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0-12日,由投中信息、投中网联合主办,投中资本承办的“第14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在上海隆重召开。中国的创新力量正风雷涌动,奋发九州,荡涤环宇,本次峰会以“九州风雷”为主题,汇聚国内外顶级投资机构大佬、知名经济学家和创新经济领袖,共筑行业新版图,探索新机遇。

医疗服务的智能化发展.jpg对话嘉宾:

澳银资本运营总裁 胡艳

同创伟业合伙人 东明

汇鼎投资管理合伙人 何欣

弘晖资本合伙人 姜燕烨

尚珹投资的医疗合伙人 金京华

东方富海合伙人 王培俊

平安创投CEO 张江

陆浦投资集团股权投资部副经理 周悦

以下为第14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中圆桌对话的精彩演讲实录。


胡艳:首先我感谢投中网作为主办承办单位给我们这样的平台,本场的主题是医疗服务智能化的发展。第一环节我抛砖引玉做一个整体的自我介绍,各位嘉宾再进行自我介绍,我在澳银资本主要负责公司的运营和经营治理。澳银资本在2003年起源新西兰,2009年进入中国,到现在已经有11年,主要是以医疗为主,TMT科技为辅早期的投资,欢迎大家多多交流。

东明:大家好,我是同创伟业的东明。同创伟业是在2000年成立的一家创投机构,是国内资本市场上非常早的一批创投机构。我们现在管理的资金规模在200亿以上,目前A股直接IPO的数量接近60家。医疗领域是我们比较具有优势的一个领域,也是我们投资比较多的领域。我们目前在医疗领域总共投了80多个项目,分布的领域从上游的CRO、CMO到药、器械、诊断试剂,到下游的医疗服务等领域。在这80多家的项目里已经上市的企业有15个。最近IPO的医疗项目有启明医疗、天智航手术机器人、三力制药。总体是这样的情况,谢谢!

何欣:很感谢投中的邀请,我们汇鼎投资是相对比较新的基金。我们希望专注于全球的医疗技术创新方面的投资。我们在基因细胞治疗、免疫、精准这个领域,用产业布局的打法做。我原来是鼎晖的高级合伙人,从专业性上面可以更好的服务到我们的企业、我们的出资人。我们能够在早期拐点阶段真正做到雪中送炭,谢谢大家!

姜燕烨:大家好,我是弘晖资本姜燕烨,我们是专注医疗行业的专业基金,2014年成立,目前已成立将近6个年头。总的资产规模大概100亿人民币,已经投资70多个医疗相关的企业。目前布局包括创新药、创新器械、医疗服务、成熟药、IBD、基因诊断相关的领域。我本人从事医疗方面的PE、VC行业已有12年,谢谢大家!

金京华:大家好,谢谢投中的邀请。我是尚珹投资的医疗合伙人金京华,尚珹投资成立于2016年,我们位于私募股权机构前20,生物医药领域前20,最佳回报私募机构的前10,这个是基金整体的情况。我们投资医疗领域的全产业链,从生物医药到器械到服务都有所涉猎。

我们已经投的上市的企业,包括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赛鼎医药、东药,以及我们科创板首批上市的企业。还有和博医药、山东亨利、康乃德等等。我们投的项目里跟智能化领域最接近的是推享科技,该企业在医疗影像领域做人工智能,特别是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推出了CT辅助诊断系统。1月24号武汉封城,推享科技的系统1月30号上线,体现了人工智能在有足够多的数据的情况下超凡的计算能力,它的系统推到全球几十家医疗机构,展现了智能化给医疗带来的巨大影响,谢谢!

王培俊:下午好,我是东方富海的王培俊。我们东方富海2006年设立的,现在管理规模约250亿。东方富海覆盖医疗、TMT 等5个行业。在医疗这个领域,我们较多覆盖了医药行业。对于创新的医疗器械商业模式、医疗服务,我们的关注度也是非常高的。我们团队集中药的比例比较高,对创新的医疗服务商业模式这一块也在加大投入,准备通过这次会议向各位同行学习一二。

张江:大家好,我是平安创投的张江,平安创投从2013年到现在,大概投资60多个企业。其中国内20多个,海外40多个。其中医疗占比70%,这跟平安作为保险跟医疗自然协同结合也是紧密相关的。在医药的领域的投资包括药明康德、山东亨利,博盛等等,智慧医疗投资的企业也不少,智云健康也是武汉火神山医院的慢病系统。平安自身也有孵化的智慧医疗企业如平安好医生,医疗是我们平安创投投资的重点领域,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和大家合作交流,谢谢!

周悦:大家好,我是陆浦投资的周悦,我和在座的大家不一样的地方是其他各位都是GP,我们是LP,我们和投中榜里面很多优秀的GP有长期的合作关系,我们是对高净值客户财富管理平台,我们对高净值客户提供各种各样的产品,其中一级市场是他们布局中挺重要的一部分,之前说的一些明星项目,包括港股上市,包括科创板开创以后,很多好的项目陆续上市,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合资项目当中的一些,我们对于医疗的投向也是持看好态度,之后会和优秀的GP加深合作,把一些好的项目接入到我们的客户里面。

胡艳:在座各位嘉宾多来自北上广深,投资医疗为主,从早期到中后期阶段的机构。再次用掌声欢迎这些嘉宾!

本场的主题是医疗服务智能化的发展,我们从基本医疗的信息化到智能化再到最终的智慧化的过程,对于第一步我们信息化基本是数据,在春节期间,疫情期间确实对医疗行业有或多或少的影响。在春节期间互联网医疗在线的问诊APP日活跃量最高峰达到了673.2万人次,日活最高的时候达到170万人次,这个同比去年增长了32.28%,这种情况互联网医疗领域在疫情期间用户的激增,未来对于信息化的管理,怎么让流量更好地转化为长期的用户?更好地对于信息化的发展进行维护,这里我就想请问一下嘉宾。

东明:这个问题我觉得从两个层面来讲,分两种场景。

首先,第一种场景是线下问诊,然后通过线上来实现预约挂号,那么这种流量本身就是长期的流量,因为对这种线下问诊,线上预约挂号的模式,这个已经是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的,所以这一块流量不存在转化不转化的问题,而且我认为这种行为将来会是越来越普遍的事情。

第二,第二种场景是所谓的线上问诊。对于这种场景,疫情期间流量的暴涨是不是转化为长期的流量?更多的还是要看线上问诊的方式是不是比传统的线下问诊更能够解决患者的问题?能够解决他的需求,这是最关键的。如果不能的话,我觉得疫情期间的线上的流量的暴涨,实际上就是一个昙花一现,肯定还要回归到能够解决患者实际问题的方式。线上问诊挑战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医生资源,因为毕竟优质的医疗资源或者是优质的医生资源都是稀缺的,所以其实很多的项目,包括很多知名的项目比如平安好医生等,都做了很多的动作与布局,这种动作与布局都是为了解决优质医生资源的问题。除了医生资源外,线上诊疗是否行得通还涉及到线上的诊疗手段或者是诊疗设备是不是OK的?以及治疗手段的实施是不是OK的?这个治疗手段的实施可能是涉及到一些药品配送的问题。如果说这些环节都能比传统的线下诊疗胜出,那我觉得这种线上流量是会长期存在的,这是我的观点,谢谢!

胡艳:咱们东总还是觉得流量未来会是一个常态化的存在,可能相比线上线下还是线下要有十几的问题才能真正有用户的留存。

东明:对于线下的问诊,这种线上的预约挂号实际是一个很常态的事情,但是对于线上问诊有蛮多挑战的。

胡艳:线上问诊,一个是解决实际问题,另外一个就是对医疗的资源还是需要有比较好的医生,医疗资源才能让整个平台更长久的留住这些流量。

何欣:肯定长远还是看好互联网医疗把医生的资源、边界从院内释放出来,经历了疫情有一个利好就是医保放开,以前互联网医疗,医保不敢在线上支付,这个是巨大的限制。现在对线上的复诊以及线上的医药医保已经部分打开了。但是也看到是一个复诊,所以我们再看这些问题,刚刚东总说的很好线上的医疗资源很重要,好的医生是非常稀缺的,是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线上放开,但是能不能在这个体系内我们通过医疗、大数据以及互联网的技术能进一步把他们的能力放大。

我们从国际国内看,有一个很关键的,就是在线上如果首诊的时候没有这个人的时间轴长的数据,病人对身体状况的描述有很大的不准确。比如说一个人觉得很累很渴很困,有可能是感冒也有可能是糖尿病,如果我们有这个人长期历史的数据,我们知道这个人过去是什么样身体的状况,疾病的状况,有院内诊疗的数据,结构化的数据,这个时候医生对于这个人就可以更好地做出疾病的判断。所以我们往线上看的时候,我们很关注院内医疗从临床到组学结构化的数据,这个数据可以作为非常好的从院内走到院外线上诊疗的放大,这个我们非常看好。

另外再延展出去看,我们在院内做了诊断治疗,除了手术这个很大的手段,或者最重要的手段就是用药治疗,我们到院外用药除了线上还有电子处方,一开始用药就有很多问题,什么时候用药,错过用药。有多个不同疾病,比如说肝脏的病人,感冒了肝脏的药是不是要减?药很复杂,说明书很简单,但是医疗的实践都是通过试。真实世界的用药积累以后,特别是三甲医院大医院数据积累成智能的规则体系,我们放大到线上,线上处方要审方的过程,这个里头怎么应用智能化用药的数据放大审方,放大药师的力量。

刚刚主持人问了很好的问题,能不能持续,其实你带来什么样的价值把黏性增高?用药服务的过程,更好的管理的过程,在海外其实是对用药效果临床疗效的管理,这个也是我们希望通过院内,通过真实处方数据形成智能规则就可以更好的服务到院外线上用药和疾病病程的管理,所以我们还是很看好,院内往院外延展,大数据用药的规则,线上处方到基层的下沉还是有巨大的市场空间的。

胡艳:对于医疗大数据结构化,临床到院外的应用,如果能够更加精准是作为基础的支撑,同时在用药指导上放大审方药师这边的作用,最终作用于我们线上的医疗,如果有这些底层再加上上层的辅助,对于咱们整个线上的医疗发展会更好。

姜燕烨:我觉得何总提到关键医保的放开,因为之前所有的线上平台医保是一个非常难突破的点,我觉得如果不是这场疫情,医保的打开可能还需要比较多的点才能做到。疫情催生出了对相关行业的利好。

我觉得回到主持人的问题,怎么能增强黏性使疫情期间突增的流量留存?我个人觉得还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本身看病是一个相对低频的行为,特别是在座的大家,可能一年内自己去医院看病的次数比较少,如果这个平台想要长期的留住人,本身低频的行为就是比较困难的,除非是用户是慢病的患者,需要定期在平台上进行咨询、问诊、开处方,这个可能是目前大部分平台切入的一个点。

医疗难的地方不仅仅是问诊,医生通常需要结合线下的化验,通过线下的项目才能做出一个诊断,光是平台上的来来回回的问诊是非常难做出正确的治疗方案的,更何况线下本身即使做了这些诊断还是有一定比例的误诊在。所以我个人觉得流量的留存是比较难的话题,我理解不同的品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特别是从复诊的角度切,线下的问诊数据,复诊通过平台上可能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总体来说我觉得前景是美好的,但是道路还是相对曲折的。

胡艳:很多问题的解决不是说看一眼望闻问切,是不是就可以看出了你这个问题,还是说你需要进行化验或者是整个影像的辅助,当然姜总也提出一点,从初诊加上复诊断的模式有利于用户的留存,但是长远来看道路比较曲折,咱们看看下一位嘉宾的分享。

金京华:互联网医疗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包含了很多的内容,里面包括对于医疗资源的占用,依赖的轻重程度不同,低频,高频其实是有非常非常大区别的。比如说你从轻问诊,我们有时候有点小病上百度搜搜,一直到你的预约挂号,然后到买药用药,甚至到后面还有更加精深的,比如说肿瘤病人,慢病病人诊后的管理,复杂程度会大大提升。这次疫情确实在大家的使用习惯上面给了大家一个促进,因为你出不了门,去不了医院。医院关了、门诊也关了那你怎么办?就被迫的在这几个月里面,在生病的情况下被迫使用互联网医疗,而且在焦虑和恐慌的情况下使用的频率比平时低,但是这种使用我觉得应该是一过性的,疫情过后留存比较难。

但是这次疫情让我们大家对互联网医疗印象更加深刻,同时医保政策的介入都是一些助推器,我自己判断疫情之后有一些流量和使用场景会长期保留下去,比如说慢病病人在网上复诊开药,因为医保也可以报了,都是首诊的医生,更加便捷这个是有可能实现的,而且光实现这个是非常大的市场,有可能全国下来有千亿级的市场,但是其他的应用还有赖于APP的开发者,包括对于用户的培训,包括整个体系内从医生到病人到政策制订者可能是整套的共同继续推进,可能在不同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会有不同的应用场景在逐渐的变的更加成熟,那些流量会变成长期的流量。

胡艳:感谢金总,您也是认为这个程序比较复杂,疫情确实是培养了大家的使用习惯,就让大家对于这个线上医疗更有接受度了,但是对于未来的社保相对开放的情况下是利好的,整体还是有赖于开发商,或者是产品的设计商,整体更能把多样化的场景融入,让用户做更好的体验。

金京华:对,比如说以前没有医保接入的,在网上做问诊,可能要1-3百块,现在要求复诊,按照线下门诊的收费标准就是10几块医生是不是真的有动力转到医保支付?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部分,医保的支付可能是对慢病的用药意义更大,对于公立医院,特别已经建立医联体的公立医院,确实可以突破自己的围墙,因为他的医生问诊也是这样的收入,可以通过线上完成病人回到医院做的事情,这个是有促进的,短期内不一定会对第三方的互联网平台有意义,可能对公立医院建立的互联网医院更有意义,但是长期来讲如果说互联网医疗的平台能够证明自己真的可以控费,降低成本,也有可能会和医保达成更加深入的合作。

胡艳:还是要实实在在对老百姓起到真正的作用,能够长期的留存。

王培俊:这次疫情对教育的冲击更明显一点,所有的学生被迫适应了线上课堂,形成了这样的消费习惯。这次疫情对医疗的冲击也是颇大,线上问诊,医保放开都是由这个事件推动的。

假如说从更广的视野看,我们现在主要是集中在临床医学,未来向康复医学这方面延展其实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另外,从医疗的需求来说跨度也很大,有刚需的部分,也有弹性需求的部分,作为互联网的解决方案,究竟有没有生命力?这次疫情之后它相关的产业或者是服务能否延续?关键还是看产品设计,包括政策方面的打开,包括整个商业模式完成这样一个闭环。

在客户端患者而言,他要享受是医疗的服务,对政府而言他要享受到的是控费,为民众提供更高效率的医疗服务,最终就是作为互联网医疗未来是否有生命力,取决于他对参与的各方,对他的客户,包括政府,包括医生,包括患者各方而言是否能够提升了效率带来了获益?其中很多的商业模式我相信在未来会陆陆续续的展开,现在看起来相对来说比贴近现实的就是复诊,包括福建的一些试点,的确是很大程度降低了医院的负荷,同时对病人医疗的质量并没有下降多少,所以这一块是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的市场化,但是也带来一些问题,伦理方面的问题。

比如说线上医疗大幅度的推广,对于老年人而言其实是一个弱势群体,对线上接受能力相对比较弱,这个对于未来医疗资源的公平视角来看究竟怎么处理?可能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未来假如说线上医疗有这么一个生命力必须要解决这样一些痛点,但凡解决痛点,同时又能形成盈利模式给各方带来很好的受益,我相信就会有生命力,未来就会持续下去。

胡艳:对于各方,包括政府,医生或者是患者都能解决他们的痛点问题,形成一个整体的效应,这样才真正的相对有一个生命力。同时王总提出了一个问题,包括老年人用线上医疗或者是整体公平性的问题,我想抛一个问题,因为下一位是平安创投的张总,因为疫情期间咱们平安系下的平安好医生,有请!

张江:刚刚嘉宾都已经分享了很多了,我没有特别多的补充,因为刚刚说到流量了,其实我觉得对于医疗我们更觉得是用户,因为不太像其他的娱乐等等,他的需求是被激发的,或者是在网上随便逛。不管到哪个APP上面问诊真的是有需求了,也许不一定是患者,有可能是健康人群也是用户,涉及到用户如何留存下来?首先是第一点你从哪里获取的用户,什么场景获取的用户?这些用户的特性其实也一定程度决定了后面应该用什么方式留住他,他是来问诊的,是来关注健康问题的,是来买药的还是来干什么的?有各种各样的需求。

当然首先是服务的质量、用户的便捷性,满足他的需求,另外医疗的传播是靠口碑的,线下医疗也是这样的,经常打广告的其实都是缺用户的,真正挤破头进不去的就是你根本见不到的,这种很多时候是需要时间,需要服务质量,需要你的临床效果的证明。

另外一个就是用什么方式留存?什么方式能够重新激活?包括复诊,包括康复的需求,对于绝大多数的疾病讲,后续都有一定的康复的需求,或者是生活状态生活习惯的改变,这个其实更多的有一些高品的服务在里面,以上对你从哪里获取的用户这是很重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也决定后面能够留住的质量。

第二本身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口碑的质量很重要。

第三个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包括复诊,包括一些健康的康复或者是生活方式的改变,能够不断地黏住这些用户。一方面很多的问诊需求是家里的子女帮助老人,这个在不断的上升。逐渐的老年人用微信也挺方便,其实这个东西我觉得不一定是最大的问题,其实现在老年人用微信都多,有一些在APP交互的设置上做一点细微的注意。最好跟老年人常用的APP的交互和设计的方式,打开各种方式接近他容易学习,这个可能是一个小的Tip,其他的没有什么了。

胡艳:我再追加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刚刚在会客厅的时候讲了张总投这个领域比较多的。刚刚前面几位提到线上问诊或者是医疗,其实在程序上,按照传统的医疗程序是很复杂的,但是线上只是一个望闻问的环节,困难程度有嘉宾提到疑问,另外两位嘉宾也提到复诊是一个切口,对于这样的情况,张总您怎么看呢?

张江:医疗有很多的复杂性,各种专科、各种需求场景是非常不一样的,心血管、肿瘤、慢病,健康非常不一样,刚刚说线上的问诊,如果说是针对一些需要线下检验,一定验血才能诊断的疾病,线上医生不敢做诊断,会建议你到线下做采血和化验,但是有一些专科就适合线上,比如说皮肤病。不管是好医生还是其他的一些比较领先的医疗的APP,长期过程当中积累很多的数据,就是从某一些专科里面,或者是一些比较常见的,既是比较多人群的需求,同时适合线上问诊的,首先是切入,然后也在医疗就诊的环节中选取某一些环节,确实是有一些东西你要一点点的改变,也包括线上线下的结合,但是这个东西我觉得并不是说互联网医疗就嵌进去或者是很困难,相反我觉得在这个里面会逐渐的成为重要的任务,如果说用户习惯,将来更多的是在线上做首诊、复诊,甚至只是开药,那对于线下检验的是不是一定都在大医院里面做检验?是不是一定要先挂号,做诊断。我觉得线上线下都是联动的,当然了医疗这个事情的变化。

1) 需要习惯的改变比较慢,不仅仅是患者的习惯,很重要也是医生的习惯和接受度。

2) 很多的政策和法规方面的适应和调整,也包括医保政策的适应。

    3)有很多的技术需要跟上,需要线下,医疗的布局以及技术的连接或者是检验手段。

我们刚刚在会议室提到我需要线下的数据,家庭自己用的传感器是不是医疗级的?这个很重要,家庭的环境和医院的环境完全不一样,家庭的环境你看不到患者采集的数据,比较随意或者是动作有错误,这个里面还是有很多的细节需要去做的,谢谢!希望还是很大的不会存在逾越不过的困难。

胡艳:道路曲折,但是前途光明。

周悦:这个问题问的是用户的行为怎么在平台做沉淀?平台自身有这样的黏性,回答这个问题,一个好的产品,这个产品是能够给用户提供价值的这个很重要。回到互联网其实本身的业态是多样化的,之前各位嘉宾也说了,包括从一开始的初诊,轻问诊到最后的复诊。我们拿轻问诊来说,天然就有一些人。包括我自己,有时候有一些小的不舒服,这个时候我很不愿意去医院,我可能就有这样的需求,比如说有一个网站,他能告诉我这样的不舒服可能是什么样的原因?这个需求在很多人当中的的确确存在,我们去比较,如果我们有这样的需求,在中文的网络上做搜索和在英文网络上做搜索,最后给的结果差异还是很大的,如果是英文的网络上做搜索。

比如说我肚子疼,他会给你更多启发的信息,你偏上面的疼,还是偏右边的疼痛,还是左边的?或者是运动以后才这样。网站会有进一步的回馈,比如说这个症状持续多长时间建议我去医院,或者是背后有很强数据的支持,说这样的情况或许是因为某一些季节性的原因,或许是因为这个疾病,概率是多少?可能会随着一定时间段过去这个症状会消失,如果还没有消失的话那就应该及时的做进一步的检查,对普通的用户来说,这些信息就是挺有用的。

回到中文的流量渠道来说,国内就是百度,把流量分发做的挺全的,现在也有一些垂直领域细分的品牌,从一个长期的利益角度经营这一块,虽然之后这样数据的积累,包括更多的产品优化,长远来看还是一块很好的市场。

胡艳:感谢,还是强调用户价值,如果有数据支撑告诉你下一步该怎么做,那可能对于不同群体的用户还是有非常大的意义的。

对这个问题我大概分享一下我们澳银资本的观点,首先对于信息化的数据,我自己还是比较看好的,在投的整个过程当中,可能我们以前看过一些,但是最终是投了一个这种领域类型的项目,核心还是觉得底层的,首先第一个我们认为在运作模式上面,过往更多的还是在被动和相对应对的一个医疗就诊的方式。比如说我有什么问题,可能我一般情况下只是淘宝服务式的,这种可能对于用户的黏性各方面还是比较差的。对于运作模式上,经过这次疫情之后是变相进行一些教育,如果是过往被动式应对式的,转化成主动的管理,把用户数据进行有序的分类,可能有一些比较适合线上,有一些适合线下,其实这个还是需要数据的积累和主动的管理,最终实现某种程度上提前给用户的指导和预防。

第二,在合作模式上,经过这次疫情,我们会认为跨界的合作比以往更加常见,比如说药品的供应链有医疗端的供应链,零售有零售端的供应链,但是现在对于药品的这种供应可能会更加的便捷化,包括卖菜的平台上,还有卖药品的。可以看出跨界合作的趋势,但是你要解决核心的问题,第二点在合作模式上需要大胆进行跨界的合作。

 第三,核心还是自身的实力打造,对于未来新的技术,比如说人工智能,5G的出现,是不是能很快的抓住这些技术应用能应用到你的产品上,能让用户更好更颠覆性的体验产品,这个是如虎添翼,但是最核心还是抓住用户的需求。

刚刚讲5G这一块,我引出了第二个问题,对于医疗服务这一块,从基本的信息化到智能化再到最后的智慧化,整个过程可能有应用的一些新的技术领域,5G这一块在去年6月份国家发了商用的牌照,5G元年的开始,对于医疗服务这个领域,5G是否会对医疗服务的整体格局发生一些颠覆性的变化和影响?大家对于未来智慧医疗是怎么样的设想?这个是我提的第二个问题。

周悦:可能要从不同的应用场景去想,如果在院内的场景那可能很多的就是远程医疗的需求,如果是在院外更多的结合移动医疗,对应的是慢病的管理,我们看时间点,包括5G和4G的区别,在4G的时代,包括医疗的数字化远程化和移动化,都有不同的朝前的推进。

回到现在其实是5G的初期,新一代信息网络建设的初期,整个投资方案资费都是一个初级阶段,相应的费用会比较贵,对应的一些服务和应用还是比较匮乏的,这个可能是往后推进网络建设覆盖面越来越广,资费也会相应的更便宜。

5G和4G比,主要可能是有2点,第一个是一个低延迟,我觉得这样的技术特点可能是在远程医疗这方面,之后可能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应用,技术的进步其实也是各种技术并驾齐驱的,早期的时候5G面临新一代WIFI标准的竞争,我们看一些新的工厂建设之后,他在选择移动网络的时候,考虑到5G的资费包括投入,可能现在还是更倾向于用WIFI网络,随着5G费用的下降,可能会使用的越来越多。一个是说到延迟,低延迟可能是随着以后AI技术的进步,包括是远程的协助,或者是简单手术的辅助会有比较好的机会。说到移动医疗,5G还有一个特点,对于一些慢性,对于病人生理特征数据的收集这方面相应的就会有比较好的机会。

张江:5G是通信很大的技术的进步,万物互联。从医疗来讲我比较关注的是5G通信前和通信后,通信前你的数据,医疗的数据是不是真的准确?有效?临床上有指引的至少是临床级指引的数据。规范、标准,我觉得这个数据的源头和它的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通信后的服务,你拿到这个数据很方便采集到这个数据以后,如何来应用这个也是非常关键的,不管在院内还是院外对于用户的指导,当然中间的通信设备效率的提升肯定是能够改善工作的效率,但是数据的真实准确性和标准性以及后面的服务也是值得关注的方面,谢谢!

王培俊:5G是通信商巨大的飞跃,对医疗这个领域带来的低延迟,万物互联通过数据的采集,很低的成本,很高的频率采集,像需要慢病管理了这些应用场景对于他预防一些并发症,在预防医学上也许有非常大的前瞻性的应用,关于商业模式最终能够落地,这个产品服务能够落地,其实是需要5G跟商业模式以及参与的各方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成为一个产品。其实5G是一种技术的解决方案,最终能不能得到广泛的应用?关键是作为产品呈现的形式解决客观的问题。

现在可以看到慢病管理这一块,对于病人端这一块持续的监护有很强的应用的场景,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在临床当中对于病人的监护也有应用场景,从5G应用之后,我们可以展开思路,是否能够对整个医疗当中的服务流,数据流,资金流形成整个体系有一个比较大的改善?这样也就体现出5G的价值,中间可能有一些新的商业模式,这些商业模式就是有生命力了,解决了实际的问题。

胡艳:我这里多问王总一个问题,因为我们会上讨论的时候大家对这个领域还比较悲观,但是王总对未来是比较看好的,其实咱们东方富海也是有专门投医疗的基金,咱们在5G应用领域或者是人工智能跟医疗领域会有新的布局和考虑吗?

王培俊:我们这一块有考虑,投资主要是互联网团队投的,相对来说我们投医疗的还是偏保守一点,互联网团队相对来说更积极一点,拥抱未来。但是在这个方面的研究和思考我们是一直在推进的。其实医疗的需求覆盖面非常广,关键要解决的问题解决什么问题?解决的问题有没有盈利模式和收费模式?这个是最关键的。

中国在国外形成的一些商业模式,为什么在中国就没有呢?比如说洗牙这些,为什么在中国没有展开呢?因为关键的很多买单的对象没有解决,没有梳理。有一些在国外商业保险发达的情况下有一些商业模式就诞生出来了。保险公司作为正品会把很多的东西挑掉,我相信这个是时间的问题,有一些商业模式是处于摸索阶段,等待未来各方的加入,包括保险,包括医保一些政策的开展,这样一来可能有一些创新的商业模式嫁接在5G之上的就会诞生了,我们是非常看好,但是中间真的要投资的话还是需要谨慎,我是代表我们公司当中偏谨慎看好互联网医疗。

金京华:我认为5G本质上是一个基础设施,本身其实很难谈及是不是会颠覆医疗服务体系,因为医疗服务体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态系统,里面包括支付方,病人,医生等等参与者非常多,而且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信息极度不对称,专业性要求非常高,所以5G是一个技术手段,可以促成很多的产品的开发,但是这些产品开发出来之后,能不能去真的应用?真的解决这些痛点?发挥价值?也要有赖于整个医疗体系调整和怎么样真的拥抱一个基于新技术的新的体系,因为大家知道远程医疗,其实技术上像美国是上世纪80年代就开发,中国10年前也基本上可以解决技术问题,为什么没有推广开?为什么没有真的能够普及?

最大的原因是支付的原因,还有标准的原因,监管的原因,而不是技术的原因,所以技术永远只是做一个辅助,核心还是体系和制度本身。

姜燕烨:我偏悲观,我觉得瓶颈不是技术,3G,4G没有解决的问题,5G也比较难解决,医院和医院之间的系统是孤立的不能打通的,医院和卫生局,上海相对好一些,但是很多的地方也没有打通,另外医院内部住院部和门诊部也是孤立的,我个人觉得即使是5G,在4G,3G阶段没有解决的问题,我觉得还是比较难。当然了整个行业里面更多需要做的并不是说把技术从3G到4G到5G,更多的是解决医疗体系内的一些问题,包括信息的不对称,病人不到合适的医生,医生看不到合适的病人,这种错配怎么通过一些信息化的手段解决?包括疫情期间大家会看到卫生局,医院以及疾控中心信息不是特别的畅通的连通也导致了疫情前期控制不是特别好,这些我觉得更应该花比较多的时间解决,而不是说一定是通过5G有一个怎么样的新的商业模式,因为我觉得医疗行业是一个相对比较传统的行业,很难通过技术去颠覆它,只能从体制上慢慢的进行优化,这个也是从业者比较难做的比较底层的事情。

在台上灯光照着,这个是半年以来第一次参加行业大会,好像大家所有人的生活恢复了正常,作为一个医疗讨论,还是向医疗工作者致敬,因为他们我们才能恢复到正常的现状,包括失去了生命,李文亮的宝宝昨天诞生,我希望所有的人民给医生更多的尊重,更少的医闹,更多人报考医学当医生,这样更能推动医疗体系向着阳光的方向发展,谢谢大家!

何欣:的确5G超高宽带,低延迟,无缝连接,使得实时无线高清高质量传输,而且可以达到远程的应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其实应用场景我们看到远程会诊很早就开始,可以远程的检测,远程的超声,远程的监护,病人可以24小时的监护,还有应急的应用,急救车就可以指导进行救治,还有最高端的应用远程的手术,但是医疗是非常保守,要求安全性第一。比如说最高端的应用现在是超高宽带,4K,8K都可以传输,但是多个用户大家一起切入的时候是不是还能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对于远程手术这个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整体是看好,但是5G基站的建设成本很高,我们在会诊,包括诊断,监护,这个其实是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更好的推广,远程手术是5G或者是远程最高端的应用,也可以是从医保支付带来最大价值,这个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谢谢大家!

东明:这个问题是说5G对于医疗服务格局的改变,那么医疗服务的格局如何定义?如果从宏观层面讲,医疗服务现在中国以公立医院为主,私立医院为辅,这样大的层面,5G不会改变这种格局。如果从中观层面看,5G信息化的技术对于远程诊疗这个肯定是一个促进的事情,比如说小医院把片子传上去,大医院的医生去诊断,这个在很多的地方都已经推行。而且分级诊疗也是目前国家要大力推行的政策。如果我们从更微观的层面,讲医院的医疗服务,这种信息化的技术对医院也是有帮助的。比如我们投的江丰生物最近涉足到病理科的信息管理系统。中国的病理科很弱,但病理又很关键。江丰生物利用的5G的特点,在病理切片的各个步骤,比如取材、包埋、打号机、冰冻切片机、染色机等设备上都植入了传感器,做到了真正的物联网IOT,从而使得通过病理科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对病理处理的各个环节都做到非常精细化的管理,所以说是对于整个医院的服务水平也会有所提升。

所以从这几个层面来看,每个层面有不同的答案,我大概是这样的观点,谢谢!

胡艳:好的,因为时间的原因就不赘述了,综合下来还是医疗智能服务未来得发展,我们整体的观念还是道路可能是曲折的,但是前途还是光明的,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