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托育博览会暨中国托育产业大会是由托育圈、托幼瞭望、中托联、托育研究员、小德兰爱幼教育联合发起,全国各地托育/婴幼儿照护行业协会共同支持,邀请全球范围内有影响力的0-3岁托育品牌机构、系统商、服务商、相关产品的供应商等齐聚一堂,百位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实践派专家、创业者和一线实践者,共同探索托育行业落地实践的先进理念和方法,为孩子、家庭和托育服务工作者传递更高品质的课程、服务、产品和资源。大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聚合早幼教托育各领域领军人物及精英,借鉴国际趋势,融合全球差异引领行业潮流,成为为孩子、家庭和业界提供资讯更新、信息交流、学术升级、项目对接、成功落地的托幼产学研生态平台。


16087779.jpg


以下为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日本筑波大学医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智库专家,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儿童青少年卫生专委会委员童连在中国托育博览会暨中国托育产业大会的精彩演讲,由云现场整理。


各位尊敬的来宾,各位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感谢主办方的邀请,有这样的机会与大家进行交流。我们今天讲一下关于人才培养的话题,我想在座的各位都深有感触,人真的是很多事情的核心,也是我们整个托育质量的核心。

我今天分三块,先从问题看起,再寻求解决的办法,这个关于整个托育行业面临的。我们看到的人才的综合能力与国际上看到的还是有很大差异的。第二个,我们讲新兴的职业教育还处于探索期。第三个就是人才培养的另外一个通路是专业化培训,我们看到的市场上或者是我们国家卫健委发布的通知,但是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国家从上个世纪的90年代末到2020年这个年代,30年间的托育孵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第四个就是30年见的断层,保育学科还没有得到发展。

人才培养的途径就是这么几个,职业教育,来自高等院校的专业化的教育,第二类是专业培训,就是说,职前,职中,职后的培训,职前,大家入职之前,职中就是入职之后就是进行学习成长,职后就是在这个行业里已经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持续的培训。

另外,国家相关的资格或者说技术等级认证也是2021年刚出来的,就是和保育相关的就是托育师,都可以获得技能等级的认证,有一些叫做保育员,我们首先看一下这个专业,大家可以简单看一下2021年的教育部的专业目录里做了很多的调整,一个是中职类的,中职类的,不管是在医学类还是教育类,都是更加健康,婴幼儿发展相关的专业,进行名称的调整。

然后就是保育师,我们原来是叫育婴员,现在叫保育师,在特定的场所进行从事应有而生活照料,安全看护,营养喂养和早期发展工作的人员,现在一二级叫技术员,三四五级叫工种,保育师的职业定位是什么,在网络上看到需要多少保育师,两教一保是幼儿园的概念,很多老师是学前教育过来的,我们本来期望保育是可以成为幼儿园的这个,就是托育机构的骨干,并不分教师和保育员,就是所有的老师都是孩子的照顾人员,现在叫做两教一保。

关于保育师的职业技能等级认证,一级是最高的,每个级别的晋升都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工作经验,我们讲到托育人才的培养,实践经验太重要了,所以托育人员不是一年半年就可以培养出来的。

下面重点讲一下大家比较关心的,托育专业的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养,国务院的现况和差异,第二是如何培养和培训。

大家看这张图,这是2019年国外的一位学者写的,国外的托育人员需要具备怎么样的知识,这是古希腊的学者提出来的,第一类是纯知识,第二类是技能,第三类是实践智慧,不是说老师教得好,学生考得好,托育机构就工作得很好,毕业院校过来的孩子,就是那些学生,年龄比较小,自己也没有孩子,在他们上手的时候就觉得有很多的问题。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视频,我们后台可以播放一下。

大家看了这个有什么感想,这是我一直看到的幼儿园化,我们看到的很多,大家看到,如果说这个活动是我们可以1-10分赋分,会给到几分?3分,还有吗?3分,就是完全还不到几个是吧,但是像这样的活动,确实目前在蛮多机构每天都这样开展的,也有很多他们自己会把视频放在网上。

我觉得一些老师是接受过培训的,甚至是接受过活动引导和指导的专业的培训的,但是我们看到的结果是这样的。所以说,这个是与我们期待的还相差甚远,我们说一个孩子的发展,语言,认知,情感,动作,很多能力都是综合的,我们说促进孩子全面发展,一个活动,包括了很多的元素,包括了很多的引导,至少让孩子触碰,感知,可以作为美术课,也可以在营养课上讲,我们也看一下下面一个视频(播放视频)我们的孩子都有20分钟,同样的20分钟,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第二个视频看到孩子还可以在那个滑滑梯一样做运动,感知小花小草,自己去触摸,这样的活动设计的背后,大家可以想想,理念差异是多么的巨大,所以现在的机构,很多服务理念还有很多的操作技能参差不齐,我下面讲的是托育人才具备的能力和素养。

我一直想强调这几个方面,首先第一个就是理念,这个理念我们讲什么呢,其实我们在看国际上的文献也没有人告诉你,这个理念就是一二三四,保育学本来就是交叉学科,很多基础是国外做的家庭养育等等,现在可以有人本主义,怎么及时回应,怎么尊重,就是人本主义,我们在教学知识理论之前,我们要告诉他们一些先进的好的理念。

人的终生的进程,特别是早期的经历对终身的健康都有影响,小孩充分认识到,服务0-3岁的婴幼儿,奠定很多的东西,这样的理念是不一样的,现在是卫生系统在管,我们强调儿童早期发展,不会讲早期教育,我们说早期学习,或者说早期发展促进,还有就是人本主义,儿童观,很多的活动设计的理念就是一些在理念上就出现了偏差。

第二块讲的是知识,知识其实也是很值得去探讨,因为我们看过日本他们学校,职业学校的培训课程还有保育师的培训的课程,以及其它国家的,我们比对了一下还是有出入的,在日本是三大基础,教育,还有儿童保健还有保育学是三大基础,但是医学,我们觉得儿童保健学一门已经够了,营养喂养可以分离出来,但是现在有时候会看到,让高职中职院校学的生理学,就是同样的培养周期,如果说我们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孩子们学生学一些专精的东西,后面强调的照护技能,实践技能肯定要分出很多的精力,合理规划是很重要的。技能就是包括生活照护,早期教育,活动设计和组织,观察和评估,家校共育,素养就是职业道德,沟通,组织,学习里,这不一定是培训可以改变的就是关于人才队伍的本身的性格特点,心理健康状况,甚至说人品,这确实是人才质量密切相关。

我们保育师也是对保育人员的职业能力有一些要求,有点像性格方面的描述,比如说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热爱婴幼儿,这个话题很大,我们今天不能展开说,认真的态度还有和蔼,善于沟通,观察敏锐等等,国外也有一些关于说这个行业的人,应该有的性格特点,比如说一些高专业的性格特点应该是敏感性的,为什么这个行业大部分是女性,因为女性的敏感性更高,还有共情能力,觉察能力,尊重,温情,平易近人等等,这些不是我们培训可以获得的。

简单看一下,我们说理念上的差异,为什么理念很重要,就是说我们可以看到,从刚才的两个活动的视频可以看到,我们这样的理念首先认为婴幼儿是有能力的,他是一个自主的学习者,我们会知道每个孩子的气质特点不一样,孩子有自主选择参与活动的权利,我们是满足他的需求,如果说另外一类,我们看到比较多的是工作人员,老师为中心,活动为中心,我们浅层就是意识到,孩子不能动,要坐好,你们什么都不会,认为孩子是被动的学习者,维护班级秩序成为活动的中心,不能乱动什么的。

关于知识和技能,保育师也有一些规定,这是跟国际上一样的,知识和能力,五个等级都有不同的要求,这是权重,五大领域,哪个更重要,有一点差异,但是我想说的是,合作共育是很低的分,国际上是非常看重这一块的,这个可能是社会文化差异,有一些国家托育是福利的一部分,刚才蔡老师强调,我们培养人才不能仅仅是服务于托育行业,我们只能面向家庭提供服务,人才应该具有多样性。

因为我们现在在做一个课题,是关于四国托育人才培养经验比较,一个学生会几国语言,分了六大水平,9大核心能力,第一个就是入门级,我们现在很多机构的老师也在,可能是介于前面几个级别,毕竟工作年限有限,工作沉淀浅一点,有经验认证的,包括本科学位,或者更高学位的,有这样的等级要求。

这是美国的,美国也是知识和能力,美国是从能力角度,如何促进,如何发展来探讨的,这是德国的,第一条就是说,你要了解儿童青少年,青年在生活中的状态,与他们的形成关系,这是时间的连续性,学生在学专业知识的时候,说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国际上,他们服务的有混龄的群体比较多,所以他们有这样的要求,这是有社会文化背景的,所以人才培养,应该是从两个方面讲,人,人性本身,靠开课是无法学到的,所以怎么样的考核方式,或者感化,或者说企业文化的引导,然后是专业性,专业性讲一点感想,培训要专业,我说的专业不仅是包括儿童发展的,家庭养育资源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然后是系统化,然后是一体化,进阶就是不同的等级有不同的能力要求,不然孩子一下也很难适应,另外就是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磨炼,最后是职业发展方面的关怀,时间关系,我今天就介绍这么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