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2日,由思盟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中心主办,商道纵横承办,每日经济新闻联合主办的2022年CRO全球责任峰会将在上海隆重举行。

    本次CRO全球峰会以“可持续,驱动未来商业”为主题,围绕ESG信息披露、社企共创共同富裕、双碳目标三大议题,探讨可持续驱动下的未来商业形态和趋势,促进参会者间交流分享和协作,以此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在中国市场的落地,助力商业与社会环境发展互惠共赢。

    本次峰会得到战略合作伙伴NBA、中国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促进会,以及友情合作伙伴法国里昂商学院、宇泽慈心项目、CSR环球网、P.E.T.、Treelion、Eco Designfair等机构的支持。

柴.jpg

    以下是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在本次2022CRO全球责任峰会上的精彩演讲,由云现场整理。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同事,非常荣幸受商道的邀请,来参加第五届CRO全球责任峰会,希望我在零碳未来环节做一个开场。

    我想主要分三个观点跟大家做一个汇报:

    (1)全球关于碳中和未来的进展。

    (2)我们国家正在推动的碳达峰、碳中和的相关政策和行动。

    (3)企业在这当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2021年是《巴黎协定》正式进入实施的第一年,在年底举行的格拉斯哥气候大会上,关于全球的长期目标,包括重点领域的行动,包括一些重要的机制,比如市场机制都取得了进一步的共识。

    全球在新冠疫情,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影响下,也对气候变化的问题更加关注。目前为止,总共有136个主要的国家和地区,以不同形式提出了碳中和的目标,特别是像中美欧这些大国提出这些目标之后,毫无疑问,接下来碳中和目标会成为全球产业投资、能源市场、资金流动、国际贸易非常重要的新兴规则。

    实际上我们已经有迹象地看到,包括像碳边境调节机制的提出,新版的电池法规,欧盟关于技术未来的低碳壁垒,以及包括跨国公司。现在数以百计的跨国公司都提出了早于2050年的碳中和目标,不仅仅是自身实现碳中和,还有产业链、供应链上的推动。

    外部的形式急剧地变化,包括今年在欧盟碳市场的期货价格一度高攀到90欧元每吨二氧化碳,快速地发展毫无疑问对接下来全球迈入新的阶段,也就是经常讲的开启碳中和元年的进程,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确实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紧迫,从目前来看,威胁已经从代际实践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变成了当代人所急需面临的危机。

    不管是从温升的速度,还是《巴黎协定》确定的全球长期目标背后所蕴含的碳排放空间来看,未来给我们的时间可能也就10-15年的窗口期,使得我们更好地进入未来1.5度、2度的实施空间。

    对中国来说,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非常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从2015年开始提出要实施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在国家各个方面的政策现在都在与碳达峰、碳中和相关的工作进行结合。我们提出“1+N”的政策体系,其中1+N当中为首的两个顶层设计文件已经发布,包括央企,包括其他方面的,N当中涉及到工业、建筑、交通、能源、财税、价格、金融、统计等等方面的文件也会陆续发布,我想过程中会对未来地方产业的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也会对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竞争力产生深远的影响,包括CRO相关的重点领域。

    实际上这些政策的实施,会从多个维度来推动和保障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地实施。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不仅仅是中国,全球现在都遇到了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过程中的能源价格通胀、能源安全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之间矛盾突出的问题,包括新冠疫情叠加产生的影响,特别是欧美的价格上涨速度很快,在中国也出现一定的限电限产问题。

    这类问题就使得我们在重新思考碳达峰、碳中和实施的时候,更多地要秉持长期主义的原则,这也是我一直倡导的观点。

    其实它非常重要,关乎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关系到长治久安,关系到一切的产业发展,以及国际竞争力的问题。但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不能把一场需要用40年来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不能把长期目标短期化,不理性的推动,包括像一刀切、运动式的减碳,可能也是需要避免的。

    真正良性的、可持续的、高质量的控碳和减碳才是我们需要的,这种需要就需要大量的技术创新,以及背后体制机制的创新来推动,所以对中国来说,接下来可能大家刚刚接触双碳的概念,逐步到政策的出台,各行各业热烈的讨论,真正进入到落地实施的阶段,一定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平衡好减排与发展,包括产业链、供应链、能源安全、老百姓正常生活一系列的问题。

    从我们来看,只有创新驱动,特别是把低碳、零碳、负碳的技术和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做结合,通过金融等等一系列的赋能方式,使得这项工作的推动更为可持续。

    同时企业在这当中会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比如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更好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意见,以及国务院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达峰的方案当中,都提出企业可能要扮演两个重要的角色。

    第一个,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特别是技术在商业模式创新非常重要的推动力。

    第二个,企业要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所以提出了三个方面:

    (1)要求重点领域的国企,特别是中央企业要率先带头示范,提出碳减排、碳达峰一切的行动方案。

    (2)在重点用能领域一些重要的企业,一定要一企一策,提出接下来节能降碳的一系列专项行动。

    (3)上市公司和发债的企业,要求依法披露碳排放的信息。

    其实这几个只是初步关于企业的要求,我相信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关于企业如何更好、更高质量地推动碳达峰、碳中和,会有更多这方面的实践。

    目前为止,全国也有100多家企业提出这些目标,只有传统领域的高耗能、高排放领域的企业提出可持续转型的策略,也有包括很多新兴的企业,互联网企业、金融企业、时尚产业、医药产业等等,提出一些新的、如何推动本行业更好、更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碳达峰、碳中和不仅仅是政府一家的事情,需要市场和社会共同努力,形成一个多元治理的格局,才能形成强大的可持续发展的合力,才能真正高质量地在推动中国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的同时,实现绿色繁荣,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我就说到这儿,非常感谢,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和各位领导和同事做进一步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