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回归•超越”主题,结合新时代教育主旋律以及“新教材、新课标、新高考”实施与应用的背景,探索教育本质和教育发展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以及学校发展规律,研讨如何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教育回归本源,使校长葆有初心,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完成学校“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时代命题,为充分发挥我省“十三五”中小学名校长培养人选的辐射引领示范作用,为我省基础教育补齐短板、加速赶超,推动建设新福建做出应有的贡献。

以下为莆田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福建省“十三五”小学名校长培养人选龚朱红在本次报告会上的精彩演讲,由云现场整理。

 

   大家早上好,非常感谢福建教育学院给我提供的这么一个平台,我也要感谢莆田地区的校长把发言的机会给了我。我今天要发言的主题是《创有所见,不止于此》,我围绕着“创见教育”的内涵解读、理论依据、实践探索、实践成效以及对未来的一些思考来展开。

   首先说一下提出背景,在三年前我就开始思考,到底要选择怎样一个词汇来表达我的教育思考、我的教学实践、我的办学实践。这些年非常荣幸参加了省教育学院组织的很多次学习,也参加了北师大的一些培训,经常从专家嘴里听到的一个高频词就是“未来教育”。“未来教育”的核心是什么呢?是创新。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了,“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国要实现2020年进入到创新型国家的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的前列,2050年要成为世界创新强国”。我们沿着这三步走的战略,就必须要把培养创新性人才作为一种长期、系统、战略性的工程来推进。要把人才培养的重心前移到发展新导向的基础教育——小学阶段,从而形成创新性人才培养开发的健康起点。

   我来自莆田,莆田古时候曾经创造过科举鼎盛时期,曾经有两千多位进士,二十多位状元,二十多位宰相,他们的仕途也是不断积淀、不断创新的过程。现在我们莆田还被称为全国的戏曲之乡、摄影之乡、油画之乡等等。现在的莆商也是很神奇,比如我们的金银珠宝、我们的牧业、我们的油画和医疗,甚至占据了全国百分之七八十的市场份额。他们身上有一股精神,善于发现、勇于开创。总而言之,我们莆田就是一个充满着创意、充满着进取精神的城市。无论是热情奔放的他人,或者站在台上相对比较内敛的我,我们都有勇于走向外面世界,创造自己,实现人生更多可能的这样一种文化基因。

   我的学校虽然是在莆田市的中心城区,但是在2005年的时候,它只是一所不到两百人的乡村学校,因为城市的扩容,十五年我们发展到今天,成为得到社会认可的、当地口碑比较好的一所学校。回顾应该说“创”是我们发展的一个魂。这个“创”体现在领导班子上的建设,也体现在全体二实小人锐意进取的精神。

   我们在2015年学校信息化工作已经走在全省前列,我们被评为福建省信息示范校,在信息融合方面有了基础和经验。

   我们学校目前从校园整个硬件设施,或者从我们多元课程文化、多彩活动,或者是多样的展示平台,其实也一直在激励着每位学子勇往直前,开拓进取,追求卓越,大部分的孩子都呈现出一种积极创造自我的一种良好的精神风貌。

   鉴于此,我们觉得“创见教育”这个概念提出来,似乎是一个顺应自然、顺其自然,很自然的一个最后呈现。

   接下来,我说说“创见教育”的内涵。

   “创”在语义学里面表示独到和有新意的。引申到教育层面上,我们把它当做动词用,开创和开造,名词是创意、创行、创见,“创”不仅仅是办学的价值追求,也是育人的目标之一。

   “见”在语义上表示看到、看见、看法、见解,引申到教育层面上有见到、发现的意思,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发现自己、发现他人、发现自然。还包含着见识,有关过去和当下的,特别是有关未来的。“见”跟“创”的关系,“见”是“创”的坚实基础,“见”同时又是“创”的目标追求,他们两个字放在一起相辅相成,广阔的见识促进了创新行为的发生,创新的这种精神又反过来能够促进见识的增长。所以我觉得结合起来,它更有精神的指引和实践的意义。总之,我们创见教育想赋予的就是这样一个能够营造和谐的教育生态,能够通过对自己、对世界、对未来的不断探索、发现、认识、接纳、开拓视野、提升见识,在内心形成追求卓越强大的内驱力,促进个体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养成。

   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搭建了创见教育的理念框架。包含着学校的精神,这是我在2005年一到这个学校就定下来的达成共识,心存他人,一起超越自我。

   我们的办学理念是“智启童蒙,创见未来”。我们的办学目标是“构筑以创为趣,知微见广的现代化学校”。我们的育人目标是培养“创见合一,和谐发展的新时代少年”,我们的校训是“创有所见,不止于此”。

   “创见教育”的理论依据,首先它源自于儒家思想,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他认为认识事物的道理在现实中运用这个道理是密不可分的,知是指良知,行是指实践。教育层面上知表示要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行则是从行动上,通过内心的驱动力激发自我创造,最终实现个性的成长。

   儒家有一部经典《礼记》,里面有一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断创新、不断超越,这就是它的精神本质,跟我们提倡的办学思想也是相吻合的。

   陶行知提出来“处处是想象创造之地,天天是想象创造之时,人人是想象创造之人”,这也为我们提供了教育学依据。

   从心理学层面,心理学家也认为说,对一个人如果要培养发散性思维,他少不了一个开拓眼界和创新意识的加持,有见识才能有见地,才能有创新,才能有前所未见的可能。

   接下来,就创见教育实践探索展开,将围绕学校的环境营造、师资建设、课程建构、课堂研磨、评价改进、教育联动六个模块。时间关系,并不一定会全部展开。

   先从环境营造角度来说,我们的目标是见趣见雅,要蕴含创意。我们学校有两大特点,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科技元素。我们赋予了环境六大功能,第一个功能是价值引领;第二个能是美的滋养;第三个功能是休闲健身,我跳过去一个个大概的展开一下。

   价值引领体现走进二实小,就像学校精神,我们的校训,我们的一个口号,包括我们学校的办学愿景,都呈现在师生触目可及的地方。我们希望用这样的提示和暗示,让每个孩子一走进校门都要能够焕发出一种热情,都要对世界,对一天的生活充满期待,都要有着对未知的世界充满探索的一种热情在那。

   美的滋养,我们学校很美,美在有许许多多园林式的建筑,更美在我们以儿童为中心的创意。就比如大家所看到的,有好多个角落,我们除了花花草草之外,还有着很多小动物,这些小动物们他们跟人,跟自然这样子完美的融合,就是我们想要带给孩子们的一种户外课程。孩子们在这里进行创意作文、创意绘画。

   在学校的角落里头,我们也是安装了运动休闲健身的体育项目,因为我们认为运动是可以促进大脑发育的。一个爱运动的人,他的脑袋瓜就是更聪明,他就是能够更有开拓创新的精神。

   我们学校的校园所有的角落,包括走廊过道,都是孩子们学习的区域,这也是我们在践行办学思想的一个举措。我们认为学习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课堂内、教室内,应该孩子在课间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了解、去增长见识。

   在我们学校还有一块叫实践园,这是孩子们劳动实践跟科技探索的一块宝地,孩子们在这里可以进行劳动创造。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我们学校的创客天地,它存在在我们学校一楼、二楼、三楼到六楼,开放式的这些孩子们喜欢的项目,就让孩子们能够在课余时间释放天性,让他们在动手、动脑中萌发出创意来。

   第二个板块是师资建设,我们的目标见心、见远、重个性。我们提倡做四有+两特质的老师。这两特质我们希望二小的老师信息素养高,一专多能。

   我们开展了养心工程和致远工程,养心工程是开展多种多样学校教工文体活动,在活动中教师们之间融洽了关系,在良好的关系中大家就能够释放自己的创造天性。

   致远工程由教研室教导处主抓的,我们开展了听说读写研五维度的方面,值得一提的是说的维度。我们每周每个老师都有机会在小组里进行一个教育故事分享。我们就通过这种教育故事分享,让老师们在教育机制上得以提升,有机制的老师才可能培养有机制的孩子,才可能不会扼杀孩子们在课堂上冒出的创新火花。

   在“研”这个板块,我们也是做的比较有特色。我们一周一组际进行同学科的研讨,两周有一次跨学科的研讨,这个研讨本着我们为后面课程开设打底的。一个月有一校内主题研讨,一季度有一校际研讨。时间不够我们依托网络教研五部曲。

   现在说说我的课程建构,因为课程它是践行办学理念的重要载体,我们的课程指导思想就是要通过课程培养创见合一、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我们围绕着五个维度,想象力、行动力、品学力、体美力、创造力,这几个维度健全了,这个全就体现在全面贯彻了国家的课程计划,很全面。这五个维度紧紧围绕着我们的办学思想,有侧重,有智慧在里头。

   在这五个维度的引领下,我们对课程进行了同整建构。有了我们的五个领域,五个领域中第一个层面是在学科课程上,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有了拓展课程,具有校本化的东西。拓展课程我们实施的方式是有一部分必修,有一部分选修。从必修课举例子,社会情感学习课程,我们紧紧围绕办学理念,要提升品学力,孩子们对自己要有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要有他人认识和他人管理,这样的基本能力。比如我们的艺术欣赏也是围绕着体美力目标。儿童编程也是围绕着所要培养孩子创新力和创造力开设的。我们学校目前形成的四大社团,三十六门课程,已经成为学校的一些品牌了。

   这两个层面,学科跟拓展课程,目前形成特色的比如说阅读课程,我们有了阅读课程的智慧阅读平台。在智慧阅读平台我们搭建在操行学习通上,我们通过这个平台可以给孩子们推荐他们年级该读的书,同时到底孩子们他们习惯看哪些书,大数据可以告诉我们,我们就根据大数据分析的情况。比如说孩子们可能喜欢看文学性的,我们的老师就会调整给孩子推荐书目,可能就会建议这个月我们再增加一些科普的等等。我们对孩子的阅读还进行了一个智能化的量化测评,到底你是真看书还是假看书,你可以通过一套测评系统对孩子的阅读情况进行实时跟踪、评价。这个特色课程也为我们孩子拓宽了视野、增加了见识。

   特色课程之二,是我们的创客课程,我们不把创客变成一部分人高大上玩的项目,我们变成全员的,人人在二小都是小创客。我们一年级开设的是手工类创客课程,二年级开始每个班级都有一节编程课,同时又十几门关于适应未来的课程,可供孩子们选择,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做选择。

   进入到课程建设2.0阶段,大概是在2019年,我们尝试着把基础课程跟拓展课程融合起来,成为一个跨学科主题课程。在我们教研里头提到的,我们培养一专多能,目前比如说我们的音乐老师可以教编程,我们的体育是可以教朗诵,这就是因为我们在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中,已经让老师们会感受到那个学科原来我也是可以胜任的,为这个课程的推进奠定了师资基础。

   比如说我们9月份结合爱国主义教育的课题,围绕一个主题,不同的学科召集在一起,大家形成这样的一个网络,逻辑思维导图。这个学科课内能够教些什么?课外能够拓展什么?就变成以这个主题带动学科课程跟当下一直倡导的研学课程,这些图片是我们的一些活动场景。

   第四个领域说到课堂研磨,课堂研磨上我们一直觉得,因为孩子跟老师相处,大部分真的还都是在课堂上,所以培养创新力落脚点真的应该关注课堂教学,我们参与了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的《读思达教学法》,目前已经就怎么实现思考力培养的五转变,有了实践经验。变快思考为慢思考,变暗思考为显思考,变浅思考为深思考,变独思考为共思考,变怕思考为乐思考。这些变都是为了适应将来社会发展的需求。

   我们也初步构建了读思达的教学模式,以导促动,我们的教学是建立在孩子先学的基础上,然后在课堂上就有足够的时间、空间,去关注孩子的发展。

   在评价改进上,我们见实见微,关键是塑人格,见实见微我们从四个维度去看:教师的考核、课教学评价、德育评价、学业评价这几个维度,时间关系没办法展开。我举个课堂教学评价,以前我们经常会举行教师风采展,现在我们从教研中心转移到你去听课,你填的表不是看老师的语言怎么生动,应该看到孩子的学习状态,他这节课发言了几次?他跟从学合作了几次?他的哪个问题是很有思考含量的?已经转移到从课堂学习评价表也是以学生的学习状态观察为主。

   我们的德育评价也走上智能化的德育评价道路,就比如说我们鼓励孩子有创新,如果发生在课堂外我们有一套可以随时用手机把他的行为及时在我们目前的平台上进行积分制的成长记录。教育联动方面,我们在这个方面试图营造一个更宽、更广的教育环境,来创造孩子美好的未来。因为未来的教育本来就应该是全民的教育,而不是学校的教育。让教育不仅仅发生在校园内,除了我们大家都有做的家庭联动,教育基地联动,我们还有一个去年在当地获得好评的案例,后来送到省里头的是党建。我们依托党建跟相关部门进行党建共建,为孩子服务。

   比如说我们跟检察院共建,我们所有的法治课就由检察院有专门的部门来承担。比如说我们跟莆田市图书馆共建,我们的图书馆现在基本上不买书,因为他们会定期送来各种各样的读本。我们跟移动公司共建,我们就有了比较稳定的网络保障,包括可以见到很多科技的新产品。这也是促进教育联动,能够拓宽孩子视野的比较有成效的做法。

   实践成效归纳一下,感觉有点吹牛了,但是也是体现了我们要全面发展的育人办学目标。在阳光少年层面上,丰富多彩的活动已经让我们的孩子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我们获得了福建省文明单位等等荣誉称号。

   我们的书香二小,特别我们是莆田市教育系统唯一福建省全民阅读示范校,莆田市智慧阅读的示范校,整个莆田市因为我们学校智慧阅读平台,已经拓展到现在整个城市都在用。

   艺术二小有一个民乐社团。我们健康二小是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学校,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男子足球队连续四年是我们市的冠军。科技体现在在信息化示范校和莆田市创新基地校这两个。

   这些年来自四面八方的教育同行来到我们学校学习、参观,同时传经送宝。近年来在教育帮扶上,我们也持续帮扶了七所学校,促进了乡村教育的平衡。

   未来我们打算以课程融合跟项目式学习为抓手,来促进学习力实践能力的提升,从而提升“创”的品质、“见”的视野。

   说实话,培训三年即将结束了,对我来讲却越来越有着一种能力恐慌。所以留下这句我们的校训,“创有所见,不止于此”,算是对自己的勉励,也是与大家共勉,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