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06296.jpg

    以下是阿斯利康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总监陈锴在本次2021“创响中国”长三角联盟站双创生态峰会暨“Innovation+”世界500强创新需求对接会上的创新需求发布,由云现场整理。


    非常感谢主办方邀请来到这个非常能激发创意的创业周舞台,也激发灵感,听完报告,感觉双十一又要剁手了。

    我这边是阿斯利康创新部门的,我会和大家分享作为一个制药公司在医疗健康领域,在人们对于健康越来越重视的情况下,一个企业如何在创新的生态圈进行布局。

    作为一个总部在欧洲的制药公司,阿斯利康在中国也有28年的历史,发展至今,阿斯利康作为跨国制药公司,目前中国市场占全球版图将近四分之一,这对于外资企业非常不容易。同时,整个中国又是阿斯利康全球排名第二大的市场。因此整个本土化、定制化围绕中国市场的创新解决方案和本地生态圈的互动、合作也是我们近些年持续不断打造的方向。

    我们在肿瘤、糖尿病、心血管、慢病、消化、肾科等领域内,都有药物解决方案。我们讲的创新已经超越药物技术研发的创新本身。大家可以看到在我们所在的治疗领域,每个人自己也好、身边人也好都有一个进入医院临床的需求,我们把以人为中心,把整个疾病从早期的教育到得病前的诊断筛查再到治疗本身,以及从医院内到院外到居家随访等用户路径拉通,在这些环节上以用户为中心寻找大量创新解决方案。我们认为,作为一个非常有行业领先情怀的公司,有志于整合这个产业链里面的创新的元素,来更好地为医生带来帮助,为患者提供解决方案。

    从公司战略出发,基于我们自研的一些药物,今年开始提出所谓的“横向扩面拓展计划”,包括与本土生物制药和创新公司合作,我们自身的研发部门也是通过资本化的形式进行分拆,很快会在科创板上市。我们非常注重和本地的产业和资本互动。

    同时,我们也加大跟国内外企业的横向合作。有一个在业内非常创新的例子,阿斯利康作为一个外资的制药企业,第一个进军了中医药领域,我们和绿叶集团合作,在临床推广了血脂康降脂药物,我们是第一个提倡中西医结合,中药现代化的理念,进军中药领域的外资企业。这是国外和本地跨界的案例。

    第三,深入大健康行业。我们从药物进入器械、诊断数字化,非药物的领域,叫药械联动也好、诊疗一体化也好,在刚才所提到的治疗领域也觉得有非常好的非药物的疗法,都会结合到临床的解决方案。

    这一件事情必须是联合生态圈的很多企业大家共创,为了达成这么一个战略目标,我们有“三架马车”。

    第一,从过去三四年开始,以非常直观化、显性化的方式,以一个创新中心的形式作为解决方案,把刚才这样理念在创新中心里面有点像是一个展馆,同时又是一个解决方案共创的场所,我们对此进行落地和围绕临床进行创新。

    两年前,到2019年下半年刚好在这里面很多过来对接的企业提出进一步深入合作诉求,包括双方的共同研发,作为头部企业能不能对早期的创业公司有一些投资。我们把来源于上下游合作企业的响应和诉求做了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当时企业和政府合作做了政企合作的创新园区和孵化器,对接创新的企业从早期到成长阶段源源不断地进行帮扶、加速和孵化,这是从过去两年到现在做的事情。

    这里面又有一部分高精尖、专精特新的企业非常快地成长,我们也做了一支产业基金,进一步加大和合作伙伴的战略合作。

    这是围绕创新,我们公司层面大的布局。

    这里可以看到所有的创新都是以国际化视角帮助本土企业进行合作,大家也知道现在整个医药行业大的环境也是对于成本、创新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企业整个解决方案上市以后的应用也是要出海、要进入“一带一路”、进入欧美市场、拿全球CE、FDA的认证。

    整个创新总结下来就是引进来和走出去,刚才讲了帮助本土企业进行国际化,但更加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中国市场更大的活力、潜力和机遇。因此,我们把全球超过10个非常活跃的海外国家的市场,包括总部欧洲有两个研发中心,一个在英国剑桥,一个在哥德堡,在波士顿也有创新中心。我们把海外非常多的创新项目、技术团队企业引入中国,搭建了从全球到中国的一站式市场进入平台,作为这个园区和孵化器非常重要的项目来源,源源不断把好的技术让中国患者也能尽快获益。

    这里面整个理念叫“政产学研医”,要政府、产业、临床机构、科研机构、高校等等,包括资本,都要在里面协作。孵化的这个项目也包括整个大健康、药品、器械诊断,可能从早期研究一直到在国内的商业推广、临床网络,都会尽可能提供一站式全病程的帮扶。

    目前我们这个事情从两年前在无锡有一个试点,目前在全国有7个主要的城市都进行了政企合作的创新园布局,可以看到每个地方围绕一些细分的主题,打造一些产业的科研和创新的特色。以上海为例,非常注重研发、上下游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医疗AI方面相关的跨界合作。

    我们研究了上海在医疗健康的政策,觉得整个研发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的结合是非常好的交叉领域。因此,我们在全国的布局,上海的部分国际生命创新园也是和上海市政府合作,10月份目前第一期进行开园。这个里面都是跟阿斯利康700名科学家团队联合办公的在一起的办公场所的孵化器。

    相当于带来一些合作的需求,从上个月整个研发中心在一起的上海创新园启用以后,我们也发布了8个创新需求。简单来讲还是围绕医药、研发和整个大数据、人工智能结合的领域。

    举三个例子。

    例子1:去中心化的临床实验研究。疫情影响之后,很多本来在院内做的临床实验,在时间效率上面会受阻。从去年到现在,我们致力于跟技术领先的合作伙伴打造去中心化的临床研究,我们发现有些患者会到院外,在社区、在家依然有用药的生命特征需要被采集,这些需要被整合到研发平台上面,这是疫情激发出来新的需求,也是行业里面探索的热点领域,从研发的角度,我们希望和去中心化的系统合作。

    例子2:我们发现在医院里面的诊断、筛查等技术都会被数字化,比如说影像的报告,超声的报告等等,因此这些被诊断筛查出来的可以数字化的一些报告的信息,也是可以和治疗方案、药物等做很好的结合。这里我们叫做发现一些数字化的生物标志物,也许今后很多再研发出来的临床解决方案,有可能完全基于数字化标志物的来源做进一步的临床开发,相当于从临床开发的角度又有一个新的切入点。

    例子3:数字疗法。大家也发现除了用药或者一些产品技术本身的需求,大家更加希望有生活方式的改善和非药物疗法的解决方案,这也是非常符合人心的想法。因此我们和一些软件类互联网领域的公司联合打造基于用药结合的,能够帮助他更加快的康复和改善身体体征的一些软件类的解决方案,之所以叫数字疗法,因为也是需要通过非常严谨的临床研究,达到足够样本量之后,使得软件也按照医疗器械获批,最后在临床上得到应用,这个也相当于整个数字化在医疗行业越来越多的跨界。

    今天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做阿斯利康在创新领域的分享和交流,我们团队非常紧密地和这边的一些项目对接,非常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