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回归•超越”主题,结合新时代教育主旋律以及“新教材、新课标、新高考”实施与应用的背景,探索教育本质和教育发展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以及学校发展规律,研讨如何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教育回归本源,使校长葆有初心,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完成学校“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时代命题,为充分发挥我省“十三五”中小学名校长培养人选的辐射引领示范作用,为我省基础教育补齐短板、加速赶超,推动建设新福建做出应有的贡献。

以下为本次报告会上专家沙龙的精彩演讲,由云现场整理。

 

   洪丽玲:感谢赵璟校长的分享,感谢两位专家的点评。刚才两位专家都提到,为儿童办学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思考和实践。我刚才注意到黄坚定校长谈到立场两个字,我想起我在省名师培养人选学习的时候,我记得一位学者有这么一句话,教育的立场首先是儿童的立场。所以我想无论我或者我们办怎样的教育,我们都需要一个站位,这个站位是儿童的立场。就像两位专家所言,我们既要儿童立场,我们需要努力探索自己的文化,走自己的路。

   接下来是今天下午分享三位校长,还有两位点评专家沙龙的一个交流活动。有请三位校长,两位专家。

   今天下午三位校长的分享,以及两位专家的点评,相信给在座所有的校长都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刚才提出问了一下我们组织者,还有多少时间,他告诉我有四十分钟。还有四十分钟的沙龙,一节课。那我们可以就某一个大家意犹未尽或者困惑的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

   作为主持人,我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作为主持人,我想先向大家提问一个问题。我听完三位校长讲的课特别感兴趣,也是在座翔安校长们感兴趣的问题,做一个进一步的深入的探讨。

   前段时间我在看一本书,这本书是朱永新先生写的,他描述他理想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他谈到七个标准,其中有一个标准是,有一个面向全体所有学生的课程体系。我想这可能对我们所有校长都特别感兴趣。我在整理学校办学思想的时候,在学校的课程体系这一块,的确存在了一些我的困惑。那么我想问今天的三位校长和两位专家。今天汇报的三位校长,都为我们呈现了学校多姿多彩的课程体系,两位专家对课程体系也是有研究的。任局,我听过您的讲座,当时是作为省名师培养人选的时候,听过您关于意志课程,是数学课程的一个实践与思想。还有我们曾经作为黄坚定校长的徒弟,走进了他的吴村小学,当时我们看了黄校学校的课程,以及我们参观了他整个学校课程学习的一个完整的展示,我们都非常震撼。所以我想三位校长两位专家,如何科学规划整体设计课程体系,让学校育人目标落地,你们有怎样的建议,你们感兴趣吗?谢谢大家!三位校长先来。

   

   刘玉斌:我先抛砖引玉,我感觉每个学校都会做一个校本课程,尤其是现在所有校长都懂得把校本课程进行建构。无论是结构化的还是圆形的,方形的,什么形的都有。从我个人的本意来讲,我对校本课程的实施有一个最深底的概念,校本课程一定是建立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校本课程深化、探究、实践。还有一个具体的概念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校本课程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过程当中,一定有一个核心的课程实施理念,这个是我觉得应该在实施校本课程的时候,他的现实性。其实说实话我们的校本课时是有限的,一周就一节,要完成那么多罗盘式的,那么多繁杂结构式的,或者课程类的是有点难的。当然我们的校本课程不仅仅是从国家课程当中可以萃取或者是升华的。

   还有我们在做德育活动的时候,仅仅是就一个活动游个园,玩乐一下吗?完全是可以在我们的德育活动当中,把它做深,做透,最重要的我觉得现在的德育活动,对于我们现在的孩子来讲,信息爆炸时代,孩子们没有不懂的,没有不知的,我觉得我们在做一些德育课程的时候,要掌握走心,要让全员孩子们去参与到活动当中来。我今天听到赵璟校长介绍的各类学科的嘉年华,我特别感兴趣。我想我可能会在今后学科活动当中,会做一些深刻、深入的探究和实践。

   

   刘添昌:不管是什么思想,哪种思想落地必须要落地课程和落地课堂,这是毫无疑问的。落地课程的时候,我们设计的课程怎样来实现培养目标,这个我想首先我们要有一个基点,也就是底线。不管我们开发什么课程,首先要确保国家课程的全面落实,这是一个原则。其次我想开发的课程应该是国家课程,我们在教学的时候有地域特点,有学生的特点,所以应该开发的课程是国家课程的补充,或者说延伸。让比较遥远的国家课程走进我们的学生,走进我们的教学。这是第二个。

   第三点,开发课程应该基于儿童考虑,站在儿童的视觉去开发相应的领域课程。所以不管开发什么课程,首先不能增加孩子过重的课业负担,不能为开发课程而开发,要站在基于儿童立场,要促进孩子哪个领域的发展,这个是应该把握的。

   上午鲍教授说的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反对什么,当时我有自己的看法。教育部提出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经过教育主管部门的审核,应该是审核思想领域意识形态的问题,为什么他这个是一个背景,背景是香港事件,香港动乱。香港教育意识形态教课书有问题,应该侧重意识形态和思想领域问题。课程的开发必须要把握住方向,必须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必须在党的教育方针大前提下开发校本课程,作为课程的补充和延伸。

   

   赵璟:说到课程我想先解释一下,陈曦老师布置任务的时候跟我讲说,根据经验半个小时就是控制三十张PPT,我一再调整,怎么调整都是四十五张,昨天晚上还在调整。大数据统计是科学的,四十五张怎么都压缩不下去。其他的我全扔了,德育的我们有丹霞成长等我都扔了,能扔的都扔了,我觉得已经轻装上阵了,光讲三驾马车。

   办学思想的汇报,我认为半个小时确确实实讲不清楚,这里也讲不清楚,那里也讲不清楚,最后所有的都讲不清楚。我也回答黄老师的问题,黄校长和任局都一针见血的,实在没办法。还有众人堆薪,我想把意思讲到,但是很难。我们这三年教育书院的培养真的是对教育思想的凝练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我们这个本子是我们作业的其中之一,我们走到哪寄到哪。随便一翻三种颜色,字太丑了不敢拍给大家看。所有课程的设置,体现了我们教育学院的培养是什么呢?我就觉得老师在跟我们说话的时候,就像我们对于我们的学生说话,充满了对你成长的那种渴望,我想说的例子很多,但是我真没时间说。

   今天大家都在强调国家课程,我觉得非常好,我是在龙溪附小这种校园里面成长的,在课程改革创新当中长大的,然后我也接过革命的班,接好这个棒,让课程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但是我也是教导主任出身的,我知道我们福建省教育厅有关于课程计划的整套规定,包括时间的规定,课时的规定。比如说语文得占总量的22%左右,数学占多少,其他占多少,走向有严格规定的。是任何人没有权力去逾越和挑战它的。任何的课程改革必须基于这个基础,我们培养的目标,我们省班计划的要求,如果抛开这个谈课程创新的改革都是瞎掰,都是不科学的。我们学校对课程时间的调整,必须遵循很小的一个,小学生在校时间不超过6个小时。这个是严格规定的。

   还有我刚才说到的学科占比比重,还有学科里面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它结束的比例都是有严格规定的。你可以给他比如说原来周二上的调成周三一起上,比如说这样,但是是绝对不可以20%变成10%,那是绝对不行的。所以我觉得这个课程的改革一定是有前提条件的,一定是要遵循我们上级文件指示精神的,不是你想改就改,想动刀就动刀的。而且总的比例应该符合那些要求,这些所谓的七彩嘉年华、缤纷小社团、弹性课时制,其实都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把时间进行了调整,让时间更加灵活起来。

   比如我举例语文,我自己是语文出身我知道,大部分的老师会把语文学科上成一篇一篇的文章,上完就没事了。可是我们认为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它的阅读量,阅读能力,诵读、写字等等都非常重要。可是他容易也在每天四十分钟的教学里面,我们他它单列三十分钟和二十分钟的弹性课,让他来凸显这些训练。然后利用语文嘉年华来巩固发展,还用社团对语文学有兴趣的孩子,让他找到出路。

   比如说赵老师的文学教室,比如说我们的文学社等等,以语文学科为例来说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可以挪移,可以拼凑,但是不能改变它本质的东西。谢谢。

   

   黄坚定:一个课程我想是这样子的,如果现在在群惠那边,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课程成为每个孩子学习的一种经历,我讲几个例子。

   比如说语文的有一个经典诵读,从《三字经》、《弟子规》,到《唐诗宋词》,到《诗经》,是每个年级不同的课程。比如说体育的也是这样,比如说二年级学网球,三年级篮球,四年级羽毛球,五年级台球,因为群惠很小,它没有大场地。

   比如说实践课程,我们的结论。一年级清明祭长辈,二年级重阳敬长辈,三年级中秋乐团圆,四年级端午话民俗,五年级除夕过大年,六年级十五闹元宵。再往下比如说科学的,各个年级也有课程。有很多美术的,比如说手工一年级涂色,二年级剪贴,三年级剪纸,四年级是美术,它是一个系列的课程。

   第二个刚才赵校长在说的,我还是想把我当时的办学思想说一下。为什么我可以说到经历的问题。刚才我已经在说了,比如说像刘校长,他搞了非常好的快乐教育。然后到刘玉斌校长的“和”文化。他很有亲和力,他本身就有“和”文化特征的特指的一个校长,包括你之前的经历。这里面我要在说办学思想我想融合进去,他既是个人的主体逻辑,跟个人是有关的。严格的人在办学中更加规范和严谨,像我这种人可能我就更自由一些,这个跟人的个体有关。所以我说敬意的问题。

   第二个我为什么要说到人和事的问题,我并不是要赵校长借此机会对教育事业表示衷心的感谢。只是我当时做教学思想的时候,让每个教师拥有成功的人生,让学生享有快乐的童年,这个源自于我的恩师刘永新校长。我在整个培训期间,我又到了北师大,当时刚好要搞研讨会,把稿子给了陈索明校长看。必须要天性符合教育发展的科学性,人性尊重人的发展,最后是个性,最终差异。这个真的是醍醐灌顶,一下对我的教学思想,我有了很强大的支撑。所以我想说的是这个。

   也就是实际上我一直也在努力,如何能够把平时碎片化零散的办学思考,我们平时一直在思考,后面我非常感谢教育学院当时给了一个机会,能够参加培训,能够形成比较清晰系统的办学思想,因为这个才是一种整体的推进。我想如果说我们能够从碎片化办学思考进到整体性办学思想,这就是名校长培养乃至到今天举行办学思想研讨会,它全部的意义所在。

   

   任勇:前面几位校长对课程从不同的角度都说的非常好,我没有小学教学经历,我们前面四位校长都把小学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之间的关系,是怎么建构的,说的非常好。说到课程我送大家五句话。

   一个叫做品质求高。我不是说嘉年华不行,嘉年华非常好,更多的是点燃学生对这个学科的热情。但是我们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去把它做的更好。玩到后面的科学精神和意韵要玩出来。现在我感受到有一些学校包括厦门,3月14号全厦门很多学校在做数学嘉年华,说是国际数学节。但他们玩的是数学的快乐,数学的激情,再往前面走是玩背后的东西。一个汉诺塔背后有多少是可以玩的。我在厦门市教育局跟教育局的小朋友,我们也是玩汉诺塔,但是玩到背后就玩它背后深刻的东西。小学生可以知道真正的教学思想。

   第二句话叫做内容求丰,刚才刘校长的丰彩教育已经看到了非常丰满的课程。

   第三句话叫做体系求佳,现在说实在的有些课程比较乱,我们希望有一个比较好的体系。那么你课程完了以后,我们的时间方方面面怎么去弄。

   还有一个叫做运行求活,课程要走起来,要非常的有序或者是很活的一个东西。而且过程中还要课程的生成。

   最后是整合求统,我们要统领各个学段,各个学科等等,还有各个资源。

   我最近想提出一个课程特色,现在我们课程好像大概也差不多,有什么特色呢?像刘校长的客家文化就是一个特色。我不知道厦门有没有研究鼓浪屿课程群的,现在北京清华附小就研究故宫课程群,大家想象一下故宫课程群的背后是多少个东西在里面。这个特怎么去做?我举个案例。北京有个幼儿园,园长跟我说,我这个幼儿园没有双语也没有国际,我就是一个路的幼儿园,北礼士路幼儿园。但是全世界的小朋友从我的幼儿园走过,我说你说说看。

   他说你来小班的时候可以看到新疆的小朋友进来跟我们玩,整个幼儿园的布置就是新疆的。再过两周过来西藏的小朋友。再过两周苗族的小朋友。再过两周是蒙古族的小朋友。我知道了,一下是走进中华民族,这个主题就出来了。然后二下你会看到日本的富士山,东京塔,和服,寿司,日本文化走进这个学校。北京也有日本的小朋友,叫来跟他们玩。再就是朝鲜、印度、东南亚等等。我知道了,一下是走进亚洲。到中班会看到埃菲尔铁塔,塞纳河畔等等,法国走进了学校。整个中班上学期就是感受欧洲和美洲。一个小朋友在他幼儿园读了三年以后,不用出幼儿园的门,可以感受到全世界的小朋友,主要民族的小朋友。那你说这个校长有没有思想?这个大课程其他德智体美劳都不说,就这项课程五个字基本达到了。品质求高,体系求佳,内容求丰,运行求活,整合求统。我觉得我们要有北京幼儿园园长那种课程意识,在这五个基础上再形成我们学校某种有特色,与众不同的。我不是说要去刻意追求这个,再慢慢走着走着是一个品牌的东西,那么像这个幼儿园就成为北京非常好的幼儿园,我就跟大家分享这些,谢谢大家!

   

   洪丽玲:非常感谢三位校长和两位专家精彩分享,我整理一下。我觉得学校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否应该是基于这么几点。

   第一个基于两个起点,一个是师生发展的需求,第二个是刚才几位专家说的学校地域本身的要求。

   第二个是把握两个方向,一个是国家的核心素养,咱们三位校长都谈到,还有就是学校本身的娱乐目标。

   另外我认为要关注五个层面,第一个好像是大家都谈到的要追寻历史,要顶层设计,要系统思维,要有落地的策略,还有要有科学的评价。

   我特别有感触,听了两位专家的点评。我想起一句话,当时我也特别有感触的一句话,做教育不是在小棋盘中下棋,这话说的特别好,需要我们校长们有自由的灵魂,自由的思想,自由的灵魂,自由的思想,我想是中国教育的未来。谢谢大家!

   今天我知道有翔安区校长们一起参与到我们今天下午的论坛活动,我插播一个自己的经历。我女儿现在是落户厦门,因为我喜欢厦门,特别是厦门的教育,它走在福建省的前列,厦门的校长他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见地。我参加过很多场厦门的活动,厦门的校长思维特别活跃。我想今天咱们请来的两位专家,还有今天下午分享的三位校长,翔安的校长们一定有很多自己想说的话或者自己困惑的问题,想和台上的专家和校长们做一个交流。现在我给大家留两个机会,两个提问题的机会。下面翔安的校长们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呢?

   

   提问:现场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校长,大家好。我在翔安区一附校区,我想向刘玉斌校长提问。因为刚才在聆听您的讲座过程当中,有一个词我特别的关注,您讲到了为教师赋能,这个话题我特别感兴趣。所以我想请教您,面对动力不足老师的时候,有没有什么策略?能请您进一步分享吗?谢谢。

   

   刘玉斌:动力不足这个词不光是人,所有的机器都会面对。实话说我从教三十多年,也有大大小小N次的动力不足。作为一个校长面对百来号人,这种动力不足的现象不要大惊小怪,因为是自然现象。校长我首先特别赞同黄坚定校长当时在吴村小学提出来的“尊重教育”,校长要学会尊重和包容。因为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生活期、生理期,都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的困难,动力不足很正常。

   当然面对动力不足我们不能等待,所以我就觉得说对于动力不足,作为校长来讲,要能够进行原因和背景的分析。假如说你能够透视出来这个学校的动力不足是普遍现象,我想可能是学校的文化价值导向可以再优化,要进行价值的重建,进行文化的引导,校长是有这个责任的。假如动力不足是发生在个别老师长时间的,甚至可能是五年、十年的时间产生动力不足。那我觉得像这样的个体造成的这种现象,校长也不能有一种等待的心态。我觉得可能对于这种现象,我会这么做。

   一个就是要相信相信的力量,每个人都有他的特长。我稍微讲个小故事,不耽误大家太多的时间。课间的时候被周校长鼓励了一下,说我讲故事很好听,我再讲一个。

   我们学校有一个美术老师,工作已经二十几年了,他是我们福建省书画协会的,很牛。个人的美术素养很强,但是客观实话说他的课,他的学生,他的社团,非常不起色。其实我也很着急,经过两年的思考和观察,同时经过两年情感的联络,我有一天就想到一个辄,路上我就跟这个老师说。省书法协会我向你求画,果然他把两幅珍藏多年的画送给了学校,一幅画有五平方,而且把它挂在大大的会议室。每周他都看到,而且每周老师们都可以看到。我就感觉自从那两幅画挂上之后,这个老师就不一样了。因为我感觉应该是点燃了他对生活,对未来的一种激情,从此他很用心的带书画的社团。

   前天吃早饭的时候,还很扬扬得意的告诉我,最近孩子们画花草画的非常好,我说不愧是书画家教出来的小书画家。这是一个。

   还有一个我是感觉到,我们要有一个集体行走的这么一个思维,一定要让领头雁带着这些可能动力不足的老师,去跟着走,学着走。还有我这边还有一个策略归零意识,其实每个校长我们都能够感受到,学校或多或少有优秀卓越,甚至有一般的,甚至还有让校长特别头疼的老师。那个老师不是态度问题,也不知道是什么问题,怎么教都教不好,班级乱,成绩差。我经常遇到这种现象,我是这么做的。

   当遇到一个这样让学校头疼的老师,首先是纠正态度,然后归零意识。我让他重新开始,假如说这个班教不好,我一定不会强迫他把这个班教到六年。到了合适的期间我让他回归原点,重新出发。我在想策略非常多,我们的校长们只有用智慧才能够化解长期动力不足造成的问题。

   刚才几个是我自己的一些小分享,谢谢大家!

   

   洪丽玲:谢谢刘校长的分享。刚才是翔安区校长的提问,对于“十三五”名校长,今天我们两位专家做客论坛,一定也有很想进一步深入去思考的问题。咱们省“十三五”名校长有什么问题要说的?有什么要问的?

   

   提问:尊敬的洪校长、导师们,现场的专家、同学们、同仁们,大家好。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培训即将接近尾声,心中有很多的不舍,很想把这种培训继续下去。因为在这种场合里我感觉到让我们有一种欢欣鼓舞,找到力量继续前行的动力。真的越来越多。我们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们的仙和龙渐渐凸显出来,现场汇报当中我们发现三年培训取得了很多的学习成长。即使培训结束了,还是很多校长都继续前行在教育梦想的路上。刚才两位专家的点评说,2.0办学思想希望能够上升到3.0,那在这个机会里面我很想听专家,我们的导师,给我们给予3.0办学思想的一个引领和思想点播。

   

   任勇:3.0版的教育思想,也是我在探讨的一个问题。我是抛出来给大家说的。如果大家要走向3.0版,我在一本书叫做《好学校之境》里面讲了一部分的东西,教师的生长要步入先境,校长的成长要渐入佳境,学校发展也要进入高境。那边有一些可以跟大家看的东西。每一个境下面写了十二篇,总共是三十六篇。走向未来的福建教育,走向未来的福建小学教育,或许能够从那三十六句话当中找到3.0版的东西。这是第一。

   第二,你读书了吗?现在每个月有一期教育研究,有一期的课程教材,有两期人民教育,有每天一章的中国教育报,有每周一版的中国教师报,还有福建省的福建教育,我们教育学院的福建基础教育研究等等。说实在的,你如果一个月能够把这些东西读一下,比如说教育研究,你不一定全部读了,他那里面有那么多文章,有的还是蛮深刻的。找三五篇读读。课程教材教法挑三五篇,人民教育等等。你如果一个月如果没有过这些东西的话要有本领恐慌,但是现在我发现一个月这些杂志,有些校长没有去读,心里还不慌,走起路来还是很漂的那种。我们要有一种本领恐慌,本领恐慌不是坏事,他逼着你要去学,学还不够,还要稍微思考。

   北京实验学校的李喜贵,面向个体的教育,敢提出来深度的反思。这也是思考出来的。我们还要研究,研究肯定是比学习学习和思考研究更高的。课程改革走过了十年,十年中有三个样态和阶段,每个阶段两个字。第一阶段改什么?改结构。第二阶段改什么?改关系。第三阶段改什么?改意义。所以你这样子就很清晰,就知道我们未来要走向什么东西。你连第一阶段改结构,第二阶段改关系,第三阶段改意义,你搞不清楚,你可能想走进3.0版,还不一定能够走进去。

   再一个我们国家有很多论坛,当然良莠不齐,但是我觉得上海教育的今天一定是中国教育的明天。所以上海人办的论坛,长三角办的论坛,江苏省、浙江省办的论坛,有可能的话我们多去听一听。我们坐在那边坐一个下午,听人家校长怎么讲。到上海的学校看一看,我们就大致可以知道3.0版的样态是一个什么样子的。我也很期盼福建的这些学校,因为我们毕竟是华东,我们要有华东当中的,华东教育总体是不错的,但是我们不能做到华东的最后一位。以名师为师,你很可能是下一个名师。与3.0版的那些学校在一起,我们的学校就进入了未来的3.0版,谢谢大家!

   

   洪丽玲:听了专家的讲话,我很有感触。其实在座的很多校长,可能厦门的学校办学条件会比较好,咱们福建省很多地区的学校,可能跟我一样,哪怕我们现在还只是1.0的办学条件,可能电脑的运行还很慢,可能很多的技术还滞后。但是1.0的办学条件并不意味着我们是1.0的办学思想,所以我们可以只是1.0的办学条件,但是我们有3.0的甚至是4.0的思想和境界,那么我们的教育仍然会熠熠生辉。

   非常感谢今天分享的三位校长,还有两位点评专家,感谢台下所有校长的参与,谢谢大家!今天下午的活动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