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人类对财富的追求从未停止脚步。

以科技、知识和技能为核心的新一代创富者、以先进技术和理念管理财富的领军者,以及高尚品质生活的创造者们,逐渐成为新财富时代的源源动力。我们追寻他们的脚步、感知财富的脉络,洞见财富的秘钥,从而发现财富的“新大陆”。

我们决定以“财富进化论”的名义,对新财富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进行一次科学性、独立性和实践性的年度论辩和论证。这是中国首次举办的年终财富大秀和大赏,致力为公众提供科学可实践的创富方法论、先进的财富管理思维和高尚的生活方式。

以下为 “净值化下的财富管理变局”主题论坛上的精彩演讲实录,由云现场整理。

 

 主持人:我们来讨论一些具体的问题,这两天也有媒体在采访我一个问题,大家知道那个债还不出来,对行业有什么影响,对海通、对券商有什么影响,我们当时讨论这个问题,说到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行业这个大的刚兑被打破之后,大家在大类资产配置上也许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变迁。

   中国现在还有大量的普通老百姓是在买理财产品,理财底层资产配得很多是固收、是债券,以前上有地方政府兜底,以后地方政府可能不兜了,大的企业过剩产能无力偿还,怎么办?银行不可能兜底的,今年改成净值型理财了。

   这样的背景下,《资管新规》怎么样看待净值化的财富管理变局。下面圆桌环节重点聊聊。    

   圆桌主题:《净值化下的财富管理变局》。

   主持人:今日财富杂志财经记者 李瑶

   圆桌嘉宾:海银财富首席运营官 穆恺

   洪泰财富首席执行官 鲁海洋

   淳石资本联合创始人兼CEO 施文捷

   恒天睿信家族办公室总经理 郁隽

   陆浦投资副总经理、陆享基金总经理 粟旭

   

   李瑶:这一场论坛由我主持现在欢迎上来的诸位,我们可以看到从去年年底爆发的新冠疫情对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您认为中国的经济是什么样的预期。

   由穆恺总解释一下。

   

   穆恺:今天是大家同业跟媒体朋友大家交流一下,宏观经济我们本身不是经济学家,只能从机构的观点来说,看一下对明年或者在疫情影响下,或者在疫情后时代的一个宏观经济机构的观点。

   我们的观点认为明年经济的态势还是一个稳步向好的态势,有一个数据,最近刚发布的,中国从3月份开始,我们从GDP方面已经有明显的复苏,截止到2020年的10月份单月,我们GDP增长率达到了6.8%。这个比例已经超过了我们认知的潜在中国GDP增长率。这个成绩取得一方面说明了中国在抗疫方面确实做的准备充分,应对自如;同时也是因为一系列经济活动的影响所带来的经济的恢复。

   本身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我觉得主要的影响在消费领域受到比较大的冲击。消费领域因为疫情影响,带来了一些收入层面的下降(居民收入下降),随着经济活动体量的提升,我们说居民的收入水平提升了,消费水平逐渐恢复以往正常情况。这是非常好的现象,在这个现象之后,我觉得中国也是全球来看一个最好的投资,因为中国每年GDP增长幅度,相对于全球平均值大概是相对增长率3.1-3.4%的比例,今年非常有希望突破相对增长率达到5%。全球来说,中国应该还是一个最好发展的周期。

   随着同时在“十四五”规划刚刚的召开,包括像国家对于2035年的远景目标的规划,针对于经济的“双循环”,尤其在内循环,也就是说在国内经济的发展层面,对于尤其在供给侧方面,会花更多的力气,也会出台更多政策,接下来从这几个板块来说,中国明年会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时间点。

   

   李瑶:谢谢穆总对我们宏观的概括。鲁总,在您看来,这个宏观的可能大家预期是上涨的,或者中国经济也是复苏的状态,您认为财富管理行业在其中是不是水涨船高,也迎来一个比较好的阶段呢?

   

   鲁海洋:回答您这个问题,我觉得在任何一个时点,财富管理行业都有它增长的机会和空间,像我们上午最后一个环节专家评论员讲的,如果我们乘上高速发展的电梯,居民可投资的金融资产变多,对整个行业来说它的机会肯定更广泛的。

   在任何时候当中,帮客户做好综合的资产配置,做好财富管理,做好风险配置,同时在任何一个都有高速增长的过程当中筛选最好的,相当于在大的赛道里面选会获奖的选手,这个才是我们行业的意义和我们讨论经济增长最核心的点。

   现在大家觉得内循环会给我们造成内循环的机会,或者创新或者医药领域的技术和先进的专利技术会让我们获得一些机会,但反过来从财富管理从业者的角度想,我们反向思考,如果今天的消费在这个行业当中是每一个机构或者每一只基金或者每一个投资机会都赚钱吗?越热的投资机会我们越要控制风险,我觉得这才是财富管理行业当中我们面对的意义。

   

   施文捷:我觉得刚才穆总回答过那个问题,您刚才问的宏观经济上面。我的看法跟穆总还是比较类似的,我也是认为第一在中国明年的经济上面还是认为它有比较好的预期存在的,但是这里面还是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比如说现在美国的大选可能最终花落谁家也是未知数。也可能新的美国总统上来之后,对华的政策是什么样的,我们也是需要进一步关注的。

   我觉得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特别是今年疫情之后,全球所有国家,我认为中国的表现其实是最好的,这个也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

   之前我们一直在说有几个“商”,情商、智商、逆商,对于我们每一个从业人员来说,我们现在还需要有一个新的商的出现叫“变商”,这个“变”对于整个国家、整个经济、整个环境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点。只有不断的去变化,不断的去进化,才能够在这个市场上面更好的活下去。

   像原来我们会更多靠一些外贸或者等手段刺激中国的经济;对于现在来说,国家也作出了新的一些变化的战略,从国内的大循环到国内国外的双循环等等,这些“十四五”战略里面的内容都是在隐藏一个“变”的因素在里面。

   对于财富管理行业来说其实也是一样的,原来更多的是固收、政府征信类、地产、基建,这些是整个财富管理发展的土壤,或者是整个财富管理发展的垫脚石。对于现在的财富管理来说,对于现在合规监管的要求来说,希望你们更多的是走净值化的路线、走更规范的路线,这其实也是在变。

   对于我们这样的公司,我们这样的行业来说,我们必须马上做出相应的变化,做一个相应的过渡,任何行业我认为都是如此。

   谢谢!

   

   李瑶:其实您刚才提到,根据大环境而言,不光是整体环境怎么样,我们行业面临净值化的转型。以前财富管理行业野蛮生长,现在大家遵循着持牌的合规经营,以前可能是非标,现在更多是净值化,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郁总您认为现在面临什么样的挑战或者说我们在这个净值化转型中面临什么样的难点和关键点?

   

   郁隽:这个问题我最初拿到的时候也在考量,对于财富管理机构来说,客户一直面临着一个词汇叫“资产配置”,但是在过去几年客户觉得我的资产配置就是从不同的机构或者不同的管理人手上买不同的产品,这就叫资产配置。

   在打破刚兑的前提下,我们教育客户资产配置不再是选择不同的管理人,而是选择不同的资产,从资产配置的角度告诉客户怎么选择产品。

   打破刚兑是未来的一个趋势,相对我们恒天三方财富管理机构来说,我们的客户在过去10年中,根据我们买的最多的还是非标类产品。

   从去年开始我们已经开始布局,从资产配置的角度去教育客户,你不能再把你大部分的资产放在非标这类产品上面,这样的产品在中国财富的历史上面是一个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因为它的收益比较固定,对于我们的理财师来说,销售这类产品也是比较简洁的,只要跟客户讲清楚期限和收益就可以了。

   如何往净值化产品上转型呢?我们也在合规的大前提下把客户进行一个分层,把我们的理财师进行了分层。不同的客户、不同资产类别的客户提供不同的服务,给他们推荐我们净值化的产品,让他们理解未来慢慢从最初的打破刚兑到真正的资产配置这样演变的过程。

   

   李瑶:恒天睿信家族办公室的总经理阐述了,对客户来说存在很多既有路径。粟总您这边有没有面临相似的问题,或者面临不同的一些方面?

   

   粟旭:今天在座的都是同行,我们整个过程的心路历程,陆浦最早的起家我们是一帮从信托和银行出来的人,一开始是代销信托产品的。

   2018年《资管新规》出来以后,我们当时旗帜鲜明地做转型,到今天我们非标产品占我们资产比重不到10%,两年的时间基本把上客户在我们这里的资产,至少在陆浦这个平台上的资产基本完成了净值化转型。

   这个过程中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现在产品市场上都有,你说给客户做配置,只要我们有足够的专业化程度也可以给客户做。真正最难的是我们自己这家公司内部的员工,我们每一个销售人员,包括我们做产品、做风控的人,每个人自己对这个事情的认知。

   原来在刚兑的时代,做每一个产品首先自己心理压力很大,我们销售人员卖一个产品心理压力很大,任何时候出现风吹草动都很紧张,怎么解决、怎么应对。所有这些东西需要内部不断通过个别的事件也好,通过产品的结构的调整也好,通过内部不断的沟通也好,要逐步调整所有参与到这件事情中人的认知,然后再影响客户,是这样逐步的过程。

   这个事情我们刚刚走到一半,可能一半还不到,至少现在可以看到我们大部分员工有了做配置的认知,有一部分客户有了这样的体验和认知,我想客户可能远远没有真正完全走到这一步,我们还长的路要走。

   

   李瑶:想要改变客户的话,首先先要改变自身员工或者内部的认知。

   穆总您怎么看?海银这边是什么样的情况?

   

   穆恺:大家一直在谈净值化和非标化,这两件事不是反向的概念。我说点自己的看法,首先我个人觉得标准化非标并不是一个道理的正确与否,我觉得这是一个表达的优势,首先标准化在中国的汉字文化里可能觉得标准化产品是好的,非标准化加了一个否定的就觉得是不好的,我并不完全这么认为。我们当时做公募基金的时候,觉得公开发行的就是好的,私募基金出来私下募集就是差的,我觉得这是表达的优势,并不完全是道理的正确。

   从目前标准化资产和非标资产的体量,这么大体量的非标资产不是今天说往标准化发展就完全消失,我觉得这不是监管的本意,只不过标准化有监管的流程,非标准化没有特别严格的监管流程,所以《资管新规》才会出台。

   针对非标产品的生产,包括后续的销售、融资等方面,应该更在一个风险可控的情况下生产这样的资产类别。这本身不是一个对与错的问题,而是通过监管的手段让风险更可控。

   一个企业首先不是你做了部分的非标产品,一定百分之百都干成标准化的资产,其实这也不符合逻辑。我们这个服务类别跟上午的传统金融机构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是产品的制造者,我们不生产产品,我们是站在买方立场,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实现财务规划和事务规划的服务类机构。所以我觉得没有产品的好坏之分,只有客户的是否适合,这是很大的一个问题。

   刚才章嘉玉总说了一个问题我很认同,中国的财富管理还是非常早期的财富管理,这里面有一个痛点,因为从业人员的专业程度不一样,过分依赖于专业人员的经验程度去推介相关的产品组合或单一产品,这样可能会出现产品的错配,最终导致客户的损失。我们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目前还是在中国财富管理的渗透率只有6%,但是美国达到了60%,我们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未来发展机会也很好,这个考验我们这一类机构两个核心关键词“专业”、“服务”。

   

   李瑶:穆总点出一个很重要的点,我们面对这些产品的时候,如何做选择,很多问题并不在顾客身上,可能在于我们是否专业,我们能否筛选出合适的产品。

   鲁总您怎么看待我们的机构,可能也是在进行净值化的转型,我们也面对客户不同的需求,在这块我们怎么做的?会面临哪些问题?

   

   鲁海洋:我觉得客户的需求是共性的,都是希望自己的财富有一个稳定的资产保全的功能,资产传承的功能,保持增值的功能,每个客户都是期待这样的结果。

   但是在这个结果当中,作为能够提供这个结果的供应商或者服务商。现在我们来讲很多非标的产品被标准化的产品去替代,甚至连客户学会说这句话了,谁做到了呢?这个很难完全做到。这是一个屁股决定脑袋的社会,如果今天我举一个非常常识性的例子,比如我是一个资产的生产者,比如我自己发一个私募基金,假设我是二级市场,我是一个CTA策略的,同时代销一些同样策略的私募基金。

   从“我”的角度上来说,我们面对一个客户的时候优先推荐我自己主动管理的产品还是代销的产品,我觉得这是现在在财富管理行业始终未能够完全去解决的问题,而不是标准化或者非标的问题。而是我们是否真正站在客户的立场上实现买方的投顾。

   独立的财富管理机构,“独立”两个字变得非常重要,是不是自己又做球员又做裁判。这是我们在财富管理发展初期的时候还未解决的市场现象,谁解决它?未来的市场完全发展下去的话,要么做独立的投顾,要么做专业的资产的生产者,用你的专业提供一个好的资产、好的回报提供给客户,要么我们完全基于客户立场做客户资产长久的受托者,同时也要引导整个行业的变革,不仅是资产的变革,我们整个业务模式的变革,同时还有刚才另外几位嘉宾提到的,我的业务团队的转型和我的绩效考核模式的变化。这是一个综合的方向,才能让我们达到和客户的立场保持高度一致,让我们成为行业当中长久有价值的人。

   

   李瑶:鲁总从一个高度来回看我们,我们到底是谁,我们定位是什么。今天上午的论坛讲的大资管时代下的财富管理,也可以看到现在这个社会由信托、由券商,包括银行各方面组成了一个共同的财富管理的圈,我们独立财富管理机构也是其中的一环,也是重要的一环。

   在各位看来,我们都作为独立财富管理机构,我们怎么定义自己?我们在中国的财富管理行业里,处于哪一个位置,我们的优势是什么?请施总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施文捷:相对比较早期的时候,资产管理公司,大概2013、2014年应运而生,他时候跟很多资管公司有过合作,他们以资产管理为主,但是自身的一些产品募集,那时候没有太多团队,那个时候的公司其实也不是特别多,叫得出的也就是大的几家。后面出来的券商子公司、银行子公司、理财子公司,还有各种各样的信托,信托本来就是存在着的。

   在这个领域里面只能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自都有各自的优势和背景,唯独我们第三方独立财富管理公司没有背景,是最弱势的一方。我们的优势是在于经历过这个行业那么多年的野蛮生长,我们在这个行业吃过的亏和受过的教训是非常宝贵的财富,时至今日还能在这个市场上面存活下来的公司,我相信他们自己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拿得出手的一些东西,不管是地产还是资产配置也好,或者等等其他的策略也好。我相信都是有各自的优势所在,所以才能在这个市场上面这么顽强地活下来。

   章嘉玉总说了在过去那么多年,在这个行业里面趴下的公司不计其数,身边原来的好朋友们、兄弟们,现在有的已经进去了,有的也离开了这个行业。我觉得这种教训是对于我们独立第三方从业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宝贵财富,让我们深刻知道在这个行业里面我们应该为客户做哪些事情,我们应该为公司做哪些事情,我认为这些财富可能是其他的一些领域当中的金融公司相对来说比较少的。

   其次我认为“独立性”是我们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更为重要的关键词,我们的确是为客户做顾问。我在我们公司内部一直说一句话“不以为客户赚钱为目的的财富管理都是耍流氓。”不管是标准化、非标准化、净值化、非净值化也好,背后的目的还是为了客户的增值买单。

   作为一家公司能不能真正做到独立客观,能不能真正做到从心出发,你的初心是什么,为客户配置资产,你配置资产是为了帮公司赚钱还是为了帮客户赚钱?我觉得这个问题搞清楚了,我就觉得我们这个行业的优势可能从心里面有知道了我们有哪些优势所在了,我们可能比其他的一些理财子或者券商子管相对来说稍微灵活一点,而且资产品类比他们更多。他们可能只配标准化的产品,刚才主持人也说了,之前出事的永煤算是标准化产品、算是净值化产品,那又怎么样呢?不还是那么多人受伤吗?不管是标准化还是非标准化,把你该做的事情做好了;不管是净值还是非净值的,股权投资也开始往净值化走,人家怎么算?这些东西都是为了迎合所谓净值化的东西所做出来的东西。

   我觉得我们抛开表面上的一些东西,还是要更多看到一些实质,实质就是为高净值客户做资产保值和增值的事情。

   谢谢!

   

   李瑶:非常感谢,能听出来,我们施总现在也是直指核心,不要看现象什么的,可能最核心的东西还是能否帮助客户实现他们投资的收益。

   接下来有请郁总,您也可以讲讲三方财富机构,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和其他理财子或者券商子,和他们相比,我们自己的独特优势在哪里,在这个时代我们的竞争力是什么?

   

   郁隽:拿恒天做比喻,我们公司和金融机构比,他们的特色可能就是专卖店的特色,因为各自有各自的投资领域,各自有各自的赛道,各自有各自的品牌。三方管理机构,像恒天这样是一个综合的平台,可以看成是一个天猫,我们会筛选外面市场上面所有的管理人,给客户筛选不同种类类别的资产放到我们平台上面售卖,可以说是这么一个过程。

   对于我们客户来说,可以在我们平台上面找到私募产品、找到公募产品、找到保险、找到海外资产管理的产品,等于客户过来选择产品的话,第一考量到的是平台的服务,然后再是哪些产品适合他。

   恒天的转型以产品为导向转型到以客户为中心,现在我们不管是货架也好还是我们提供给客户的产品也好,有一个系统化的模式。比如说我们给到客户的服务就是有投前、投中、投后,更好帮客户做好管理人的子者,可以凸显我们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区分我们和其他的资产管理的金融机构所在的角度和服务的特殊性的不同,作出一个有自己特色的服务给到客户。

   

   李瑶:可以看到现在的三方财富管理机构,有一个共性就是如何从产品导向变成我们能够给客户提供更专业、更优质的咨询服务以及资产配置的服务。

   粟总,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您觉得我们现在三方财富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粟旭:首先特别赞同施总说的,第一就是帮客户赚钱。说实话,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在这个市场里面,至少在今天的监管环境下我们是非常弱势的,现在的这个环境其实对我们并不是非常友好。这么多年大家生存下来了,活下来的这一些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必然有我们独道的优势,首先感谢这个市场,这个市场好处不是赢者通吃的市场,不像互联网那样。

   我最早期的第一份工作做美国的这些财富管理机构的审计,我见过一个最小的机构在一个县城里面,就一个老头,一个助理,做的非常好,做了有50年甚至更长时间了。

   对于我们这些财富管理机构来说,拿陆浦来说,我们没有想一定要做的多大,跟哪个大型金融机构做竞争,我们坚持以自己配置为中心,以客户服务为中心,以客户体验为中心的模式,把我们这一部分客户群经营好,真正做到帮客户赚钱,同时帮客户赚到他认知范围之内的钱,帮客户赚到适合他该赚的钱,我想我们就会有自己特定的生存空间。

   对于三方财富管理机构来说,我们为什么当年这样一群人从金融机构出来做这个事儿?最大的优势,一是我们有一套以客户为中心的机制,金融机构其实还背负了其他各种各样的使命。

   二是我们足够独立。我们可以在全市场寻找适合客户的组合,帮客户做好财富的保值增值。

   

   李瑶:这个也是考验着我们如何为客户配置更有效,并且是收益更大的资产配置。

   说白了,三方财富管理机构也就是客户财富管理的把关人,可以看到中国现在投资市场进入低利率的时代,财富管理行业各种各样的挑战,以及全球的经济由于疫情的影响,恢复也需要相当比较长的阶段。我觉得在这个阶段下,更考验我们对于资产配置的能力。

   各位怎么看待,您认为对于中国的投资者而言,哪一些投资品种是值得配置的?在当下的环境里。

   

   穆恺:这又是一个宏观经济的问题,我觉得大家现在的方向蛮一致的,首先从国家政策的层面来说,大家在做任何投资之前先看政策导向,有很明显的两个信号,一个就是相当联交所针对于医疗生物类的企业会有非常直通车式的上市通道,另外就是科创板注册制的诞生。这两个信号告诉大家了,这两个行业一个是生物医疗/健康医疗,第二个是科技,第三个就是消费的领域,还是在疫情后时代或者低利率时代来说,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

   不得不举一个日本的例子,当时日本提出一个口号,也是双循环。对外是做它的贸易,对内是刺激消费,也是通过消费的方式拉动整体内需和GDP增长。

   说完医疗,包括科技,包括消费之外,还有第四个板块就是先进制造。我们提到了内循环大的逻辑,并不是只是需求端的,可能更考验的是供给端的,对于我们很多需要去做一些制造类企业来说,它的科技化,包括像财富管理这种,虽然不是属于传统的产业,但也属于需要通过科技化和数字化的方式引领的。

   我觉得未来这几个方面都是广大投资者的方向,这是一个大的赛道,里面有细微的风控和筛选去做。不是说所有的热点需要所有人追踪,合适的客户配置合适的产品,这是一个本源。

   

   鲁海洋:首先我非常认可穆总刚才说的几大类别,我们也非常看好这些领域。如果从资产配置的角度上来讲,最值得客户投资的应该是一级市场投资的机会和机遇。刚才我们分析的这是一个行业、赛道、领域的话,我们认为是相对比较确定的赛道,私募股权的投资其实在相对确定的赛道里帮客户选择更确定的会获奖的选手,这个非常重要。

   另外,从国家的角度上来说,我们要支持新经济的发展,要支持消费、支持等等这些发展的方向和模式,从国家的角度说,也会重点扶持这些新兴、创新型的企业,通过私募股权的投资,我们现在在做的模式是通过政府+产业结合的模式,我们每一个私募股权投资机会里不低于20%或者不低于30%,甚至40%比例的LP是政府的钱,是国家产业引导基金的钱。让我们个人投资者或者部分机构投资人跟随国家的钱去投到一级市场的机会当中去。

   我们讲投资“募、投、管、退”,现在讲投资难,我觉得并不难,投后的管理和对产业的引导才是最困难的,当我们把钱投进去的时候,如何对客户长久负责,管理一只基金的时候,如何3年、5年、15年的负责,这往往不是一个机构可以做到的。我们相信国家产业引导的能力,政府+产业引导的扶持方向和能力,让我们的客户进入到一级市场投资里,能够获得确定投资赛道的机会。

   

   施文捷:我觉得各个资产都可以配的,几大块,我们能够接触到,或者给客户能够配置到的。

   第一,房地产基金。大家口中最不耻的非标类产品,信托原来是做得最多的,也是现在客户最为喜欢的产品,因为它的期限相对固定,收益也是相对固定的。刚才章总的PPT里面也说了,客户不喜欢波动,客户就喜欢稳定的,不要有波动的这种收益,所以应运而生了很多一些旁氏骗局。我并不觉得稳定的收益一定是需要旁氏骗局去维持的,你也可以通过自身的专业做好相应管控的东西,也可以把非标产品管得非常好,只不过是更加考验了你的管理能力和对于项目的筛选能力。

   大家既然说非标固收,固收现在越来越少了,国家命令不允许的,有没有想过可能从房地产的固收变成房地产的股权投资呢?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原来年化客户到手7%、8%、9%或者10%,现在通过你的管理能力,对于一个项目股权上的管控可以给到客户更高的收益,11%,甚至12%、13%、14%。

   第二,股权投资我也觉得非常有必要性,而且创业板的注册制和科创板的推出,给大家非常多的上市机会,港股的上市相对来说也是比较通常的。

   但是我们要看到一个风险点,现在上市是容易了,上市之后,未来退出的时候会不会有踩踏?集中抛售会不会比较多?这种问题其实说白了我已经遇到过了,成本20多块钱,上市冲到90多块钱,退出的时候再回到60块、70块,这种市场我觉得很正常,但也还不错了,一年多两年的时间,从20块的成本到60块退出,已经很好了,但是客户已经看到了90块的高点了,让他70块退出,他内心是不是也有波动。这只是刚开始,现在注册制大批量上市公司陆陆续续在上,他们集中退出的基本在两年或者第三年就开始退了,那个时候体量可能比今年我们公司退的上市公司的体量更大,出现的踩踏事件可能更多,甚至是不排除跌落你的成本价,也是有可能的。

   在这样的过程当中,越是看上去繁华,越是看上去非常不错的,我们更应该小心谨慎地研判,特别是对于行业,行业现在大家很确定了,要么医疗、要么科技,这些都是可以在科创板,只要符合要求就可以闭着眼睛上的。

   两年三年,这家公司可持续增长的能力有多少?退出的时候,它的业绩、它的公司经营能否支撑当时的股价?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如果不能支持的话,大家一股脑全抛,抛完以后踩踏。

   二级市场其实也是一样的,过去那么多年,二级市场的涨幅,我相信肯定会比一级市场相对来说更加亮眼。茅台2014-2020年涨了20多倍,纵观那么多PE、VC的最佳选手,有多少个公司真的在6年时间涨20倍的,哪怕你现在已经上市了。我相信有也是有,但是二级市场的机会可能更通透、更明显,财务报表放在你面前,可以研究做什么事情,发展方向等等,各行各业都可以做资产配置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还是要做好综合的资产配置,你可以调比例,但是我建议都得配置一下。

   

   李瑶:时间原因,郁总、粟总您简要谈谈资产配置,恒天这边是什么样的规划?什么样的建议?

   

   郁隽:恒天今天在私募证券的权益这块的资产上面做了重配,明年我们还是会持续在这块发展。在二级市场,我们会选择不同的策略应对不同的客户的需求,比如说固收客户的话,会推荐一些量化对冲的策略,选择一些波动率比较小,稳定增长,锁定期比较短的应对这些客户,也会选择一些比较激进的策略,符合市场。这两年我们的股票市场比较健康、比较稳定发展的,也会选择一些多票策略应对,这些超高净值客户他风险的应对能力比较强一些,我们选股票多投的策略给客户。

   不同的风险承受能力的客户提供不同策略的私募证券产品给到他们。

   

   粟旭:我说一个观点,我们的主线就是重仓中国,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中国一定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疫情加强了中国人民的制度自信,RCEP对中国未来长期来看是巨大的利好,在这条主线下面选重仓中国最好的企业和最好的企业家,对客户来说,我们客户大部分来说是企业家的创业阶层,他们有能力做这些配置;对于风险偏好偏弱的客户,通过配置类似的CTA或者债的,或者相对保守的固收产品,抓住主线,做好配置均衡。

   谢谢!

   

   李瑶:非常感谢各位进行详细的分享,对我们理解三方独立财富管理机构以及使命、未来,提供了非常有意义的意见。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