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体育产业与所有受疫情冲击的人一起,经历了一场漫长的共度患难。肉眼看不见的小小病毒,令农历新年失去贺年的热烈,令“体育大年”陷入挣扎。但是,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低谷之中,全国万众一心,打响气壮山河的抗疫之战。有序复工复产之后,疫苗研发不断完成阶段性攻坚,国内疫情防控成果成为全世界典范,国内体育赛事、活动逐步回归,业内交流互动恢复快节奏,“年底很忙”积蓄着中国体育产业重新奋起的动力。

借此契机,“2020体育大生意年度峰会暨颁奖盛典”既保持辞旧迎新、让中国体育人一年一聚会的经典定位,又结合最特殊一年的情况,提出“激流勇进”的slogan,希望通过行业领袖们的峰会分享与思辨帮助产业人提振士气,众志成城、迎难而上。中国体育产业,需要迎接大时代的变局,后疫情时代也孕育着更多新的机遇。沧海横流,唯有勇进者才能摘下胜利的硕果。

1月5日,体育大生意连续第七年在岁末年初诚邀体育产业同仁,以及所有关心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有心人共同参与盛事。让我们一起乘风破浪,带着汹涌变局下的领悟,找到2021年的前进方向。

以下为圆桌论坛环节上各嘉宾的精彩对话,由云现场整理。

 

论坛嘉宾:

主持人:

睿泽体育总经理 李良东

 

嘉宾:

中超公司总经理 董铮

华体融科董事、总经理 张强

中巡赛董事长 魏胜凡

阿里体育副总裁 黄春翔

久事赛事总经理 黄明

 

   李良东:非常感谢体育大生意的邀请,2020年上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所有的体育企业和中国同胞大家都在参与疫情的反击战,下半年随着疫情得到有效的防控,各项赛事浴火重生,接下来的时间将由我和几位嘉宾共同探讨特别的年份发生在体育产业的事。

   今天非常荣幸邀请到几位嘉宾的到来,我们先抛出一个小问题关于疫情以及大家的公司,2020年从什么时候开始复工生产的?

   

   董铮:中超联赛7月25日第一轮,我们团队在7月2日就离开北京,分别奔赴大连和苏州两个赛区,按照联赛复工复产,我们从7月份开始,之前从5月份开始我们正式到办公室上班了。

   

   张强:我们华体在疫情期间可以说我们是运营类的公司,赛事期间我们一直在做产业规划,4月份我们已经在正常到工作岗位开展工作了,集团也是在今年5月份对华体集团整个业务进行战略性的调整,将过去传统业务划分为八个板块,华体融合也是华体集团下面八个板块的公司,业务做出调整规划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9月份融科公司正式成立,今年一年都在做战略的布局。

   

   李良东:4月份已经开始工作了。

   

   魏胜凡:中巡赛总局批准完了CBA,CBA完了是中超,再之后是网球,正好赶在这个时候,我们是在7月28日先进行的测试站,正式运营是8月。

   

   黄春翔:正常整体复赛是在3月份,我们3月份团队和大体协、政府一直保持着很强的沟通,各个运动队他们一直在家里面通过线上的手段进行整体的训练和备赛,3月份我们整个团队做了四五套备案,最早是在6月份备赛的,看到CBA、中超复赛,7月28日我们在内蒙复赛的,把赛程进行整体的调整和压缩,从7月28日一直到8月30日,大概是这样的节奏。

   

   黄明:对赛事公司来说今年是特殊的一年,2020年我们做了两项赛事,一项赛事1月1日我们是在F1赛道上进行举办的,这是在疫情期间,11月我们做了自主的赛事,对于全年来说,我们认为复工复产一直在进行,今年这一年可以分为两个两个阶段,一个是国内和国外疫情,两个阶段,当时国内疫情发生的时候,是在过年期间,这个时候我们一直在和国际组织保持联系,要寻找一个比较好的时间窗口,当时F1确定在11月份左右去办的。到了国外疫情发生的时候,进一步和国际组织进行加强联系,向国际组织也提供了物资的资源,同时我们还制定了相关疫情情况下赛事的保障方案。

   第二个7月9日之前和7月9日之后,7月9日之前我们还是在努力的完善赛事方案,7月9日之后国家发布了年内暂停国际赛事,我们开始研发自主赛事,是这样两个阶段。

   

   李良东:作为公司实际运营大家都是很早的回到办公室,我相信几位都是这样的情况,包括我们自己睿泽也是在2月1日直接回到办公室,当时未雨绸缪了很多情况,作为国内第一大赛事,第一个重要的问题要给董铮,大家都知道整个中超的重启经历了非常复杂的过程,中间有很多辛苦的地方,今天请到您,特别希望给我们大家讲一讲透露一些内容,当时制作了几套赛制方案,制定了这些赛制方案又怎么选择的赛区,对于整个赛事商务开发来说,有什么样的方案应对。

   

   董铮:这个问题在其他的采访当中也都回答过了,赛事方案做了无数套,非要说出一个准确的数字也不太现实,有两个赛区的,有四个赛区的,有打十几轮的,四个队一组,八个队一组,最终确定下来的方案也是根据我们整个国家防疫大的情况和我们防疫政策来确定最后采取的中超可以说最特殊的14+8轮的赛事,最后只能是这么一个选择,从时间、赛区选择,包括赛制的要求,我们的比赛不只是是要考虑我们自己,还有国家队的四十强比赛是不是可以打,都没有给出明确的方案,我们考虑了很多的方案,我们在选择方案的时候,是最复杂的,每个赛区的草皮质量又不一样,从7月打到11月,还要考虑到整个天气的变换,在总局相关政策要求下,在大连苏州落地了这两个赛区,两个赛区的政府确实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我们能够如期的开赛,对于全国的复工复产做出了我们的贡献,这不能算是内幕,这是可以给大家分享的信息。

   第二个商务方面,今年中超联赛也是从1月份、2月份在和我们所有的合作伙伴沟通,当我们知道中超联赛不能如期的进行,和所有的合作伙伴沟通,直到最后的赛制定下来,打多少比赛,怎么打定下来,才能和合作伙伴进行相关协议的签署,合作伙伴给了我们最大的支持,合作伙伴今年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依然坚定的和中超联赛站在一起,也特别感谢他们。

   今年的赛会制对于赞助商来说是有大的损失,没有了主客场,开始的比赛是封闭的,一个联赛缺少了观众,主客场,对赞助商的权益是有相当的损失,为了弥补,我们今年也做了几个事情,第一个加大了传播的力度,跟央视也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央视进行更多的转播,对赞助商的回报也是他们希望看到的。我们也尽量多的给赞助商提供曝光的机会,包括LOGO展示方式的变化,都是为了更多的给赞助商提供曝光的机会。

   赛会制是双刃剑,我们第一次把所有的队员、队伍、教练集中在一起,随时随地请他们帮合作伙伴、赞助商拍东西,我们今年给合作伙伴、赞助商提供了大量的短视频的东西,包括58同城、耐克等都跟球员进行了线上的胡队,这也是今年比较成功的,从线上媒体端的表现比往年的表现要好不少,线上观众3.89亿,高于我们的预期,包括新媒体端的数据表现,突破了我们之前的想象,所以还是不错的。

   

   李良东:关于复赛的情况,复赛之前大家在准备方案,复赛之后分成两个赛区,对于保障方方面面的情况要求比较高,能不能举一个例子,复赛之前做了很多的方案,但复赛的时候出现了一点点小情况。

   

   董铮:中国足协,中超,我们投入了前后180多个人,两个赛区,以往的中超联赛主要依靠地方足协,今年因为防疫的要求,今年基本上依靠联会自己的团队,今年一共打了六百多比赛,对于中国足协自己的团队是非常大的锻炼,我们之前做了周全的方案,我们之前做了很严格的措施,但是球员到训练场,提示是封闭的,他可能也是出于习惯,走到隔离区旁边去跟球迷进行合影,这在当时确实是违反防疫政策的,一方面我们加设隔离的物料,我们对教练、球员严格再次强调防疫政策,一方面防疫的要求对我们来说是最难把控也是最需要把控的。

   

   李良东:单个赛区来说,包括球队、球员,所有的工作人员、服务人员,算过总数吗?

   

   董铮:我们封闭了将近一千人,将近教练、球员、司机,还有酒店人员,加起大概九百六十多个人。

   

   李良东:相当不容易,谢谢董铮。下面一个问题问一下张强先生,疫情期间让大家看到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防疫防控各个方面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在体育行业来说也是这样,您刚才提到华体融科今年做了很多的规划,设计,并且和很多科技领域的企业达到战略的合作,开拓体育科技的新前沿,您这边在研究华体融科具体往哪个方向走,在后疫情时期,怎么和华体集团擅长的体育场馆业务做更好的结合?

   

   张强:我们华体集团在近三年的时间一直在体育科技方面做布局和准备工作,这次疫情大家也都知道,改变了很多行业、很多人产业的运营模式,也改变了生活方式,尤其在体育圈里面被大家提到最多的就是活动组织的线上线下结合,包括健身服务系统迅速的在老百姓当中得到传播和推广,都是疫情带来的变化。

   在疫情期间,我们政府研究推出的十四五规划里面也反复强调,科技创新,未来在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华体集团在疫情期间结合过去走过来的路和经验,也进行了深入思考,刚才也介绍了我们集团最后决定在体育板块未来如何通过科技赋能助推体育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刚才提到华体集团传统业务比较集中在体育场馆的建设和运营这个领域,未来智慧场馆的概念今年也反复被提到,如何实现体育的智能化或者是智慧化,如何把体育科技产品能够在体育产业链得到充分的应用,基于这些考虑,我们集团做的战略布局,把我们集团过去碎片化的科技业务进行了整合,又聚焦科技的产业,最后决定成立我们的融科公司,专门从事体育科技方面的业务研究和业务推广。

   成立公司的时候,我们也在思考,华体集团过去的业务还是做场馆建设和运营,缺少在科技领域方面的核心产品,也缺少这方面的技术人才,如何进入到体育科技,如何把我们华体的优势发挥出来,最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跟社会上的企业、政府、用户,我们也在反复探讨,我们确定了华体集团毕竟作为体育总局的直属企业,可以说是体育产业的国家队吧,怎么发挥体育产业国家队的社会责任和行业引领的作用,融科公司我们定位的未来通过我们在体育圈的资源,第一步先给体育科技产品搭建直接面向用户端的平台,最近我们也规划出了几条产品线,体育科技的硬件产品,软件产品,体育健康产品,还有科技含量比较高的媒体产品链条,这样有四个产品链,在每一个产品链上在社会上有一定的行业认可,或者是在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产品,我们跟他进行品牌的合作和市场推广渠道的合作,能够利用华体集团的资源优势,把这些产品一个是产品能够迅速触达到用户,同时要把这些产品之间,聚合之后能够产生新的科技产品,碰撞出新的火花,这样我们不断丰富产品链条,把我们的平台逐渐加大,现在在从事的工作正在跟国家体育总局信心中心牵头,编制中国智慧体育的行业标准。

   现在科技在体育里面碎片化的应用,大家很感兴趣,怎么实现系统化、规范化,昨天我们还在跟华为公司信息中心开会,怎么实现体育场馆的智慧化和体育产品的智慧化,我们通过搭建华体融科这么一个平台,能够给政府、场馆包括健身、俱乐部B端用户,C端人群,三端同时发力,共同把智慧体育的理念和业务传播推广下去,这是我们融科现在整个的规划和业务设计。

   

   李良东:非常感谢您,作为国家队来说,科技赋能的国家队来说在体育这个行业大概什么时候不管是B端、C端,能够看到具体的产品?

   

   张强: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些相对体系化的产品,在现在已经开始在做这方面的推广了,这次论坛由于疫情形势发生变化,由线下转为线上,原先按照我们公司的计划,1月4日在咱们这个论坛举办前一天我们要开一个合作伙伴大会,在业内发出声音,把我们现在聚合的产品,场馆应用的智能产品,包括为赛事,大众健身服务系统化的软件产品,辅助训练系统,辅助赛事系统,云直播的平台,现在已经形成华体融科的品牌体系了,包括为政府提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已经有成熟的产品,在2021年开局之后,我们的团队就会通过各种渠道把我们的产品传递到用户手里。

   

   李良东:科技赋能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赛道,在体育产业当中,不只渗透到B端大型赛事当中,居家日常体育生活都会有科技的进入,下一个问题,问一下中巡赛,魏总,给我们大家讲一讲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作为主办方是什么样的考虑,从哪里筹集到的资金,在非常困难的状况之下,把筹备两年的时间,终于把它实现了,应该是有非常多的故事可以分享。

   

   魏胜凡:中广巡公司是通过股权融资的方式引领了国企,也是国资委下边的一家企业,通过股权融资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中国网协控股,50%以上的控股,首先解决启动资金,包括奖金,裁判员的费用,中国网协要先牵头出这个钱,在赛事初创的阶段,但现在还是很困难的,他给我解决了三年的资金,这三年我也不敢花,给了几个亿,烧的很快,去年一年就投入六千多万,中巡赛全是职业团队,目前只有九个人,压力非常大,去年第一年的比赛先生出来,孕育了两年,2021年就是让它活下来,两年的筹备大多考虑它上层的设计,网球运动是优雅和力量,不同于三大球,我本人是从排球来的,现在还是体制内,网球在世界上有四大满贯,他的商业化程度,底层逻辑已经很完善了,建立了很多的壁垒,游戏规则都是他定的,中国人来办这个比赛,只能按照他的游戏规则来,现在国内所有的赛事,我就讲一下为什么创办中巡赛,国内上百站比赛,只有北上广,北京有自己的IP,中国网球公开赛,再加上今年有一个郑州480比赛,其他所有的赛事IP都是租来的,从产权角度来说是别人的,只是租用,我们的北上广还是按照国家的要求,运用自己的资产,现在中国网协所有的赛事在国内各种级别的赛事,全世界只有中国是最全的,WTA各种级别,五百分的,一千分的,都要挑战125分的,除了我们中国北京、上海这两个网球自己的IP做起来,有营收了,通过十几年的投入有营收,其他所有的赛事都是政府在掏钱,没有观众看或者是看的很少,就没有社会效应,没有央视的播出,我们中巡赛希望本着协会牵头,协会没几个人,做不了多少事,我们要团结,广泛的团结各个城市,我们一块来做这个事,本着协会主导,社会参与,大家来开放共赢的方式去开展合作,赛事等于是我们第一个要做的事,中国网协产业促进事业,要先把产业发展起来,人口要扩大,奥运增光计划,你要给国家发现人才、输送人才、培养人才,不管是三大球还是网球,这个使命是不变的,这是体育总局存在的重大意义。

   第二个全民健身运动要发展,网球爱好者在国际上都是精英阶层在玩的,希望通过中巡赛让更多人接触到网球,通过网球来运动、社交,同时拥有自己的IP,基于这个目的,在顶层设计的时候,设计了四块,第一个办赛模式是什么,办赛模式要把产权说清楚,这个赛事是谁的,现在我们的想法,中巡赛这个公司是通过股权融资成立的合资公司,第一笔钱可能够我烧三年,但是我的市场开发能力,招商能力,包括产业上下游的布局,大量的资金都不够,目前我们属于起步阶段,产权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我把运营权,收益权,分队权全部放在这家公司,由这家公司跟市场上各个城市合作,这个IP前三年我来出奖金,整个宣传包装我来出钱,城市负责三年之后牌照归你,还有一个承办,我们今年推的基本上是以牌照来推,第一年因为这样的方式产权说清楚,第一年有47个城市和企业申办这个比赛,但疫情来了,推不出来了,2020年2月就准备开赛了,中间还有两会,一直到7月CBA、中超前面带好头了,我们也把方案做好了。

   去年在14个赛区,12个城市,有的运动员都飞了两万多公里,国内赛事停摆,没有比赛可打,所有网球追求卓越的选手,都在中巡赛里面参加,上万人,分布在14个赛区里面参加,每个城市,最后我们不能扩军,14个城市,只能在12个城市开了,还是地方政府作为主办,去年我们砍去了一大半赛区,这个IP在三年之后通过双方的评估,先试婚,试好了,第四年,这个IP就是你的了,永久性的了,城市IP做起来了,会客厅做好了,网球主题做好了,将来都是他的了,中巡赛公司就是继续拥有品牌运营,是轻资产的公司,整体是这么一个情况。

   

   李良东:非常感谢魏总,在疫情之下从国际体育治理的角度来看,会有很多的国际赛事都会面临困境,有一个大的趋势,有很多国际单向协会把中国作为主要的开发市场,我从魏总的话里面听到另外一个角度,作为我们自己国家体育总局下属的企业,我们在办赛的时候我们有自己的逻辑,体现自己的文化自信,我们要有自己的IP,责权利是作为赛事运营当中非常关键的要素,通过制度创新解决各地的积极性、荣誉感这样的问题,并且可以有三年试婚以后长久的娶进门,还能生娃的思路,为什么感觉疫情帮到了中巡赛,几个亿的资金,至少烧三年可能都不止的情况,而且所有的选手别的国际比赛也无法参加,正好利用这个时间段,在12个城市把这个比赛构筑。

   下一个问题,给到黄春翔,阿里集团在科技方面包括健康码等等大数据的应用方面都给到防疫抗疫的工作非常多的帮助。阿里体育也在方方面面受到集团公司在科技领域包括其他在媒体领域很多方面的支持,业务的开展肯定还是有他相对于艰巨的一面,在今年业务当中如何发挥好你们的特长,为赛事包括客户、用户做好服务?

   

   黄春翔:今年即使没有疫情的影响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的服务用户、赛事,今年阿里拿到了两个比较大的赛事IP,比如杭州马拉松,这个是我们赛事1.0的阶段,阿里作为科技公司,希望我们的业务是平台化、产品化的业务形态,在今年疫情过程当中进行我们整个业务上进行整体的思考,不管是运营(英)的比赛,我们也是在7月份复赛的,今年10月份新的赛季又开始了目前为止已经有一千多所学校打了几千场比赛了,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很多比赛都是空场,(英)每一场主客场校园里面都有上千的观众,整个赛事的氛围和用户对于赛事的需求是存在的,对于马拉松也是同样的,现在市面上有很多马拉松运动的公司,阿里体育在这里面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我们怎么利用我们自身的优势,科技的优势,平台的优势,流量的优势更好服务跑者,只有回答好这个问题,才能知道阿里接下来的业务形态是怎么做,这个是我们在疫情期间做的很深入的思考。

   回到杭马整个项目,今天的杭马联动了集团生态的力量,不管是从飞猪、支付宝、天猫、阿里云,这里面核心的逻辑我们希望从多维度、多场景服务跑者,以前的跑者从开始报名,我们才开始服务,能不能更前置的服务他,从出行、装置的购入,以及跑步结束以后,能不能做其他延伸的服务,整个链路拉长,这个是我们在从科技上面去做的东西。

   CUBA现在整体年轻人观赛的行为和赛事需求已经改变了,Z世代不是看传统媒体、电视长大的,是抱着移动端的手机长大的,他们对于信息获取是更加的碎片化,央视对于传统的电视媒体是没有感知的,这个过程中怎么让赛事变的更加聚焦,更加符合他们对于内容的诉求,体验氛围的诉求进行打造,今年我们联手支付宝推出了针对CUBA我的主场小程序,这个小程序有两层意义,第一层意义希望服务好这个赛事、服务,让他们有更好的体验,有更多赛事的资讯、内容,建立起用户的阵地,他们在这里有更强的互动,而不是以前传统赛事里面去做广告的透出。

   第二个层级,  我们建立起线上的阵地以后,建立可输出的产品,以后我们希望做的阿里体育绝对不是赛事运营公司,希望帮助更多的哪怕只是青少年的培训机构,还有其他赛事运营方,像中超我们能够进行合作,输出我们数字化的能力,帮助他们做线上用户的运营,做场景化的运营,这是我们接下来需要做的。

   回到疫情期间,今年难不难,特别难,我们也很高兴的看到比较好的东西,因为这个疫情迫使我们急速做线上转型,本来接下来几年要做的事情,今年就拿出来做了。

   第二个我们的赞助商、合作伙伴他们也在改变,我们的顶级合作伙伴他们也给我们进行了续约,金额比以前还要大,他们更加关注于用户的互动,我们希望阿里体育整体的架构,通过我们的IP形成产品,通过这个产品建立线上运营的平台,再去服务更多赛事的运营。

   

   李良东:阿里把自己生态链很多的应用,从一个赛事具体的项目,去考虑所有的用户,从最开始接触信息,到最后完成赛事,并且形成常态化的链条,从用户体验的维度,考虑科技上的赋能,我们非常希望国家队之后和民间各种各样的企业,大家都可以在这个领域集思广益,挖掘出更加有趣的应用和服务,最终获益我相信是所有中国体育的参与者爱好者。

   久事,疫情分成两阶段,包括国内疫情和海外疫情,久事承接大量国际赛事,海外疫情的影响,导致在7月份之后国家体育总局对国际的比赛有一些新的要求,在这样的状况之下,久事做了很多的工作,今天我们也想请您给大家介绍一下具体策划的过程、思路,您觉得这些赛事对于久事这样庞大的运营主体来说意味着什么?

   

   黄明:我们赛事公司运营了七八个赛事,大部分都是国际赛事,主持人也谈到了,今年对于赛事公司压力比较大,7月9日国家体育总局出台的相关的文件,7月28日我们开始研发自主的赛事,比如我们这次做的一分赛,对于上海的网球乃至全国网球爱好者,广大球迷每年都要来网球中心欢聚的场所,今年因为疫情没办法举办,我们研发了一分赛,8月17日就定型了,这项赛事是比较特别的赛制,是一分赛,参加选手男女可以同赛,年龄从16岁-60岁都可以参加,还是比较有意思的。

   这次到上海在疫情情况下,全国有21个省市自治区的选手都有参加,外籍选手也有参加,影响力还是比较大的,我们设计了视觉形象设计的规范,对这项赛事我们也进行了注册,在这个赛制内容分发上也做了比较多的尝试,之前做的国际赛事有版权要求,这个赛事是我们自主研发的赛事,这次没有通过电视转播平台进行推广,在新媒体方面做了很多的尝试,和虎牙、虎扑、爱奇艺等做了非常多的合作,还和新浪做了直播平台对接。

   通过平台和赞助商进行互动,让我们B端的客户得到比较好的曝光,我们和天猫也做了电商平台的合作,我们自己也做了直播带货,都是比较新的尝试,总体来说这项赛事的影响力,在网球爱好者当中影响力还是比较大的,在新媒体端同时在线的有五十多万,最高同时在线有九十多万,这几天收看量接近百万人次,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

   这项赛事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意义,如何在今后,疫情可能是相对一段时间的持续,如何在疫情常态化的情况下,办好其他赛事,这次我们也做了比较好的尝试,包括实名认证,进行核酸检测,整个流程防疫的要求,都在这项赛事当中做了测试。

   还有一个比较好的收获,冠军选手郭一敏拿着一百万奖金,爱人是上海九龙模范中学的一名学生,面向困难家庭招生的学校,他爱人是这个学校建校以来招生的第一批学生,他拿着这个奖金以一球之胜给了这个学校做了捐赠。

   

   李良东:好的非常感谢,我们都知道一部电影《海上钢琴师》,我们经常会就这个电影探讨舒适区,有没有办法跨出自己的舒适区,今年几乎所有人都会面临着一个问题,是被动看待现实环境里面给每个人,每个个体,每个企业,每个组织,每一个赛事带来的挑战,达里奥说过什么是进化,进化就是经历痛苦进行反思,把创新的概念诉诸到行动之中寻求最后进化过程的产生。

   我们说2020年过去了,展望新的一年,未来疫情肯定是要过去的,相信经历过这个过程,大家不只是在赛事的组织方面,赞助商的服务体系里面,包括开拓新的业务以及提到的960个人整个团队几个月的打磨,展望一下2021年或者是更远的未来,大家觉得有什么样好的经验对于未来的业务发展能够起的关键性的作用。

   

   董铮:简单说,2021年目前来看常态化的防控依然是大的因素,我们从苏州回来一直在紧锣密鼓的开展新赛季的筹备工作。2021年中超联赛计划打满30轮比赛的,240场,第一阶段依然是赛会制的比赛,在赛制设计上,希望下半年在疫情好转的情况下,会恢复到主客场,希望尽快恢复到主客场,2020年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宝贵的办赛经验模式和团队,有了2020年艰苦环境下办赛的条件,在未来越来越有信心把比赛办好。

   

   张强:2020年这场疫情推动着我们体育科技的步伐能够加快,2021年我们设想尽快把科技产品推出来,2021年我们有一个小目标,汇聚科技产品为客户服务的融合中心的这么一个产品体系,相信在几平米的体育综合体打造体系化产品包给老百姓做服务,我们也希望2021年是我们华体融科真正走向市场成长的第一年,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通过大家的支持,能够共同助推科技赋能产业发展,谢谢大家。

   

   魏胜凡:疫情防控从趋势来看肯定是常态化的,我同意董铮、张强的看法,疫情防控是我们的关键,中巡赛推出以后,我们属于起步年,会有创新的举措,重大的进化在里面,特别是IP的建造,国家排名体系要建设,我也同意黄总说的,Z世代年轻化,重点聚焦到网球运动年轻化的群体。

   

   黄春翔:2020年蛮不容易的,在比赛运营上大家的赛制都做了很多改变和妥协,并不是坏的事情,反而有一些好的事情,我们现在也在积极准备,2021年我们希望在整个业务链路上探索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务,不只是线上线下,不光阿里运营跑步、场馆、平台业务,很重要的我们发现一点不能只有线上,也不能只有线下,特别是做体育,这个场景需要强结合的商业,我们希望在2021年阿里体育能在这方面深入的进行挖掘和开发,为我们整个用户提供更多的价值。

   

   黄明:2020年对每个人都不平凡,特别是对赛事公司来说,国际赛事全部停摆,非常感谢有这样时间的窗口,让赛事公司可以静下心来考虑赛事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花了很大时间研究赛事公司未来的发展,包括我们还在研究赛事公司为未来发展所匹配的建设,包括习总书记提出来的双循环发展战略。

   2020年之后,从明年开始,我觉得我们体育赛事包括我们体育产业会走的越来越扎实。

   

   李良东:非常感谢,疫情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是现实业务的影响,还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窗口,让我们反思思考未来的战略,包括从企业内部文化等等构建,健康中国不只是要靠赛事的引领,还有很多跟全民健身相关的业务,我们的足球,在家里编手指卷,篮球、乒乓球,利用自己的饭桌进行小型的活动,我们看到两个维度,竞技的竞赛,以及全民发展,群众参与的方面,可作为的空间依然非常大。

   今天非常感谢几位嘉宾的分享,我也非常开心,新的一年马上就要来到,希望和大家一起加油,2021年大家一起加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