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托育博览会暨中国托育产业大会是由托育圈、托幼瞭望、中托联、托育研究员、小德兰爱幼教育联合发起,全国各地托育/婴幼儿照护行业协会共同支持,邀请全球范围内有影响力的0-3岁托育品牌机构、系统商、服务商、相关产品的供应商等齐聚一堂,百位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实践派专家、创业者和一线实践者,共同探索托育行业落地实践的先进理念和方法,为孩子、家庭和托育服务工作者传递更高品质的课程、服务、产品和资源。大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聚合早幼教托育各领域领军人物及精英,借鉴国际趋势,融合全球差异引领行业潮流,成为为孩子、家庭和业界提供资讯更新、信息交流、学术升级、项目对接、成功落地的托幼产学研生态平台。


121.jpg


以下为"这一年,媒体人眼中的托育"主题对话环节,由云现场整理。


万雯雯:感谢孙会长带来的精彩演讲

接下来是非常精彩的圆桌环节。本次大会的主办方都是托育行业著名的媒体和平台,所以今天上午的圆桌的环节,我们就严刑拷打我们的大会发起人,听一听“这一年,媒体人眼中的托育”。

担纲大会主题对话主持人的,是非常犀利的,关注教育行业投资的多鲸资本创始人姚玉飞先生。

参与对话的,是:

华少 托育圈平台创始人

潘伟涛《托幼瞭望》创始人

曾凡龙 中托联创始人

陈大涛 托育研究员 创始人

陈卫 小德兰爱幼教育创始人

 

姚玉飞:一方面我们做研究和投资,另外我们也是把自己的内容,自己的公众号做成了自媒体,我简单作少一下多鲸,成立于2018年,一直在托育机构,我们参与过一些幼儿园的并购,参与过幼教行业的并购,很荣幸参加这个幼教博览会,刚才几个媒体的朋友回来了,这也是疫情这两年来,我看到的一个最大的活动,教育行业的活动,因为过去这三年,实际上如果是一个幼儿园的话,或者说一个婴幼儿的话,三年的时间,从0岁到入园的年龄,这一代孩子从有记忆就是从捅核酸开始的,我们看到了很多行业里面的发生的变化,另一方面的话,也是非常艰难的情况下,能有这样的活动,昨天晚上1点钟的时候,这几个媒体我觉得他们应该是,我之前知道我有一些合作和分摊搞活动,现在搞大的活动,1点钟给我派活动,可见活动组织的艰难和仓促,今天早上我来了也没有人搭理我,我也不知道应该干什么,反正吐槽完了,然后他们自己给我玩坑了,给我拷问,我们就从左边陈卫老师开始,做自己机构的介绍吧。

 

陈卫:,我是来自小德兰爱幼教育的创始人,这两年很不容易,跟大家经历时代的变革,以及这样的时代的大的转变,对于我自己来说,真的是挺难熬的,我昨天还跟爱多芬的老总聊,我这两年比平常老了10岁,只有经历这样的挑战和压力,我觉得我才能看到自己的潜力,跟我们的行业一样,越是艰难的时候,越能看到信念的存在,越能看到未来的光。然后我们小德兰一直坚定走在把好的科学的养育方式和行业以及家长们分享,我们这几年在人才的培养上,从最初的,我们叫做小作坊式的,小型的精品的课程到现在开始尝试能够在线上开展1500人以上的60多个小时的系统的培训,这对于我来说,就是这个危机给了我这样的力量,所以特别跟大家共勉,往往危机的时刻也是我们专机的时刻,谢谢大家!

 

曾凡龙:我是曾凡龙,我在回忆,我说这样的场景,其实很熟悉,因为去年3月11号,也是我们几个,我坐在那个位置,我来采访媒体人,我当时也是想谈他们,看他们有什么相互厮杀的问题,结果他们很厉害,没问出来,我说我应该加入他们,所以我打入他们的内部,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不算是自媒体,这三位大咖才是自媒体,我一直在深圳,深圳从2018年到现在的托育早教大会都是我个人操办的,去年有了这几位大咖加入之后,找到了感觉,办会我们要用这样的方式,但是从另外的角度来说,很感谢今天来参加大会的朋友,这次大会虽然说从去年8月份开始启动,计划去年11月举办,但是深圳的疫情延期了两次,但是我们也做了很多的工作,包括我们做了十几期线上的直播,影响力也不错,最终我们还是想说回归到线下,因为深圳的疫情还在反复,没有办法,所以我们在不到两周的时间内又组织了这场会,有很多的细节,可能有一些疏忽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包涵,谢谢!

 

陈大涛:谢谢大家,我是陈大涛,我们有一个公众号叫做托育研究员,还有一个视频号,因为疫情给了我们机会,发展视频号,现在来线下比较少,现在主要的职能,我们从最开始做政策的分享,到政策的剖析到运营的分享,公众号发生了一些变化,可能从政府等各个角度,我们有一点智库的作用,帮助他们更好地做决策,如果是针对于创业者和公办体系,可能是帮助他们获取更多的资讯和信息做更好的链接,能够让大家在托育路上有更好的选择,大概是这个意思吧,所以非常感谢大家能够来到现场,也期待我们主持人可以问出很犀利的问题,大家能有一个相互了解的过程。

 

潘伟涛:我是潘伟涛,很多人把我们两个人弄混,有一些人问我问题,我帮了他忙之后,说谢谢大涛老师,我说好吧,我转告他,潘伟涛,托幼瞭望,大家都叫我Peter,我们的托幼瞭望是最晚诞生的媒体,我们刚刚过完两周年的生日,那天晚上我们做了一个很大型的直播,我们一直做深度行业的专访,行业的洞察,这次的会议还有很多做得不到位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华少:确实还是要继续强化一下,让跟大家说一声抱歉,抱歉这场会推迟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才开,然后抱歉在最近的这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可能紧张密集地联系各位,让大家克服一切困难来支持我们的活动,同时也给到大家在行业相对调整期的情况下,直面一些问题,给到大家好的建议,看似他们说的,看起来我们是竞品,但我们私下里是非常好的兄弟,今天的朋友应该都很熟悉,我跟另外几位不太一样,我大学毕业就做这行,今年正好第17年,我孩子从早教中心长大,前面十年我都在门店里做早教中心,做幼儿园,做母婴,后来我们自己也开托育,相对来说要比大家幸运一点,我经历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链条,从零到一,从一到一百,然后一百到归零,很多小伙伴不太有这样的机会体验到,就是,把一个凑了50万开的店,做到营业额将近一个亿,又花了三年的时间又直接干黄了,后面的基本上从2016年开始,我就开始没有做店,就是做TOB端的服务,我2017年在北京就单独拉出来做了一场这个专题论坛,那时候大家连这个概念都不知道,只是我对早教特别熟,我们又去台湾去日本看了这样的项目,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我们开始去探索了这个领域里,看是不是有更好的机会,结合门店的经验,我们托育圈,还华少的视频号,还有一个微博号,总共加在一起有将近30万左右的粉丝,坦率说,我并不想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媒体人,我是想把这个事情做成所谓的托幼产业互联网的平台,我想开一个超市,只要大家对托育这个事情有想法都可以来聊,你是新入行的小白,我们可以探讨一下大家怎么割韭菜,如果你是进来一段时间做得不太好的人,我们会给大家一些经验,让大家少走弯路,如果做得不错,希望更快速进一步发展的,可以给到一些方法和建议,这其实是我想要做的事情,坦率说媒体这个板块,写文章最好的是Peter,然后搞直播,虽然我是第一个玩直播的,现在最红的是涛涛,颜值最高的是曾凡龙,我是一个混子,感谢大家支持我们的活动,我们希望借由这样的活动和舞台,跟大家合作,优势资源的互补,给行业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一些真正能够给到大家支持和落地的东西,谢谢!

 

姚玉飞:今天有几个词,逆境,活着,生存,不管是家庭还是企业,可以讲讲自己,现在做自媒体的还是做别的事情,团队在疫情这两年经营的情况怎么样。可以讲讲自己企业的情况。

 

华少:简单一点就是,我从2018年开始有这个想法转型,从母婴的圈子里跳出来,我关注了托育的板块,我算幸运,2019年正式把托育圈的旗子竖起来,刚开始我公司里很小的细分板块,我的合伙人一度不屑做这个事情,不挣钱,没什么影响力,我们也做不了太多的事情,但是慢慢基于我对行业的阶段性的面临的问题和了解,我们继续尝试做了培训,做了机构的参考,可获做一些项目的孵化,包括帮很多的机构去推所谓的加盟,还有后面我们把一些产品慢慢做提供,阶段的状态和需求都不一样,所以很难有一套固定的模式的标准化的东西,这个太难了。

我还算比较幸运,疫情这三年对我来说,其实是托育圈算转型成功的阶段,我2019年开始脱离母婴那块,2020年正式从原来的范围出来,这三年是托育圈,从1到100跨越的过程,现有的30多万的粉丝,基本上是在2020年2月份春节之后,大家知道原来各种大会,就是标配,但是搞不了线下活动的时候,被迫营业,圈子有很多直播的第一次,都是在我的直播间里,所以我们通过大概三个月左右的,从开始每天播,到后面实在扛不住了,每周三场,到后面还是扛不住了,每周两场,到后面微博的母婴,然后一直播,到抖音快手都尝试了,慢慢把焦点放在视频号的部分去给到大家一些更好的链接。

坦率地说,这几年行业整体来说,我们的业务,包括我们跟大家之间的交互的状态也在不断地变化,这个变化不取决于我,也不取决于大家,取决于市场的变化,这几年应该是托育行业腾飞的三年,尤其这一两年。最后三句话,已经在做的人,大家要看到希望,依然还是上升期,然后想要进入的人,大家脑子要清醒一点,看一下自己的强项和短板在哪里,然后想进一步发展的人,做好深耕长期的打算。

 

姚玉飞:我总结一下,第二你过得不错,第二母婴不错,第三是你混得不错。

 

潘伟涛:我们做了一个总结,我们是一个媒体,应该公平公开公正,是行业的看门狗的角色,后来逐渐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觉得一个媒体不只是行业的观察者,行业的记录者,而且应该是行业的参与者,就是德鲁克说了一句话,企业存在的本质应该是承担一个社会责任,就是说要在理解上做行业媒体,就应该在行业做怎么样的责任,承担怎么样的车人,做出怎么样的贡献,成为行业产业链的一环,我们把自己看成这个行业的参与者,我们提供服务,所以说我们逐渐调整,这是我们迅速的,获得的影响力或者江湖地位,对行业思考还是有帮助的,行业里一些知名的品牌,比如说像爱多芬,很多的优秀品牌都是我们的合作客户,这是我们这两年逐渐被大家认可的结果,我就说这么多。

我觉得我们每个企业都是在不断探索自己,我为行业提供了怎么样的价值,没有提供真正对别人有用的价值,只是追求自身的价值,我觉得很难生存下来,必须要融入到产业里面去。

 

姚玉飞:陈大涛。

 

陈大涛:我觉得可能大家不一定关心我们媒体做什么,我们在做什么,因为你是用产品和服务呈现在公众面前,产品服务或者内容,还是非常关注自己的内容,我们现在主要的,一个是帮助品牌成功,这是我非常看重的,就是我们目前做不了超市,我可曾做一个类似网易严选这样的东西。

第二个就是,对于我的受众,比如说公众号,加起来一个小时,真实数据,这些人我给他呈现的是我的内容,我的状态,能够留在这里不走,所以说我们搞直播,最关注的数据不是直播的有多少人来,而是有多少人不走,差不多有四分之一的人不走,这是我非常看重的事情,这是我的一个感觉,就是帮助优秀的品牌成功,包括帮助想入行的人少走弯路,我们应该不能说活得很好,但是说活得不错。

 

曾凡龙:很多人不知道我们做什么,好像哪都有我,其实这一路走来不容易,特别不容易,我有自己的园所,然后为了成就更大的事业,我觉得疫情这几年是我发展最快的,者几年有反哺,越顺什么,越不来什么,20岁的时候应该靠颜值吃饭的,但是颜值不行,要靠实力,现在想靠颜值吃饭,但是身体不行了,然后直播也做,但是做了半年,发现网红好像也不是我能做的,好像说这些直播应该有收获,文章我也能写,我也是瞭望的主编,写了几篇我也停下来了,我始终觉得我写的东西,可能过于焦虑,所以我在做的过程中,去同步分享我的经历,经验,我是讲课的,三年前我说我应该可以成为很优秀的人,但是我还是不能干,我始终觉得我要干大事,所以当下也在努力跟大家一样,面对疫情,面临发展,也是一个很好的明天,其实内心有一个社恐,但是还是这样过来了。

我在深圳的教育圈里,80%的原来从事的素质教育,早教也好,托育也好,80%的朋友因为做这个事情,倒下了,可能是疫情的原因吗?还是回归生命的本源,对自己想要的,不一定有想清楚,无外乎就是放着媒体,想告诉大家,我们有不一样的活法,当然大家想更多的了解我可以到明天下午的场,因为明天下午是我主持,谢谢!

 

姚玉飞:大家有不同的角色,做媒体,做培训,做实训,可以聊聊你觉得的行业机会,你们发展得怎么样?

 

陈卫:我觉得我今天坐在这里是很幸运的,有前面的哥哥指点江山,我其实十几年前,我是一个妈,今天我的孩子高一,我成了一个妈才入这个行,我还不太一样,像华少,我从一线开始的,然后是教师的培训中心。我更多的思考行业怎么走,怎么在多变的时代走在前面,我一直在舒适圈里,我的运气一直很好,在高端的院所里工作,跟着国际最好的导师,开展国际认证的课程,我在2016年去美国,欧美很多的国家学习,然后2017年的时候,最早在国内推广,后来我只在2018年,2019年过得非常的舒服,因为相对而言走得比较早,又在大家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个课程以及理念的时候,我们相对而言过得很滋润,但是就是因为过得好,所以我们一直在守旧,只有在2020年疫情来了,北京九个半月关门的是我就开始慌了,我即便有客户也开展不了培训,我以前有理念,好的教育,好的培训只能通过线下开展,所以我前面啥都没干,然后后来实现是憋不住了,我说还是要做一点事,所以才有我们做的大会,这是我第一次从舒适圈跨出来,所以我一直在被推着前进,这几年,是我不断突破我原有很多想法的过程,不断地被打破,原来我的想法是狭隘的,原来我的想法是跟不上节奏的,所以这几年,我跟很多行业的小伙伴一样,整体的变化,推着我们不得不做出调整,这个调整会让我们很痛苦,因为好像我们的优势不在,我们的经验也不在,但是三年走过去,发现失去了很多,但是同时获得了很多,所以这个东西没办法去衡量在财富上的损失,或者说人员上的流失等等,但是我觉得对于未来,收获的是力量和信任,这些还是蛮重要的。所以我们在这个里面很愿意继续地往下走,正是因为看到了失去了之后,谢谢!

 

姚玉飞:因为最近做了一些调研,很多人毕业的时候经历过实训,跟进入的行业不匹配,这个行业的人才缺口怎么样,人才培养的体系沉迷于的,包括政策是怎么样的,刚才听到一些专家分析的内容,目前真实的情况是怎么样的,了解一下。

 

陈卫:我自己也经历了这样的变动,最初我们的客户更多在中高端的园所,到现在为什么我们不得不转赛道,因为我们的客户少了,客户受到了很多的发展,需要把精力放在其它的部分,但是同时看到很多的希望,比如说今年接到了厦门的合作,你会发现大量的卫健委或者政府不愿意去投资请老师进行培训,我们现在做的是,之前有80多个公办和民办的幼儿园老师做托幼一体化的培训,我们也做了1000多个厦门的60多个课时的培训,买单的也是政府,我们也做了将近200多个托育领导人的培训,买单的也是政府,所以看到了政府的投入,帮助我们整个的产业和行业,其实不仅仅像以前依靠自己,现在我们可以更多的依靠他们,这是好的,这是未来很大的支持的力量。

 

姚玉飞:你是做早教行业的,早教是0-3岁,接下来你觉得早教市场有没有复苏的可能性,还是早教加托育成为企业生存的主流还是未来的话,托育市场把早教市场吞噬,讲一下想法。

 

曾凡龙:我没想到是这个问题,前几天,有朋友打电话问我,做教培的,现在在家里带娃,哪怕国家大力推早教的市场,也比托育大,为什么?最近几年来说,上早教的人数远远还是大过于托育的,希望未来托育上升,所以国家政策也提到了每个社区要有,回归市场领域,我认为未来有几种形态,其实也是需要家教加持的,当下觉得是作为一个托育中心,妈妈带孩子过来的时候,你跟妈妈说你把孩子放在这,你去玩,妈妈会有分离焦虑,所以成交率是很低的,未来早教中心是怎么样的,纳入到我们的服务体系里面,当早教成为托育的很重要的部分,我相信未来我会把这两个分开去谈,本身就是0-3岁的孩子家庭,应该需要的追求,谢谢!

 

姚玉飞:我的问题是,没有资本加持的情况下,责任做一家大型的托育中心?

 

陈大涛:我想说几个问题,首先这个事情,永远会分监管端和市场端两个角度,市场需求在哪里,以及政策引导在哪里,我见过托育中心大概有几种模式,第一个,未来会是一个大势所趋的,大家都在谈成本高,场租,人员,基本上到60%,甚至再往上,托育消防等等,投入还是比较高的,所以本身这样的空间就比较高,所以空间运营就是政府拿场地,甚至帮你装修,这种模型一定会大规模地出现,现在有很多的妇幼保健院,管医院体系,可以做工作,所以成本模型是OK的,一定要有人分摊经营者的成本,可以拎包入住,大家都说不挣钱,现在哪个行业挣钱,比如说开奶茶店挣钱吗?所以我们讨论这个问题,大家为什么会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做创业的时候,应该最先开始可持续发展,永远只是永远是企业经营的板块,而不是全部,我们有很多教育人投身到这里的话,对谁都不能对不起孩子和家长,这是一个好的态度,但是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要做平衡,包括我们如果今天谈营销,大家又觉得,怎么这样,卖东西,但是实际上,真正的营销理论,产品,渠道,定价,最后才是推广,所以我们在很多的问题的时候,就偏片面了,所以今天问我一个优秀的托育中心是怎么样的,一定是在最开始起步的时候,比较科学,对这些问题有基础的了解,而不是在失误了之后补偿,回天这个事情是很难的。

 

姚玉飞:因为过去我们看地产业的配套,配幼儿园,配小学,房价上去了,现在房地产的公众配套。

 

陈大涛:做一个配套的小学或者幼儿园房价会涨现在做得再好,对其它行业的推动还是比较小的。

 

姚玉飞:所以可持续还是回到可以养活自己。我接下来的问题,问一下潘伟涛,经历过托儿所的时代。我们能看到的未来,共同富裕,托育的发展走向是怎么样的,是二三十年前的那种,还是更多元化,多样化,高端的走高端,底层的做底层的服务,是这样的情况,Peter可以说一下。

 

潘伟涛:我老家在农村,没有上过托儿所,没有上过幼儿园,上高三老师说要入团,然后我就是团员了,我说我必须是最后一个入团的一批,前两天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教育部发布的教育公报,每年5-8月份会发布,每年的5-8月份开学,隔一段时间就刷一下,我们出了一篇文章,20年的,幼儿园的发展状况,跟现在的托育做了一个很大的参考,幼儿园从民办向大多数变成少数,可以看这样的发展路径,行业早期的时候,需要民办作为市场的补充,当国家的供给补上的时候,就会换一种生存方式,现在的幼儿园大概还有15-20%,还是民营盈利的,这种生存得还很不错的。

还有一些就是生存得好有一些生存得不好,9月1号我们在北京发布了北京的托育的报告,有的人看过我们的文章,也做了直播,现在北京地区的民办托育的比例是95%,这个比例非常高,全国应该是90%左右,民办现在还是一个主流的,但是现在靠民办,我们做托育,我们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最主要是人口问题,这是基本的问题,成本很高,收费降不下来,9月中调研大概是空置率是60%,明天上午9点钟会有一个演讲,里面有详细的数字,就是空置率都这么高,我们国家花了很多的钱,各种测试来鼓励,说明民办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我们大多数都是民办的,我们都知道民办有更多的发展,但是如果没有解决托育承担的社会责任,那可能不能提供好的服务,就让他们来看,这是肯定的,我们一定要解决人口问题的,现在的问题这么严峻,看到去年1000多万,今年肯定低于1000万,有一张图片说上半年是500多万,我说肯定是假的,怎么可能。

就是说,我们在市场的环境里,学会如何做好托育服务,大家都是冒着生命的危险,来广州参加这样的活动,来输出服务是一个很好的模式,现在很多人在尝试这样的事情,包括跟公办幼儿园做托育的服务,包括做运营,就是承接一些政府的公办,有一些可以拿到一些项目,包括他们会找外部的机构合作,帮他们做运营,不管是创业还是打工,都是有一个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自己的核心能力是什么,来选择商业模式,并不是说做得多好就要找投资,可以想一下自己的核心优势是什么,资源禀赋是什么,我们不会开园然后做教育,做媒体人,如果说你们真的不懂,那就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像今天他们讲的,非常专业,然后他们就可以做,他们擅长的东西,哪些是你的核心能力,构建你的商业模式。

 

姚玉飞:怎么样可以让一个企业活得更健康?看到很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个性化的发展,在产品,或者说营销方式上有什么创新,才能让自己的机构更稳健。

 

华少:因为我自己在早教的深度参与幼儿园,托育的部分,这两年看了很多的事情,也去帮朋友做了调整,我们发现现在的两类人,一类是赚钱类的,有一些特征,然后赔钱的人也有一些共性的特征,这些赚钱和赔钱的人中间,回到托育的核心的点来说,很多人做托育这个事情,是拿教育产品来做的,但是坦率地说,这个东西,不是一个单纯的教育产品,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服务产品,是一个叫保教养育结合的综合性服务的产品,从产品的维度来说,教和育的角度,很多机构,专业,老师都不陌生,都常态化被各种洗脑,各种学习,各种优化,但是医和养的部分里,其实是绝大多数的机构非常缺的部分,但是特与其实不是冲动性消费,要解决的是信任的问题,就要从所谓的专业的维度去打消顾虑,前段时间他们采访,录了一段所谓的安心托育,我给了四个关键词,只有解决了之后,机构的生存问题,招生的问题,才能回到相对比较好的解决方案,还是回到刚刚姚总的话题,说产品,今天现场,金主爸爸也好,展商的朋友也好,有做加盟的,做系统的,装备的,等等,这些部分里,刚刚在聊的时候,是有一个逻辑的,一个成功的项目里面,要有一个基本盘,本身的项目的定位,你的整个的业务形态基本上就是决定了你能做到什么程度,能走多远。

前两年我们看到是百花齐放的状态,但是从去年开始,其实我觉得大家现在有机会,有资源的都去玩普惠,第二就是玩托幼一体化,第三就是玩社区店,社区店有很多是玩家庭模块的,有一些是做社区商业配套的,杭州是做一站,这个很核心的点,第一就是要解决合规的问题,第二要解决成本控制的问题,第三个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解决大家核心产品服务的问题,能让家长放心地在家门口1公里内把孩子送出来,我觉得教和育的维度,市场上的东西太多了,但是怎么去通过所谓的医和养的部分的资源去强化你的专业性,强化你的差异化,包括一些现象的内容,像现在疫情常态化,三天两头就搞听课,开不了店的时候,家长退费了吗,服务中断了吗?临时去录一些视频课来卖,坦率地说,第一自嗨,第二产品很烂,几乎没有什么商业价值。

但是真正大家作为小型的托育机构,即便在做几个品牌的时候,大家产出这种专业持续的内容的能力,都非常弱,尤其是线上的部分。所以如果把本身在产品线的思路想清楚,然后把现在疫情常态化的这种情况下,线上跟线下的契机去结合的话,用一些好的工具,有一些专业的内容,用一些非常有品质的产品的服务来加持你的短板和专业性的话,我想,大家活得就不那么艰难,前段时间密集地跑了地方的人,这个圈子还是有一些小伙伴过得很滋润的。

 

姚玉飞:这是给大家信心是吧,因为时间有限,每个人15秒的时间,将一句话,初心和信念,每个人15秒以内。

 

华少:我就三个关键词,第一个就是做这个事情脑袋要清醒一点,第二个大家尽量能入局就入局,能自己做就自己做,做不了就去一线看一下真实的状况,第三个大家要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你的专业建设和差异化服务的打造上,这样坦率地说,做好这三点,未来的3-5年内一定有你的生存空间,这个行业没问题。

 

潘伟涛:现在很多人觉得行业很低迷,很多人失去了信心,我想说的是,人口在下滑,这个大的趋势,对我们没有发生改变,这个大的趋势没有发生改变,必须鼓励做托育,这个大的趋势没有发生变化。

 

陈大涛:我觉得大家坚持坚定地从一开始就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然后今天孙会长提到长期主义,维有热爱能抵岁月漫长,谢谢!

 

曾凡龙:把我问倒了。

 

陈卫,我们说孩子需要时间和精力才能培育激发潜力的状态,其实托育人也一样,不管是教师还是这样的管理者,我们都需要在自己的身上花时间花精力,产品永远是王道,越优质活得越好。

 

曾凡龙:前置学习,不如花2万块钱出来学习。

 

姚玉飞:感谢今天这么多人的分享,我们在座各位也可以以热烈的掌声鼓励一下这几位主办方,在疫情下阻止这样的活动,最近做活动是非常难的事情,非常感谢各位参加这样的活动,感谢大家!把话筒交给主持人,希望这两天的活动大家有更多的收获,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