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集群化办学鼓楼模式区域论坛立足于未来学校教育创新变革的趋向,从教育治理、课程改革、智慧教育、科创文化、大德育观、传统现代、国际理解、学生评价等基础教育全维度,深度展示福州市鼓楼区学校教育新生态,为区域学校变革发展提供创新思想与理念。

以下为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集群化办学鼓楼模式区域论坛对话原文,由云现场整理。

 

主持人:谢谢叶育新副校长的精彩演讲,让我们感受到鼓楼教研员是“教师的教师”,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他们为鼓楼教育集群化办学的内涵提升默默无私奉献着。

在深化集群化办学的过程中,鼓楼区并非简单地采取捆绑式的组团模式,而是深入各校实际,从学区一体化的角度逐步强化学校的互助协作意识,创设空间和平台,充分激发学校的自主办学活力。

下面,有请福州市鼓楼区茶园山学区的三位校长来和我们分享融合型优质均衡学区共同体321发展模式的实践探索。有请国科大福建学院附属小学(福州市茶园山小学)刘旭校长,福州市茶园山学区书记、福州市洪山小学李舒冬校长,福州市融侨小学郑怀丽校长。

 

刘旭:各位教育同仁,大家下午好!为了深化推进均衡教育,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众多省市竞相发力,先后开展了城乡校“对口交流”、强弱校“捆绑发展”、片区校“集群联动”、名校孵化“集团办学”、“联盟制办学”等多元化的实践探索。虽然各地的办学实践的名称不同,但都指向了对学区共同体发展实质问题的追问与探索:为什么?是什么?做什么?并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学区共同体常见样态。

福州鼓楼,特别是茶园山学区倡导并构建的是融合型学区共同体。1、国科大福建学院附小、融侨小学、洪山小学地处鼓楼西部,在历史上交流频繁,互动紧密,现如今的地理位置与空间分布,为进一步深化交流互动有了空间倾向的存在。2、着眼于三校的办学规模、资源配置、驱动机制等比较,呈现的是梯度性、差序性,说明资源共享、制度移植和活动交互的可能性显著。3、纵观三校的学校精神、管理力量、人文积淀、师资水平等要素,形成了“伙伴协同、资源共同、优势互补、交互发展”融合型的学区共同体。  

近年来,茶园山学区着力从以下举措来推进学区共同体的办学实践:弱化边界、着力跨界、有效并界。

弱化边界  合力共铸

所谓的弱化边界,就是寻找校际合作的切入点,逐步打破校际间的壁垒,使校际合作大于校际竞争。大多的共同体,都是从强化“共”字来弱化边界,来带动师资、课程、活动等方面的共培共研;而茶园山学区则更注重强化一个“合”字。弱化边界,最为重要的就是合体,特别是学校精神的合体,所以要探寻三校师生共同认同的价值引领与办学愿景,才能有指引、有方向、有前行的动力。

李舒冬:合体先合神,共铸精气神。茶园山的精气神源于军人品质和院士精神。大家看到的这张照片是时任福州空军司令员聂凤志将军与他的夫人何鸣。

何鸣女士是我校的第一任校长。我校的前身为福州空军干部子弟学校,隶属地方管辖后,学校仍与周边的驻军单位开展军校共建,有许多军嫂与军人子女在校工作与学习生活,所以长期浸润着军队的优良作风。现如今,学校冠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福建学院附属小学,又与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中国科学院物质结构研究所毗邻共建。院士进校园、院士为顾问、院士铸校魂。基于这一份全国独有的“智的底蕴、勇的发轫”,我校提炼了“智以修心、勇而正身”的“智勇文化”作为精神引领,彰显以“全面+特色”来培养“敬德尚勇、博学明智、强健勇毅、艺美智雅、智勇乐群”的新一代智勇少年,为广大少年儿童的“智勇双全、幸福成长”奠基。

8031个字,这是一份来自赵紫东同学的科技项目研究日志。三年级时,他的科技创新作品《人形交通指挥机器人——小交》代表学校荣获第34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一等奖和卢嘉锡奖。

所有的偶然都是“蓄谋已久”的必然。一次偶然在马路上看到警察叔叔顶着烈日汗流浃背地指挥交通的场景,激发了赵紫东同学想要开发交通指挥机器人的想法,从拟定研究计划再到调研同类型产品,再到设计、搭建交通指挥机器人,最后完成实体的测试,作品的诞生历经一年多的时间,这不仅是一场四季的变化,更是一个孩子成长道路上的蜕变。

理念是实践的方向。“智以修心、勇而正身”所涵盖的军人品质与院士精神,已逐步渗入了每个智勇少年的内心深处。小创客课程只是我校众多“卢嘉锡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学习行动中,孩子们身上有着军人的拼搏与毅力,更有着院士的严谨与创新,他们开始了天马行空的质疑与猜想,开始了严谨细致的实验与操作,开始了反复的试错与论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他们从区级赛场出发,一路探索,一路拼搏,来到省级创新大赛的赛场,得到了福建省副省长杨贤金的肯定与表扬。现在,我校“卢嘉锡”科创班的智勇少年已跻身于国家级创新大赛,即将远赴北京接受更高规格、更高水平的挑战与考验。

合体先合神。智勇精神在融侨小学与洪山小学开出了不一样的花朵。2个多月前,身为学区党总支书记的我,共享到了洪山小学,兼任福州市洪山小学校长。成为学区行政柔性流动的第一人。

福州市洪山小学是一所随迁子女人数、占比双高的学校。我们的孩子绝大多数是“流动的花朵”,是福州新移民的下一代,我们称之为“新福州少年”。

在校园里,我不断感受到学区智勇精神引领给孩子们带来的改变。在一次校园巡课时,三年1班的陈怡激动地告诉我:“今天,我见到了中国科学院吴新涛院士爷爷啦!院士爷爷说学习就跟做科研一样,要认真认真再认真,坚持坚持再坚持。从今天起,我就要这么做。”一次看似普通的院士进校园活动,却在孩子们心田里种下了如此有生命力的种子。我们以学区“院士精神”做引,以“做一名昂首挺胸的鼓楼人”为办学目标,让流动的花朵们“成长在洪山”、“成人在鼓楼”、“成才在福州”。

这张贴满奖状的照片墙,是陈若曦一家子最大的荣耀。在和孩子的妈妈聊天中得知,孩子从小就希望能有一天站在舞台中翩翩起舞,我想这也是许多女孩的梦想,可是对于外来务工家庭来说,却是难以实现的,今天这个小小的心愿在我们洪山小学得以圆满。洪山小学有一支校园百人拉丁舞社团。为上百名零基础的外来务工子女,提供了免费的拉丁舞精品课程。近几年,该社团学生以绝对性优势在福建省青少年拉丁舞锦标赛中摘金夺银。

我们不放弃,不抛弃每个孩子,倾心打造15项精品社团课程,让“流动的花朵”享受到同样优质的教育,帮助他们融入城市找到应有的归属感、尊严感和获得感。

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社团工作正从“小荷初露”走向“浅草没蹄”,从凤毛麟角走向春色满园。努力的洪山人,用智慧和爱心,交出了一份温暖又美丽的答案,走出一条属于洪小特色的随迁子女学校办学之路。

郑怀丽:融侨小学的孩子也深受军人品质与院士精神的引领与滋养。经茶园山中心小学的牵线搭桥、资源共享,军人进校园、院士进课堂已成为我校的办学常态。我们融侨小学是全国校园足球特色校,福建省校园足球特色校示范校,在学区智勇文化的引领下,我校不断凝练足球的精神,足球的精神是团队协作的精神,是顽强拼搏的精神,拼勇气、拼智慧,我们以校园足球活动为抓手,通过编写足球校本教材,足球进课堂、足球训练、足球比赛以及围绕足球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把足球精神融入各个学科,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深入到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形成了校园足球特色文化,全方位多角度的发挥校园足球的育人功能。

从特色到示范,校园足球已经成为融侨小学一张靓丽的名片,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阿根廷足球教练路易斯曾到校传授经验;教育部体卫艺司王登峰司长莅临我校指导校园足球工作的开展;中国足球名宿辅导团莅临学校指导足球训练;他们对我校的校园足球的开展给予高度评价;校足球队优秀学员也曾赴意大利交流学习。我校的柯博文同学被恒大足球学校录取,成为福州被录取的第一人。

在学区共同体中,学区的优势资源为融小全体师生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平台。凭借足球特色课程的优势,我校挖掘现有教师潜能,并引进学区的资源,参与开设了20多个社团,缤纷多彩的社团课程让学校真正成了学生学习、生活的乐园,融小的学子们在社团活动中成长,在发展个性,培养特长的同时促进全面发展。在学区共同力量的推动下,我校的办学品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军人品质与院士精神,催生了国科大福建学院附小的智勇办学理念,滋养了融侨小学的足球精神和洪山小学的苔花精神。茶园山学区以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为切入点,由内向外,打破壁垒,弱化边界,从而呈现出“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竞放春满园”的喜人办学局面。

着力跨界  无缝对接

在融侨小学有这样一块荒地,它也是茶园山学区共同体的重要阵地。近些年,它有着这样美妙的进化史:荒地-菜地-劳动基地-交互式场景学习基地,见证了我们茶园山学区着力跨界、力争无缝对接的探索历程。

融侨:学校西北角有一块闲置的空地,我们把它开辟成为孩子们的菜地。带领孩子们开垦,种他们喜欢的蔬菜,憧憬着园子丰收的景象。可是事实并不如我们所愿——孩子们也很困惑,播的种子怎么爱发芽就发芽,不发芽就躲在土层里;蔬菜长得慢吞吞的;黄瓜愿意爬上架了却不想开花,更不愿意结果。孩子体验到劳动的自由和乐趣,遗憾的是没有享受到收获的喜悦。

洪山:在一次学区校长联席会议上,我们听到了郑校长的苦恼。于是,国科大福建学院附小请来了高校的院士、博士进校园,进行了土壤、日照、温度、湿度等数据测量与改进,带领师生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现在,这块荒地已进入了2.0时代,成为整个茶园山学区师生共建共用的劳动基地。三所学校的孩子们借助互联网技术,通过手机APP进行实时看护、过程灌溉。现在,我们不仅把植物种活了,还种得很茂盛,更可喜的是所种植的瓜果蔬菜已变成了我们学区的特色奖品,深深地印在了每个孩子的心中。

国科大附小:将来我们要让这块荒地进入3.0时代,让孩子们依托农林大学的资源开展基因重组的创新培育实验,在这块劳动实践基地上开展新品种的育苗、观测、实践、迭代,一同探索生命生长的奥秘。学区还将组织师生利用这块土地进行跨学科介入的场景学习——科学课研究生命成长、美术课进行课外写生与景观美化探究、语文课进行观察习作练习与植物文化探究……一块地,多样态,多课程,我们学区力求种得活,种得好,更要种得美,种得有文化品味。

像这样围绕一个点基于校际跨界、学科跨界、资源跨界的交互式场景学习项目,在茶园山学区还有很多,如:交互式童玩项目、交互式足球联赛、交互式科创竞技等。在茶园山学区共同体中,没有领导学校与被领导学校,只有领跑学校与追随学校。每所学校拥有独立的个体地位,都有机会在不同活动中或不同项目中培育自己的优势项目,并由此承担某一项目的交互式场景学习的跨界引领。这样跨界的交互式场景学习,是深挖一口井,并触及四面八方,学生所得到的不仅是浅显的知识,更是对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全方位滋养与丰厚。

有效并界  优质共生

缩小校际差距,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随着学区共同体实践的深化推进,茶园山学区又开始了基于各校“核心经验”与“核心资源”共享的“有效并界、优质共生”式的共同体新路径探索。

国科大附小:基于大数据的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研究成果,是国科大福建学院附小近期最为重要的核心经验。2018年起,我校开展了基于互联网与大数据的“智勇少年”综合素养评价探究。我们将“智勇教育”办学理念提炼为与德智体美劳五育维度相呼应的5个一级评价维度,而后综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课程设置情况,提炼出“五有五会五能”的二级评价维度作为智勇少年的必备品质,再结合各学科特点进行了三级评价维度的细化,易于在教育教学中实施。从顶层设计到课堂实施,学校把“智勇少年”的评价融于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学科课堂为阵地,以德育活动为抓手,让过程评价有支点,质量监测有抓点,学生发展评价有落点,以发现和培育学生的个性、优势,挖掘和发展学生的未来潜能,引领每一个孩子成就最好的自己。

洪山:基于大数据的学生综合素养评价在洪山小学有了不一样的解读。受到家庭教育环境、社会教育氛围等因素的影响,在课外阅读方面存在阅读量不足、阅读习惯不好等问题。在我们看来有些“野”的洪山娃,太需要与阅读为伴了。读书是成本最低的投资,却是一生的高贵。

我们将阅读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在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中专设阅读评价,运用大数据信息技术,记录下每个学生的阅读历程,生成每个孩子专属的阅读报告;使得信息技术真正成为推进阅读的有力工具。我们让阅读漂起来,流动书吧遍布校园的各个角落,各式各样的图书在这里无声地流动着;我们让阅读静下来,在每天雷打不动的30分钟阅读时光里,全校所有工作为阅读让路,校园里静寂得只有风声、鸟叫声和孩子们均匀的呼吸声,我们用这宝贵的30分钟培养孩子静心阅读的习惯和一辈子的阅读兴趣。我们让阅读诵起来,洪山独有的古诗词路队集结号和课间诗词吟诵活动,让流动的花朵们勇敢地站上高台,诵读经典诗词。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在洪山,一个高点就能成为个人诵读的舞台,哪怕只是板凳高的方寸之地。

在《朗读手册》中曾经有这样一段话,一直铭刻在我的记忆深处:“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我想,在洪山小学,我就要成为一位给每个孩子读书的校长妈妈。让“福州新少年”每天都喷洒上这世界上最高贵的香水——书香味!

 

融侨小学各科课程也受益于国科大福建学院附小基于大数据的评价研究成果,对应学区智勇文化的五大发展素养,我校构建了五育并举的评价指标体系,借助信息化手段和互联网技术,优化评价体系,促进了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同时也推动了学校各方面工作发展。

融侨小学不仅在体育艺术项目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其他学科也屡获佳绩,科技创新方面成果尤为显著。其中我校的何闻涛、郑俊、林煜杰三位代表中国奔赴美国、澳门参加世界VEX机器人比赛,分别获得世界锦标赛冠军,亚洲锦标赛一等奖,世界锦标赛分区赛金奖。学区共同体的助力,加快了学校特色品牌的创建。

有效并界,同频共振,优质共生。三校将各自的核心经验与核心资源作为优质成果进行学区推广。国科大福建学院附小在阅读推广活动中引入了洪山核心经验;在田径训练时,引进了融侨小学体能训练与足球训练的核心经验。在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与精准的大数据评价双重作用下,我校许多优秀的体育苗子涌现了出来,在鼓楼区第14届小学生运动会中,我校的体育竞技成绩有了历史性突破,取得了团体总分全区第一名。这就是我们国科大福建学院附小的评价探究与融侨小学的体能训练核心经验共同作用的亮丽成果。

我们学区三校还着手开始共享学生客观性的评价数据,对学生的成长进行精准的评价与预测,从而发现和培育学生的个性、优势与需求,以此来发展和挖掘学生的未来潜能;而后依靠学区教研、学区竞赛、学区月测、学区大课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补缺提升,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茶园山学区三所学校通过“有效并界,优质共生”的举措,实现了“四协并举”,即:协调机制创新、协力师资培育、协作教学改革、协调监测评价,也由此实现规划、资源、生态、平台、思维、开放等诸方面的同频共振、优质共生,真正实现了学区共同体的公转带动学校个体的自转。

最后,我们对极具区域特色与代表性的融合型优质均衡学区共同体发展模式进行了总结和概括。

一个目标:推进校际均衡,实现区域教育的优质性均衡。

两项动力:品字型合力、雁阵式引领。

三维举措:弱化边界、着力跨界、有效并界,促进观念贯通、资源融通、标准相通。

四种特色:差序化结盟,梯度性引领,交互式共享,集群式发展。

五大绩效:

既共建共助,又得益受益;

既无缝对接,又保留个性;

既携手并行,又差序前行;

既重塑学校的价值取向,又调适学校的增值段位;

既转换机制,更新观念,又创新体制,放大格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必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共创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