署正式合作,进入到氢能的行业,其实之前很多的院士专家们都已经说了一些氢能现状的一些痛点,包括安全性、经济性、效率性等等一些问题。

   从我的领域来说,我想说一下经济性,因为我们做碳排放,我们会帮着很多的新能源的项目把它给开发成碳指标来补贴这些新能源的项目,像风电、光伏都是一些非常成熟的,一些可以把它变成资产变现的一些新能源项目。而唯独像氢能作为一个终极能源,它居然是没有这个方法学,可以让它变现。

   我就觉得这肯定是不可取,我们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大力发展氢能,所以我们是在去年和UNDP联合国一起制定了氢能的方法学,从今以后,所有的氢能的项目它都可以通过变成碳指标而从市场上获得更多的资金和收益。一定程度上,氢能的行业来说要靠自身慢慢慢慢的技术突破,去降低它的成本,同时它也可以从外部其他的一些途径去获得一个经济补贴。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比较有效的路径,同时也是非常有效的可以让资金流向绿色产业,流向氢能产业一个非常非常有效的路径吧。

   谢谢!

   

   主持人(金贤):我们在讲的时候,我的想法,我们有个互动,你们可以准备,等一下有两个名额可以提问,及时提问,有什么问题大家随时交流。

   

   安勇:我是中科院上海产业与情报研发中心的,说到氢能源我们实际上在2015年的时候做过一个氢能源的规划,这个规划我本来想在这里展示一下,我们当时规划大概的一个情况。实际上,我是认为做任何一个产品,必须是情报先行,也就是说,你在立项前,首先要把这个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国内外的现状、竞争态势和技术路线图和未来的发展前景,都要搞清楚,然后才能立项做这个产品。

   还有一个,刚才前面专家也讲了,这个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先行的话也是的,为了避免侵权,或者是重复、浪费的这样一个研究,先要把知识产权的情况要弄清楚。大家也知道,好多产品做到最后,我们自己认为这个产品挺好,可能会出口,出口以后有些产品有被国外的港口说停下来,为什么呢?有一个诉状你侵权了。这样的话,损失就会很大,因为为什么?你知识产权先行的工作没有做好。

   还有一个,做产业必须是标准先行,刚才一个上汽的老师讲的挺好。我们说标准是引领整个产业的这样一个要求,如果你没有这个标准的话,就引领不了这样一个市场。所以说我是认为知识产权先行、情报先行、标准先行,这是我们做产业必须的,包括我们的人才也是。

   我刚才讲了,我们中科院在引进人才的时候,除了他的笔试通过,我们老师可能要让他先去图书馆准备3个月,然后再来回答我的问题,回答什么问题呢?学生可能会感觉,你给我三个月到图书馆去看书,去看情报,为什么?觉得这个老师有一点问题。后来等到他三个月以后,老师进行面试了,老师就问他们一个问题,你现在看了三个月的书,看了国内外的资料以后,你有什么想法?他说,老师我的想法挺好啊,我可以从事你这个研究工作。老师说你研究啥?老师就给他了一个问题,如果在做我的这个实验的过程当中。

   

   主持人(金贤):安老师,你等下可以回答如果有听众提问题。

   

   安勇:我就是说对人才的培养是多方面的,最后回到什么呢?因为大家认为怎么会回答不上来?他没有回答老师要他回答的问题。比如说我在这一段实验过程我做不下去了怎么办?实际上老师就要他回答国际上是哪个科学家曾经做过这段实验?这段实验是怎么做下去的?我现在碰到这个问题,怎么去走下去?无非就是两个回答,某某教授做过的我们不要做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往后走,怎么走?这样就说明了,这个人才他对这个情报意识很强,也是三个月的时间里面看得很全面,很懂。这样的话,这个学生对今后的研究可能会有发展。

   我先暂时讲到这里。

   

   主持人(金贤):接下来,请我们九三科技委的,又是我们院士工作站的李公尧老师讲一下对氢能源的认识。

   

   李公尧:谢谢主持人,在众多的新能源当中,氢能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能的清洁能源,它具有非常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也是各个政府加快布局的一个战略方向。

   刚才几位院士在报告中也提到了这个科普的重要性,我作为上海科普民家讲坛,在市科协,因为我们讲坛组建了一批院士专家,在这方面我们愿意为张家港将来成为氢能源的基地做点工作。

   谢谢!

   

   王朝:各位与会的领导专家,我这边是张家港氢源氢能源研究院的,可能也是我们讨论里面唯一一个张家港的研究员企业,我们是一个政产学研的研究院,是张家港当地的政府,今天上午我们去参观的企业,包括东南大学还有我们自己一个核心团队的持股平台共同创建的。我们定位就是只做氢能有关的装备基础设施和相关的技术研究,当时我们成立的时候,还没有苏州的创新平台,就是氢能产业联盟还没有成立,我们相对成立的比较早,可见张家港政府以及我们当地当时发起的国富氢能其实对氢能这个产业一直是比较看好的。就像刚才凯石讲的,易华通(音)随着它这个IPO过了以后,其实氢能的投资可能会更加的热。

   我们明显能感觉到,从去年开始,从克强总理提出了氢能的基础设施建设,到后来把氢能列入了能源,今年开始做氢能国家战略的规划,相对来讲,氢能在国家的战略意义上,已经越来越重要了。在我们氢能的发展蓝皮书上,以及氢能与氢能燃料电池的技术路线图的2.0里面我们都提出,到2020年,我们是想发展氢能燃料电池车10万辆,建成加氢站站一千座,2023年,燃料电池汽车是百万辆,加氢站站是超过五千座。其实这是一个万亿级的一个产业,所以张家港也把这个氢能作为一个重点打造的一个产业,我们在这里给政府保证,会不遗余力支持张家港氢能产业的发展。

   

   主持人(金贤):好。

   从2005年到今天是2020年了,15年了,我们胡主席到温哥华的巴纳德公司去,我当时也在温哥华,15年来看看我们氢能源发展这么缓慢,我们大家每个人用一两句话,你们来谈谈看,这个发展瓶颈在什么地方?

   

   俞铁成:刚刚外面记者采访我说了,16年前中国光伏行业90%以上所有的核心设备原材料辅料全是进口的,那时候中外技术差别是小学生和大学生对比,到了今天,氢能源和外国的技术差别是高中生和大学生的差距,所以差距不是特别大,我很有信心。我们从投资角度主要看还有哪些关键环节还国外控制,比如两年前我们做氢能源小车,关键就是70兆帕的储氢罐,我们当时就想去收购欧洲一家企业,那个时候中国当时还做不出来,现在小批量有个别公司能做,还是不够成熟。

   所以这个瓶颈我自己预计,再过个3年,基本上国产化可能70%80%就可以国产化,这是我现在初步的一个判断,所以我还是蛮乐观的,比起十几年前光伏行业天壤之别,和今天中国氢能源和国外的差距,我是偏了段的。    

   

   朱伟卿:我的观点所谓瓶颈是暂时的,经过这么多年,我们这么多的院士和专家做了大量的研究,我相信非常非常快,技术瓶颈一定会突破。资金瓶颈上面我相信像俞老师这样的资本大颚愿意投入进来的话,一定有资金的推动,也会发展加速。加上我们做碳交易的有其他的经济性补偿,也会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所以我的观点,可以在非常短的近期的一两年两三年就会有大规模的一个突破。

   谢谢!

   

   安勇:现在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们当时是做了一个,2015年的时候做了一个产业规划,我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当时通过情报学的方法怎么来做这个规划?到现在回过头来看,应该说是我们当时研究的规划是很踏实,但是由于技术保密的问题,这个规划也是为江苏某一个地区做的,我是认为当时的时候,我们研究下来,这个氢能源实际上一个最难的难点,可能到目前为止也没有解决这个爆炸的问题。所以说我们现在行驶在路上的大巴车,应该说是没有一张行驶证出来,国际上也没有。

   我想各位专家,这个问题是不是解决了?到时候可以请下面的专家,我们大家一起来讨论。

   今天如果等一会有时间的话,我把我们的规划跟大家分享一下。谢谢!

   

   主持人(金贤):李老师?

   

   李公尧:我觉得我可以复制专家的观点,我可以在这个平台上,科普讲坛的平台上进行普及,进行宣传。

   

   王朝:国外技术到国产化,这个肯定是一个必由之路,目前其实这两年我们自己在这个产业已经感觉到,像原来的平口阀到碳纤维,这些基础的已经慢慢国产化了。从燃料电池和氢能产业的发展来看,商业化和产业化是降本,以及这个产业能走多元的关键。但是我们相信中国的市场很大,量一旦起来了,降本肯定没问题。

   第二,刚刚上汽大通,因为在这个产业也说到一个痛点,其实就是法律法规,这个痛点我们一直在致力推进,其实如果从燃料电池本身运用的角度上来说,它一定要把价格降下来,它降下来的关键在于它的储运端一定要把设备价格降下来,这些其实在法规上还是一个制约。

   

   主持人(金贤):我觉得今天如何来认识这个氢能源发展的瓶颈非常重要,实际上江苏省这个体量,去年的产值是10万亿,我们国家总的体量是99万亿,处于全国第二位。所以在这个美丽的张家港来发起这样一个氢能源的研讨会,我觉得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在这里可以提出来氢能源发展的瓶颈,我们刚才几位专家已经讲了,我再提示一下,氢气变成电池,燃料电池,现在相对成熟。而我们储运,就是把氢气储存起来和运输是个难题。解决这个问题,我有一个突发奇想,能不能不储存?只要储存总会有爆炸问题,4.01%-75%要爆炸,如果运输,你运输的是水呢?还会爆炸吗?还有法律标准问题吗?所以我们靠什么呢?靠换个思路,怎么换?就是人才。所以我们今天这个活动,我觉得这个提议非常好,用人才来换个思路如何来发展这个氢能源,大家对人才的引进、培养、发现,大家一两句来谈谈各自的意见。

   

   俞铁成:张家港如果把这个人才吸引进来,一定要建立一个比较大规模的氢能源的产业投资基金,有了基金才能够投到好的万亿的项目,有项目落地到张家港,自然人才也就过来了,给大家落地的户口都不要,关键是钱是第一位的。

   

   朱伟卿:我觉得想吸纳好的人才需要好的沃土,张家港就是最好的沃土,更多的产业进来,更多的人才在这里孵化和产生。

   谢谢!

   

   安勇:人才除了他的笔试能力之外,还有他思维的新idea,这个是非常非常关键的,如果你有新的发明新的创造,要做出颠覆性技术的研究的话,必须要从这个方面去考虑。因为人才应该说是一个很全面的这样一个人才,因为我们中科院实际上对人才的要求是很高很的,除了笔试之外,还有实践的、实习的,我们都在一直看能力,是不是在35岁以前能够做出成绩来。我们认为如果35岁前你做不出成绩的话,你就到高校里面去当老师了,所以人才还是非常关键的,要求还是蛮高的。

   我说35岁前,我们对学生的要求,你在发表论文,还有专利是必须的,专利有国内专利是可以的,要发明专利,但是还要申请国际专利。

   

   主持人(金贤):这样,我为我们安老师加一句话,我们中科院做什么事呢?把信息变成情报,它能够把信息通过收集和评估,加工好以后变成情报,有用的信息,这就是人才。

   好,李老师用一句话。

   

   李公尧:我想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营造更加宽松的环境,进一步把这个政策落地,我想人才会集聚起来的。

   

   王朝:我给张家港人才引进打个广告,我们自己引进也有很多俄罗斯的留学生,包括德国回来的研究生,包括台湾的两个博士,我们自己在做,包括原来有工程经验的,包括从新疆各地的这些高端的人才,我们在引进这些人才的时候,无论是从人才引进的资金扶持政策,还是后续人才的安家落户,以及他们子女的就学问题,我觉得张家港的科技人才项目上都给了一站式的绿色通道服务。欢迎更多的高端人才来张家港落户。

   

   主持人(金贤):好,我们几位的讨论交流到这里,刚刚刘科院士讲了一个很好的题目,就是说制氢,实际上我们如果变成氢气4.01%就爆炸的,我们中科院技术物理所也爆炸过,两位顶级专家为此牺牲,我做这个事情也爆炸过。如何来避免这个爆炸?如何解决这个氢气发生,核心问题如何来解决氢能源储存和运输问题,实际上是可以通过创新思维的跨界创新,完全可以解决。

   我刚才讲了,可以有两位提问,可以提问我,也可以提问我们在座的任何一位,如果需要提问的举一下手,尽管时间到了,我觉得这个机会很难得,给大家一个互动。看看哪一位有需要提问吗?

   

   安勇:这个突破肯定要有新材料出现才能突破。

   

   提问:我来提问一个问题,其实刚才您提的那个问题很好,就是说这个氢能瓶颈在哪里是吧?我想提问一下,其实我们包括氢能包括做那么多装备,去研究修改规则,我觉得有一个核心问题,大家没有抓住,就是发展氢能,我们只需要盯住绿色和氢能的应用,我们那个氢并不需要它跑出来,所以去发展那么多装备干啥?王院长对这块很熟悉,我就想问一下,这个氢不要露头的时候还需要那么多装备吗?

   

   主持人(金贤):我回答你这个问题,实际上水我们有108个阐述,如果水变成氢气会爆炸,4.05%,我如果变成一个中介值,这个中介值我可以透露大家一个秘密,你们谁知道H3O?花卉的,卉离子,它还是水,但是在太阳膜触发下变成氢气,这个时间只要多少?0.4秒,0.4秒产生氢气,马上通过燃料电池变成能源还有问题吗?这个0.4秒怎么办?医学上的缓蚀剂,通过这个东西,我们这个装置可能就两个热水瓶这么小,可以装在车上,车只要加一公斤水,大概可以跑20公里,大概是这样的话,我们跑下来,整个测算下来,跑7公斤水,如果我们民用水是2块7,我们洗车水是7块钱,我们北京的洗浴水是45块钱,我们算它50块钱,这个7公斤水跑100公里只要4毛钱。也就是说,如果技术方案对的话,我们今后跑100公里1块钱,6毛钱为其他。

   所以我刚才讲的就是说能不能用创新思维的方式来看?因为在这个氢能领域做的,大家可能不一定想到,肯定要有氢气产生嘛,运输啊,如果我产生的是水,大概就没有这个问题。

   由于时间关系,还有一位,如果需要的话,因为我们答应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还有一位还可以问,如果没有的话,我们就交还给主持人。

   还有一位,来。

   

   提问:大家好!我来自上海,我是也搞新能源的,但是我对氢从小也有这个梦想。我因为经常跟一些上海电力学院太阳能研究所长赵老师一直探讨这个氢的问题,储存啊,运输啊,我在想,假设我们西气东输,比如我们西部地区的阳光很发达,因为现在太阳能电池很便宜,马上就要平价上了。我们可以做到一块钱一瓦,也就在眼前。

   那么现在你大量的电池板装了以后,大量的发电,包括太阳能好多是西面气电和风力发电的那个,我比较紧张,对不起,就是我去年到新疆旅游的时候,新疆好多凤力发电。

   

   主持人(金贤):你的问题是什么?

   

   提问:我的问题是,我可以在某一个地方压缩很多星期,通过西气东输送到某一个地方来,用管道的方式送过来,这样就避免了一些爆炸问题。

   

  俞铁成:这个已经在中国已经铺开了,就是光伏电站,在全球是一个趋势。你说用管道运输氢气,可能做这个领域的都笑了,现在不具备。

   

   王朝:现在天然气管网搀氢在国外是可以适用的,只要不超过20%,现在中国某些地区也在试,刚刚说的氢能和燃料电池发展路线图2.0里面提到了,未来在高压,还有一个低温运气,还有一个液体氢,还有一个管网运氢,其实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发电方向。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