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工业建筑行业的一次盛会,这是学术研究成果的一次展示,我们汇聚行业精英,整合创新分享,助力行业前行。本次论坛将围绕工业建筑领域相关研究成果,以及精彩案例实践,共同分享伴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而来,工业建筑的演变与转型,探讨更多工业建筑领域未来无限可能。

以下为著名建筑师、策展人、城市学者刘宇扬先生在本次活动中的精彩演讲,由云现场整理。

 

   各位嘉宾下午好,非常开心看到这么盛大的场面,但我们讨论的是一个非常真实的城市所面临的挑战与契机,一方面我们国家整个城市发展进入到现阶段有大量的城市更新的议题在我们面前。同时我们去思考像如此特殊的一个建筑类型也就是我们说工业建筑的这样一种范式应该如何更好的去保护它,去改造它去利用它。所以今天我想用接下来的30分钟与各位嘉宾们分享一下我在新书里面贡献的一篇文章《浅谈工业建筑遗留与再利用》,同时我也想借这个机会分享一些我们事务所今年在这方面的实践的经历跟各位分享。

   我想从三个方面谈,第一个工业建筑与城市发展宏观的方式一个关系来去阐述。我们知道像这个是1909年在柏林设计跟建造的应该说是第一栋以现代主义的手法或者风格来设计的工业建筑,整个外立面、材料、形式完全是用结构计算跟在当时最新的钢结构跟玻璃的方式去建造它。它的出现一定程度意味着现代建筑史上第一次从建筑学的角度,从学术的角度去认真的看待工业建筑本身。

   同时它的一个出现也代表了在当时德意志的整个技术的高度和整个整个地区工业的重心,也代表了建筑学在工业建筑上的一种理想的建造工艺。所以本身工业建筑非常纯粹的表达了我们建筑师在建筑上面所希望能够传达的一种极简的,极有力量感,极有空间感的一种造诣。这个建筑用到1950年之后就逐步的被其他工业建筑厂房所替代,它也是应该是在欧洲语境下第一个受到立法,当时德国立法保护的一个工业建筑,因为在这之前工业建筑往往是当成一个功能性的房子,功能性的空间在完成它的使命之后通常是面临到被拆掉的一个结果,这个是由于它在现代主义的历史的进程上有很重要的一个地位,所以当时被整个建筑界所提倡作为一个保护项目。工业建筑进入建筑史讨论范畴开始,它的再利用议题进入到我们城市的讨论当中。

   从第二个层面上改变从纪念到体验,因为我们说保护下来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的目的除了说去回顾到历史,回顾到一个我们在整个城市发展的记忆或者记录的前提下,我们如何让它形成一种华丽的转身。形成一种我们当下社会所需求的一种强烈的体验感,我这里可以说工业建筑的转变是一个从物质生产,它原来的空间是生产许多工业的一些产品到空间生产,这是它的第二阶段生产的是巨大的这种空间,可以让后面的人来进行一个使用,到最终应该是形成一种文化生产,所生产的是一个更抽象,更无形但是更有价值的一种文化的意义这样的一个过程。

   我们要把工业建筑的生产属性从生产空间再进一步上升到生产文化、记忆、内容,生产属性不仅作为一个核心要素,更是我们整个商业空间、文化空间不可或缺的灵魂。所以我想从这个方面来切入到整个工业空间的转变,这个案例是很有名的我们知道在纽约的苏荷区域,代表着19世纪美国东海岸最重要的纺织工业区以及仓储区作为纽约非常大的一个工业集散的区域,但是经过了一个50年到100年的逐步进化,它首先城市被完整的城市的肌理、街道、建筑被完整的保留下来,不是一个简单的保护概念,是通过不断业态的改变而且是一定程度上自发性,比如说1950年代从艺术家的介入租金相对便宜,然后接下来画廊的介入,接下来不同的创意商店,各种各样的潮店,逐步逐步提升为可以说从20世纪末到当今最有活力的一个创意街区,我们知道所有的中国文创园的项目,首先对标纽约苏荷区,这是在历史跟城市价值最佳的体现。

   这个是在维也纳的19世纪末城市供暖四个煤气包的构筑物,同样到了上世纪70年代被奥地利政府立法保护下来四个煤气包,但是保护与利用是从70年代到90年代才想清楚怎么利用这四个煤气包,我当时作为一个年轻刚毕业的学生到维也纳考察看到这四个项目,四个煤气包里面有不同的业态居住、商场、影院、办公机构,旁边形态非常特别的住宅塔楼是一个社会住宅,当时最出名的蓝天组设计公司进行设计的。他这种新与旧的结合,业态与保护的结合,我觉得作为建筑师来说得到了非常大的启发,也为这个场地注入了非常生动的一种文脉。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通过公共的模式来保护,或者是一种商业的模式,商业运营的模式或者是这种个体使用的方式,工业建筑的遗留跟再利用离不开从生产到消费,从保护到利用,从空间到业态,以及从记忆到体验的转化跟催化,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待工业建筑以及看待当下在中国语境下的经验跟启示,我们去看后工业的文化地标与更新更加有意义。

   自21世纪开始在欧洲、美国有大量的这种地标性的工业建筑改造的产生,首先以伦敦泰德艺术馆非常巨大的殿藏的空间作为泰德新的艺术空间,前几年在汉堡建成的汉堡音乐厅花了巨大的资金,巨大的建造成本但是形成对这个城市一个巨大的经济、文化效益,这个是很难在短时间内简单通过投资跟造价来去评估的,可能是更长期的一种我们说文化上的,或者说从整个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上所得到的一种新的层面的提升,以这两个项目为代表。

   在中国我们可以看到同样是在这个世纪的前10年我们有两个非常重要的项目,一个是北京的798,一个是上海的M50,有意思的是这两个都是属于民间自发性的,都是由于厂房空间被闲置了艺术家的一个进入,开始进行改造的,开始导入到不同的业态、商店、文创等等,让这两个地方能够在短短的几年间,成为这两个城市的艺术、文化或者文创上的城市名片很重要的一个文化品牌,也由于这两个项目开始能够在让中国的城市在当代艺术的这样一个语境下能够有它一片土壤,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地标性项目。

   进而我们知道上海黄浦江沿岸整个工业遗存的改造跟水岸空间的提升也是很重要的在城市里面上形成的一个新的契机,我们可以通过自己事务所在北京的一个项目西店记忆可以得到从民间资本力量的投入,是一个不需要通过官方政策上的介入,就能够有一种新的我们说轻运营,快速建造通过传播的一种能量来形成一种网红效益,最后能够带给这个地块价值。同样在上海虹桥旁边申窑建造项目也是从民间跟政府的合作,能够为这个地方增量以及赋能来提升原有的,已经没落的这样一个工业的环境跟空间。

   在这里想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设计上的理念,特别是我们面对所有的这种常规或者平凡的城市环境里面找“平凡中的非凡”,希望能够从相对普遍朴素的环境里面从设计的层面上找到能够升华能够产生新的效益的设计方式。

   这个项目所处的位置确实非常特别因为就在四环边上,但是多数的人很难找到这个地方,通过我们的改造通过社交媒体的传播,在短短的一年之间当时2017年建成的时候就是当时北京最火红的一个创业园区,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全部都是满租掉,除了我们在设计上、文化上能够得到一些新的做法,但是在效益上,商业的回报上同时代给业主带给这个地方很好的一个贡献。最初的思考恰恰并非从纯粹的商业角度思考,而是思考当下的年轻人所需要的一种场景,是一种场景化的设计的模式。我们会借用大量的我在念书时候非常感兴趣的一些这种创意性的,概念性的建筑学的一些思考,以及一些电影的场景放到这个项目里面。

   刚才最后在这个视频里面提到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创造好这个空间之后我们需要的是它的一个活力,我们需要人进来。所以在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个很快速短短的12个月之间我们把整个厂区能够完整的建设完成,能够形成一种非常有视觉冲击力的一个空间,最终我们能够吸引到在开幕之后有大量的这样一种不同的业态进来,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是在建成一年之后整个周边的植被,整个人群、社群开始入住,我们开始有生活气息,开始有市井气息、烟火味,我们可以看到能够处在这个空间里面都是在这个园区里工作的一些年轻人。

   同时这个业主也相当有追求,会通过一系列的不同的展览活动来去更好的跟整个社群形成一个链接。这个是展览的场景,会做很多发布会,以IP运营这样的一个主题,北京的IP小镇的峰会也放在展场里面,甚至会邀请导演、演员一起来参与。后续我会不断的从业主的朋友圈里面,或者我们的一个群里面跟业主保持着一个很好的互动关系,来得到他们在后续运营的一些情况,他们会在不同的节庆来举办这些活动,甚至空间改造的我们自己都人不出来,我觉得这是一个对的事情,能让这个空间真正形成当下年轻人工作的这些人所需要的一种社交的空间,需要的一种节庆的空间。

   这个项目是我们在2018年完成的,在上海嘉定靠近吴淞江边上原来的工业用地来作为它的一个改造,这是一个当地地方镇政府跟民间企业合作的一个项目,正好这个位置就到京沪高速的收费口的位置,既要符合政府对风貌或者形象的诉求,同时要能够满足投资方的一个经济上的回报跟价值。一开始我们实际上会从不同的策划,业态去入手想的很多艺术展览,秀场等等包括酒店各种业态可以想的到的我们都想过。但实际上证明我们的构想往往不如市场的转变来的快,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我们发现重要的是先把这个空间打造好,我们通过一个直接跟市场就是说在招商的时候,直接的跟市场的一个接触来得到未来他的空间应该承载什么内容。

   所以往往设计是做一半的工作,另外一半我们交给市场,交给招商。这是在一个大概是为期有四年之长,但是是分阶段去实施的这样的一个项目,通过首先立面的改造,能够让它在第一阶段整个园区的形象能够出来,同时我们对一个入口比如说保留一些结构的纯粹,有力量的这种粗矿的美感,配上一个相对中低造价外立面粗料的做法,能够让它很快的能够提升它的一个整体形象,它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先招到一批商家入驻。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在厂房里面有巨大空间的冗余,空间的可能性。所以在这里面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先把相应的面积先做出来,让业主在招商的时候会根据商家不同的需求进行内部的分割。对设计来说可能最重要的还是我前面讲到的灵魂所在,这一整组房子里面工业结构骨架的感觉,原来历史记忆的痕迹必须保留下来。所以这里我们跟业主做了很长的探讨跟协商,能够把其中两块其实在运营上面可能没太多用途,但在我们场地空间里形成很重要的一个历史记忆的元素,完整保留下来不做粉饰,但是投入一个地面的景观的水井作为园区里面比较重要的可呼吸的景观空间来作为呈现,所以在这里就能够形成在这个园区里面除了外立面,除了室内空间可能最核心的一个设计语汇跟元素,这也得到了业主极大的支持才能够做这样一个小小的保留动作,这是原来厂房的空间。

   这里面我们可以非常务实但是可以很有设计感的处理内部空间,15园层高我们直接做了3个楼层的增量,在这里面控制的唯一是公共走道的材料与立面,通过一个相对舒适宜人有设计感的一个内廊,同时我们让很多天窗、光线能够落到这个空间里面来形成相对更优质的一个空间体验,也在很快的时间内这些空间都逐个的被出租出去,这就是我们做的一些在设计上其实并不是很困难的一些手法,但是只要能够在里面上跟业主沟通都能够形成非常好的建设的效果。这个是最后落地之前的场景,中间有一个公共的走廊跟电梯,形成一个比较好的内部的景观廊道形成这个大的进深空间里面的垂直交通。设计师做一半的工作,另外一半交给市场,所有内部大的厂房空间完整保持毛坯的状态,能够让未来留有不同的机会。

   最后我想描述一下我们在近年来可能最重要或者最有代表性的城市工业遗存项目就是民生码头段贯通设计,这个是结合了景观、建筑、基础设施、水岸公共空间一整体的这样一个思考。从最初我们拿到这个任务书开始,实际上是整个黄浦江两岸贯通,上海2040年这样一个大的规划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或者所启动的这样一个贯通的项目。从这我们开始去研究整个民生码头仓库跟水岸的关系,一开始通过一个集群工作坊的方式我邀请我的导师,以及上海一批重要的建筑师我们群策群力形成若干个工作组,形成既合作又竞争的工作方式,这里的创新不仅仅是建筑或者空间上的创新,实际上是一种合作机制的创新。

   一开始概念上分头进行,调研可以是共享,到最后总图、规划、合并一起来把各家的优势跟亮点通过两河工作组的方式进行完整的规划的提案。过程中当然非常的有很多有趣值得回忆的过程。结果是我们可以有三个比较精彩的方案,这是OMA的方案,这是另外一个日本事务所的方案,以及上海团队落地性更强一点比较轻质的方式,这三各有优势跟缺陷,我们在后续的工作上从中间取得各家的亮点形成一个完整的更突出整个水岸活力的方案。

   后续在这个方案通过之后,我们有一个机会整个做水岸的本身的贯通,通过从沿江到防汛墙高度,形成水岸段工程的落地。这是落地的工程也是非常快速在2017-2018年一年之内必须完成整个22公里中间这一段,东岸贯通第一公里的完成在当时需要能够很快速的推进,在各方的支持之下最后形成既充满城市活力又能够给未来的后续发展带来强大的一种潜力的项目,这是在水岸贯通当时很多人民群众会来到这里自发性的来到这个场地能够产生很多极限的活动以及日常的健身、跑步、骑行等等,这里有很多场景在座的都会机会能够到东岸形成一个体验。

   我们坚持善念的设计,力求善意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