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回归•超越”主题,结合新时代教育主旋律以及“新教材、新课标、新高考”实施与应用的背景,探索教育本质和教育发展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以及学校发展规律,研讨如何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教育回归本源,使校长葆有初心,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完成学校“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时代命题,为充分发挥我省“十三五”中小学名校长培养人选的辐射引领示范作用,为我省基础教育补齐短板、加速赶超,推动建设新福建做出应有的贡献。

     以下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博导卢晓东在本次论坛上的精彩分享,由云现场整理。

 

     尊敬的官院长、各位校长,特别高兴有机会跟各位来讨论一些问题。

     刚才开幕式上短短的视频,放了福建那么多的校长对教育本真的思考,当然暂时也解了我小小的一个谜团。其实大学对每一个地方的基础教育的水平是有评估的,我们就从北大的角度做过分省教育质量的评估,福建是非常棒的,福建的学生在北大表现非常棒。

     校长们讲得非常好,比如说张伟斌校长说,“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就讲得非常好。但是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比如说我们初中一年级有一个小孩叫王强,让他成为他自己,这是什么意思?让王强成为十岁的王强吗?显然不是这个意思,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在哲学上是什么意思?我们要把这句话展开来,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是什么意思?

     第二,要把心点亮。把心点亮是什么意思?谁来点亮?如何点亮?我们也要在哲学上尝试着找一找答案。

      我们还有谈到说人,校长说”要回归人的本真“,这个话表面上看也没有问题,但是在哲学上又要往深里来问,什么是人的本真?这将是古今哲学所追问的最大的问题。

      今天我们也通过这一个探讨,尝试着看看,有一些哲学家他们怎么去回答这一个问题。他们这样的回答,对我们教育有什么启示?

      所以今天,我给各位汇报的题目是:“超越因材施教”,它要探讨教学观念、教学原则和教学的组织模式。当然,我个人是有缺陷的,就是没有在我们基础教育的学校里摸爬滚打过,所以这是缺陷。这种缺陷就会反映在我的研究、我的汇报之中,所以各位要多多从摸爬滚打的经验对它展开一些批判,因为不见得在我们福建基础教育的这一个环境之中,好多的观点能够是对的。我是期待能够带给各位一些新的角度的观点,重新去看我们的教育。当然,也期待向各位老师来学习。

      宁德是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在我们这个时代有一个重要的特点,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把握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特点以及危机。2018年5月2日,就在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之前,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个讲话从现在看来具有高度的前瞻性。

      习近平总书记说:“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大学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对关键共性技术。”这个关键共性技术,在18年的场域之下其实是特有所指的。因为当时特朗普政府刚刚对中兴通讯的芯片展开了降维打击,因为我们不会做芯片。各位可以看到,”关键共性技术"特别在这有所指。

      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攻关创新。什么叫颠覆性技术呢?当然在我们身边是接触过的。比如说照相,就是从胶片转到了数字照相。肖老师来自厦门,北大有一个重要的校友在厦门工作,是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应用化学专业。他之所以发财,做的是什么?他就做的感光材料的胶片,废了之后重新把银从那废件之中提出来售卖,他就成了整个北京大学福建校友会的一个领导,他运用他的专业做这个。但是各位注意到,被颠覆成了数字照相,我们人手都有手机,这就是一个颠覆性技术,颠覆性技术迅速导致了乐凯胶片,之后柯达就倒掉了。

      颠覆性技术在汽车领域,各位都知道发生什么了。当汽油发动机被替代为电动发动机之后对产业的打击是异常大的,这一个前景呈现出来之后,特斯拉的老板现在已经是全球第三大富豪了。各位知道原来你为汽车发动机配一套生产的零件这种合金、螺丝工厂,全部要倒掉了。当然,时间会有多快,英国应该是2035年禁止销售汽油汽车了。所以各位都知道,这个颠覆性技术的打击有多大。

      颠覆性技术在科学领域之中,还有颠覆性的范式更迭:你原来给学生讲的学科基本的东西,在颠覆性范式这一调整之下,就从基本原理上错掉了,所以这就更麻烦。

      习近平总书记还说,要下大气力组建交叉学科学。北京大学就是组建了很多交叉学科学,比如说我们这边未来的科学家,你要是做数字货币的未来科学家,各位注意到数字货币的未来科学家,就需要做交叉学科。什么样的学科交叉?金融学和计算机科学。因此交叉学科学迅速在人才培养方面,对他的知识结构提出了交叉的挑战。这个专业今年开始招生了,西南财经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举办了一个设计数字货币的本科专业,一年在西南财大学习、一年跑电子科大、然后又回西南财大、再回电子科大这种“1+1+1+1”的学习,这种专业叫做“联合学士学位专业”。各位可以看到,这两个大学各自都缺一块,同时他们在成都,就培养交叉学科学的人才。

      当然北大也有行动,北大一个特别典型的专业就是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各位可以看到我们培养的人才,本科专业叫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在这三个大的一级学科背景之下交叉过去了,这都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某种号召的迅速行动和响应。

      当提出“交叉学科”学的这个概念之后,就特别知道高等教育目前所将来的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新医科,全部指向交叉学科学。还有强有力的科研科技攻关团队,加强学科之间协同创新,加强对原创性、系统性、引领性研究的支持。

      什么叫做“原创性”?各位知道我们现在不会做芯片,中国现在集中一大堆的人力、财力、物力把芯片做出来了,叫不叫原创性呢?不叫。你要造出连现在都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叫原创性,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的特征。

      所以我们对教学原则的反思,其实这一个背景是特别重要的,因为这一个背景,已经迥异于孔子教学的背景。这是我们讨论的出发点,到今年,我们将在开会要汇报教育思想的时候,正在发生什么?

      2020年8月7日,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中国信息化百人会上发表演讲表示:由于美国队对华为的禁令,将于今年9月15日生效。刚刚生效了几天,华为麒麟旗舰芯片将因无法继续生产而“绝版”。遭遇美国制裁之后,华为已经少发货6000万台智能手机,否则在去年华为已经会成为全球智能手机份额遥遥领先的第一名。9月15日之后,由于没有芯片的供应,华为手机今年的发货量比去年的2.4亿台要更少一点。

     2020年5月,美国再次加强了针对华为的“芯片禁令”,在美国第二轮的芯片制裁之下,华为海思的麒麟芯片无法交由台积电代工,也无法向高通等美国公司采购高端芯片,而大陆的中芯国际等厂商在高端芯片制造上的技术和工艺能力相比于高通等美国公司还有很大的差距。比如,在半导体的制造方面,台积电已经可以量产5nm芯片,而中芯目前只能量产14nm。

     所以要做的这事,已经不是原创性的创新,而是一个维持性的跟踪创新,这个在思想上叫什么?严格说不叫“创新”了,叫什么?叫“猜谜”。为什么说是猜谜呢?芯片就放在那,你也能解剖,你也能化验,但是你做不出来,你要把一个谜团猜出来。

     我们要看看台积电背后的基础教育背景,当然它会有很多的方面,我觉得我们福建的同行,需要对对岸的基础教育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把握,我个人也尝试去抓住它基础教育中间一些核心的东西,但是不知道抓住了没有,看我抓的一条,2005年的3月10日,我们的海峡对岸立法了,这是他们省的立法,叫做“国民小学及国民中学常态编班及分组学习准则”。

     各位可以看到,这是省级的一个立法,这里面有我们很不熟的词,叫“常态编班”。什么意思呢?

     我们来看,第三条,本准则用词定义如下:常态编班,指于同一年级内,以随机原则将学生安排于班级就读之编班方式。各位看到,随机原则是将学生安排于班级就读以编班方式实行。什么叫“随机原则”?显然是没有重点班的原则,没有尖子生聚集在一个班的原则。当然,随机编班也要考虑其他的随机,比如说性别的随机等等,还有其他很细的东西。

     第二,分组学习,指依学生之学习成就、兴趣、性向、能力等特性差异,将特性相近之学生集合为一组,实施适性化的学习。各位看到这个常态编班,这个编几次呢?是新生入学就编一次吗?是小学一年级就编一次,初中一年级就编一次吗?

     国中小各年级应实施常态编班。国中小各年级应维持原有编班,但国小三年级至五年级或另有编班。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目前逐渐向一年打一次大规模过渡,一年就编一次班过渡。

     日本做了多少年?可能已经做了100多年了。所以各位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

     好,各位看到它的常态编班怎么操作?立法也确定了。国中小新生之编班,由直辖市、县市政府办理或由其指定学校或核定各校自行办理,其编班方式如下:一、国中新生之编班得采测验再依成绩高低顺序以S型排列,或采公开抽签方式,或采电脑乱数方式为依据,分配就读班级,编班后补报到新生或转学生,由原办理单位采公开抽签方式进行编班办理。

     各位可以看到,这是立法,这是省级的立法。省级立法之后,各县市的立法就要跟上。看一下台北,这是台北市国民小学常态编班补充规定,时间是2005年7月15日,下面是法规文号。各校编班方式如下:一年级新生之编班,得依区公所编列之新生入学实际报到人数之学号,采公开抽签或计算机随机数方式,分男女二组,分配就读班级。三年级、五年级学生,或令有增减班情形时,应依下列方式办理。一会我们来看日本,日本经过这么多年的锤炼,他们的分班考虑的因素就更周到了。我个人也不太清楚福建省小学和初中分班的情形,初一的入学是这样来分了,当然肯定还有重点中学和非重点中学。

     怎么跟我们的常识这么不一样呢?我怎么确定这一点呢?我们到日本文物省市访问过的,我们汇报完了以后,问到了这点,说难道中国不是这样编班吗?提出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大为惊讶:怎么中国不是这么编班吗?在我们这是常识的事情。

     各位可以看到,刘彭芝女士是我很尊敬的一个校长,她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开展拔尖创新人才班》。全北京市的学生,在四年级的时候会聚到人大附中去,四年级的班是什么人来教书呢?基本上都是一些常青藤的博士们在当小学老师。这么分班,乃至全市集中班、全省集中班,不是因材施教吗?分班,以及分班之上的原则,就是跟我们的古老东西挂钩在一起的。

     当然,这是劳凯声先生的判断,他是首师大的学术委员会主任。因材施教原则为什么跟分班有关系呢?它给予了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更长时间,让他们在教学、学习和班级活动中观察、了解,判断学生之材,之后依据自己的判断施教,这符合传统对因材施教的定义。“我并不反对分班,中国古人说过,因材施教,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我们找不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个体,这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吗?”如果这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我们台湾省为什么不这么做呢?日本为什么不这么做呢?当然,美国的全面情况我还不了解,美国的华盛顿州也是这么做的,一年一打散,班级全部变掉了。所以各位会看到这个情况,跟我们因材施教的观念连在一起的。

     当然我们讨论这个因材施教的时候,就得看一看因材施教它到底是什么意思?也就是教育学者们,在论述这个原则的时候,怎么给它定的义?这里面又有一个词了,因材施教与“此在”,各位可能会好奇,什么叫做“此在”?一会就会看到这个定义。这是德国海德格尔的一个定义,用“此在”来称呼什么呢?

     看到刚刚校长们说要回归人的本真,海德格尔认为人的本真就是“此在”。人的本真是“此在”,但是它不能用人这个词,因为没法表达我们作为人的这种东西的本真,所以要换一个词,说这件事,所以把人称之为此在。我们一会看看为什么他这么称呼,他对“此在”的判断有什么区别?跟“此在”不同的另一种存在,是什么存在?

     我们看毛礼锐先生对因材施教的判断,它呈现出因材施教的相当的局限性,这是儒家的思想。所以各位可以看到,它就是一派的教学论的原则,绝不能说中国古代就是因材施教,道家并不这么主张的。这条原则所包含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先要了解教育对象的志向和才能。

     其次是如何适应个别差异去进行教学,各尽其才,发挥开发人才的作用。这里提到了了解对象的志向和才能。这一个判断,就跟刚才我们校长们的一些说法,显然层次略低了。各位注意到我们要唤醒,而不是了解了,点亮和唤醒都是比了解要更加积极的。我们很可能认为这个学生现在还没有,但是我们要把他点起来,我们要把他一些似乎还没有醒的东西给他叫起来。当我们用这个概念的时候,已经超越了因材施教了。所以会看到校长刚才的几个表述,已经截然不同于因材施教。

     我们说因材施教的时候,常常说的是什么?我们首先把它展开,做一段语义分析。就是把它遗漏的东西都补上,看看到底是什么意思?因材施教其实缺损了两个主语:X和Y。“X”通常代表老师,所以我们说因材施教的时候,其实这个过程,详细分下来是这样的。首先X判断Y之材,各位可以看到,首先有一个判断过程。怎么判断呢?各种考试就是一种简单的判断。

     然后因Y之材的判断,根据这个判断,比如说你考试最后一名,好几次考试都是最后一名,我就对你做了一个判断,你是一个差生,是一个学困生,各位可以看到,做了判断之后还给他戴了一个帽子。然后对Y施教。前提,X判断,Y之材;行为,X对Y施教,Y是被动的,是施教的客体。

     所谓把学生唤醒,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让这个学生的这种主动的学习,更加有自我的方向,把它作为学生主体的高度凸显出来。各位可以看到,这是不同于传统因材施教的这么一个语义分析。

     另外还有一个很麻烦的事,我们是生活在时间之中的,因材施教,还有一个时间视野被我们忽略掉了。X判断Y之材的时候,是基于Y的既往时间的形成,这个没注意到,对吧。第二,因Y之材的判断,对Y施教,是在当下的时间。而Y的自我领会和持续发展,可以看到Y有着对他自己是什么人的持续领会和他自己的持续发展,是在未来更长的一段时间之中发生的。那么Y在后期的这种更长的未来时间内的自我领会和持续发展,会不会受到当下的短暂时间和过去的既往时间的因果影响呢?有,但是似乎也没有那么大。一会我们会有很多的个案呈现出来。所以这就是我们既往,在简简单单说一段话的时候,我们所忽略了那么多东西。

     那么,这里说到因材施教,用了一个“材”,这当然可能就会犯了根本的错误,因为并不是判断这种材,而是在判断后面那个人。人是什么呢?这个人所谓的人的本真,我们要回归人的本真,这个本真是什么?是哲学上持续探讨的,几乎最深刻的问题。

    今天的主题是“回归·超越”,我们从中国、从孔子那里的教学,回到古希腊的思考之中,我们看看,他们那边的哲学家对所谓的“人是什么”的初期的一个把握。

     各位可以看到柏拉图在《会饮篇》当中,对人是什么做了一个初期的把握。他说,每一个个体的生物,虽然我们说它一生之中始终是同一个东西,例如,一个人从小到老只是那个人,称为某某人,可是实际上他并不总是原来的哪一个,而在不断的变成一个新的,丢掉原来的头发、肌肉、骨骼、血液以至整个身体,而且不仅身体如此,灵魂也是这样。他的习惯、性格、见解、欲望、快乐、痛苦和恐惧都不是始终如一的,而是有的产生有的消失的。

     确实,因为我各自的,我自己的持续学习,由于我周边环境的变化,我对世界的看法和人的看法,在这十年内,也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在灵魂方面,我跟十年前的卢晓东也不一样。所以各位会看到,在古希腊是这样一个判断。

     由于这个判断,海德格尔在他最重要的著作《存在与时间之中》,就把时间线,以及当下一个人所处的空间环境的这些概念,引入到人的本真的判断之中,引入到这一个本真判断之中之后,他就没法使用人这个带有很多既往的生物学概念、社会学概念,其他传统概念之后的这个概念,就要必须把它换一个词,叫“此在”。这是当我们说起一个人是什么的时候,其实都是说的他在此的一个存在。所谓在此,就是含有一个空间和一个时间点的此,所以各位可以看到,就把人的概念,所谓人的本真的概念变了。

     什么叫做“此在”?任务是分析存在者,而在这里所分析的存在者总是我们自己,就是要分析人这种存在者。这种存在者的存在,总是我的存在。这一存在者在其存在中对自己的存在有所作为。各位可以看到,一系列的存在是持续被塑造的。作为具有这种存在方式的存在者,此在是什么?这个孩子到底是什么,依赖于什么?他怎么样是他自己?依赖于他怎么样在生活之中,有本真性的认知,依赖于他持续的学习、创造、劳动的过程,依赖于他将是什么。

     各位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本真是什么,是指向未来的,所以那句话,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其实那个整个的时间线,是指向未来的,其实是让孩子成为未来的他自己,而那个自己是要被自己赋予内涵的。所以这就是此在的一种定义。

     作为此在的学生,作为此在的Y,就是学生,有什么本质特征呢?海德格尔做的这段话的概括,有一些难,之后我会举两个例子,各位马上能明白所说的是什么了。

     这种存在者的本质,在于去存在,就是孩子们成为后面自己的那个本质,是在于那个小孩去存在。如果谈得上这种存在者是什么,那么它是什么,也必须从他怎样去是,从他的存在来理解。各位可以看到,这个动态是一个动的过程。

     此在的本质在于它的生存,所以,在这个存在者身上所能清理出来的各种性质都不是看上去如此这般的现成存在者的现成属性。各位可以看到,我们的屏幕,这个桌子,还有这个泡沫塑料做的字,它的性质跟看上去的性质是一样的。但我们说起小孩的时候,说起人的时候,你跟他的外观和本质是不一样的。首先就是存在本身,因此我们用“此在”这个名称来指这个存在者,但并不表达它是什么。每一个孩子都不能被归类,这是他跟树、桌子这种东西完全不同的,人作为此在,不能被归类。

      因为基本存在主义,海德格尔因为要重新起头去说一件事,不能用现在的词了,所以把词全换了,只是他的这个东西太难读。讲了此在的概念之后,我想举一个例子,各位能不能把握住刚才海德格尔说的是什么意思?

     我们来看《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之中曹操对“此在”概念有一次突然的把握,这次把握成就了他的霸业。我想这一段各位都很熟了,这是“官渡之战”之后,曹获全胜,各位可以看到这最后一段话,意味深远:

    操获全胜,将所得金宝缎匹,给赏军士。于图书中检出书信一束,皆许都及军中诸人与绍暗通之书。左右曰:“可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操曰:“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遂命尽焚之,更不再问。

     所以各位看到,中国古代有很多这种聪明的人,把握住了这个核心观念。有了这个概念之后,各位对这一段话,就再不会有什么疑惑了。这段话,也是中国诗词史上很重要的一段话,我们对这一段话老有一些理解,好像说得不太对。这是白居易《放言五首三》:“赠君一法决狐疑”,各位可以看到这个问题就是问错了。

     为什么问错了呢?你此在的观念去判断,王莽谦恭未篡时,就是王莽的本质,一生真伪,一生是没有真伪的,只有盖棺方能论定。各位也都知道,马上可以去判断,我们拍了《八佰》,可以看到票房那么火爆。

     海德格尔因为要从头讲,所以基本是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同一水准,带有强智慧的科学家。这是我们能够开启,我们的校长对这种原创性伟大人物的兴趣,大概是这一次我们的机缘。

     对此概念,各位老师有什么问题?点亮自己,是什么意思?各位可以看到,在这个概念之中,就非常清楚了。确实,去存在的某种目标,这是他去存在的那种独特的目标,就是被点亮的,不是既有的某种材,而是去存在的某种目标。这个确实是教育之中最为本真的把握,非常钦佩刚才几位校长的这种判断。

     当然,让孩子成为他自己,也比较清楚是什么意思了。好。诸位校长有什么问题?这有一点难,相当理论化的。

     有了这个判断之后,我们就有了这一个概念,人存在的场论。此在包含场,人的生活是在场之中的。当我们说起一个人,例如卢晓东,只是此时、此刻接触到的卢晓东。不是明年的卢晓东,不是2016年的卢晓东,不是家中的卢晓东,不是教室中的卢晓东。就是这个概念,用在我身上的时候,各位的了解和体会。

     当然了,在这个之中,我们又回归到因材施教的这个因材二字。由于YX两个都在变化,你这时候强行去做出一个判断,去做一个刻痕,就非常类似刻舟求剑了。刻舟求剑的古人承认客船、河水、宝剑三者的客观存在的关系。各位,其实所处的场,也是流变的,流变的场,以及对人的重大影响。这个场,比学校单独的场,要厉害。时代的场,比我们学校单独的场要厉害。

     我们这次会议也有行之学习型校长研修院协办(注:践行陶行知教育理念),陶行知先生也是我们中国最重要的教育家。我们来分辨一下陶行知先生这段话对不对。陶行知先生说:松树和牡丹花所需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会受不了。有了这个概念之后,陶行知在这段话之中,哪一个根本上错了呢?

     周老师:感觉就是松树跟牡丹,它里面的肥料交换了,说得太绝对了。松树在幼小的时候,需要的肥料或者是水分,跟它在长成参天大树所需要的肥料和水分是不一样的,至少在质和量上面是不一样。反过来牡丹在幼小和长大的时候,也不能绝对的用松树的肥料,它是适应不了的,我是这样认为的。谢谢!

     卢晓东:谢谢周老师,当然注意到了松树和牡丹都在成长,每一个阶段要根据某种变化的特点,这时对陶先生“固定的松树牡丹”,已经有了重要进展。

     各位可以看到还有一个很大的麻烦,就是松树会不会追问它自己?这是一棵松树会不会追问它自己的存在?各位可以看到,不会的。人会。各位可以看到,人是会追问他的存在的,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麻烦了。人一追问,就会可能发生任何很大的变化,所以你在那个成长过程之中,任何一个阶段做判断的时候,就很难做出这个人到底是松树还是牡丹的判断。

     我们来看一个人物,这个人物是罗杰斯,他开创了人本主义教育学派。我们来看这个人是怎么长出来的?这时候各位注意到两个概念,一个是此在,一个是存在者。人是一种此在,而松树、牡丹是一种存在者。由于此在、存在者是现成存在的,所以各位可以看到时间。

     我们把他的成长史展现出来,每一个成长阶段,可以判断出他是牡丹还是松树。可以看到罗杰斯还是孩子的时候,对夜间活动的大飞蛾着了迷,后来在家庭农场饲养小猪、小羊、小鸡、小牛,生发出对农业科学的兴趣。在威斯康辛大学开始本科生活,主修农业专业。受情绪激昂的学生宗教会议的影响,其职业目标从农业科学家变为了牧师。之后转专业,由农学转到了历史学专业。1922年,他来中国了,到中国参加一个国际性的世界学生基督教同盟会议,期间产生深入的思考,他认识到:真挚而诚实的人们会信仰截然不同的宗教教义,这一点对罗杰斯产生重要影响。所以研究生入读纽约联合神学院,在神学院他们向院方提出,希望允许我们成立一个没有指导老师的研讨会,课程设置也由我们自己的问题组成。毫不奇怪,院方被我们弄糊涂了,但他们还是批准了我们的请求。这一由学生组织的课程导致的结果,就是大多数研讨会成员在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时,认为自己最好离开宗教工作。罗杰斯也是其中一位。然后开始在联邦神学院一墙之隔的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选修课程,于1928年和1931年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之后走向心理学领域。

     这是李镇西说的:去年我在一所学校讲课时,得知某遍布全球的著名火锅的创始人当年就是这个学校的孩子,但该创始人至今怨恨这所学校。因为他当年在这个小学读书时因为成绩不好,表现调皮,觉得受到过老师不公平的对待,这样一来,该校就不好公开宣传他们培养了一位著名企业家的荣耀。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几乎所有师范生都熟知陶行知这句话,但不少老师都只将它当做教育名言在文章里引用,而可能没有意识到,未来的瓦特、牛顿和爱迪生,的确就诞生于我们每天所面对的孩子中。是呀,无论你表扬,还是批评,或陶行知所说的冷眼和讥笑,你面前站着的这个孩子,你能知道十年、二十年或者是三十年以后,他有多少种可能吗?有100种可能!

     钱学森的中国教学老师认为他数学好,应报数学系,将来当数学家;而国文老师认为他的文章写得好,要报中文系;将来当作家,而他的母亲希望子承父业,学教育;还有老师认为他艺术上有天赋,建议学画画、学作曲,将来当画家、作曲家……而这时的他已有自己的主意,他做出了人生的第一次选择:他觉得中国当时的铁路不太好,决定去造铁路了,所以报考了当时铁路最好的专业——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铁道门。这时候他读书的瞬间来了,使得钱学森跳跃性地发展,使得这个场对他有重要的影响。

     1932年1月29日,日本轰炸上海,这一个场对钱学森有重要的影响,这个民族都生存不了,我学铁路有什么用?他的方向突然就变了。日本轰炸上海的那种场景是什么样子,我今天也看了《八佰》,最后飞机炸了那个楼,战士用机关枪去打,当然不太能挡住的。

     各位可以看到第二个瞬间,他硕士毕业以后,又转到另一个学校叫加州理工学院,也是学飞行器制造,可这时候又有一个瞬间来了。他同学们自己搞科研,那会儿“火箭”的概念刚提出来。在加州理工学院旁边防火间,钱学森凑上去说,我参加你们的小组好吗?我帮你们算各种火箭的轨道和参数。同学们知道钱学森是学霸,马上邀请他加入。所以这时候,他马上就变成了世界最前沿的火箭了,从飞机制造跑到火箭了。这个变化,并不是他任何老师指导的,是那个同学偶尔放火箭,他凑上去的。

     当然,对钱学森最大影响的变化,是在第三个。1950年6月6日,50年闹麦卡锡主义,在整个抓共产党,钱学森因为是中国人,所以联邦调查局吊销了他的保密实验室证,就没有办法做科研了。接着9月7日,移民局把他逮捕了。1950年9月7日,钱学森面临一个选择:回来还是不回来?这时候美国那边发生突变,钱学森的决心一下就下来了:必须回来!

     各位可以看到,但是我们要说另一个问题,如果当时他决定不回来呢?会是什么样子的呢?《钱学森传记》写得比较客观,作者是张纯如,她上来就问这个问题,钱学森要是不回来怎么样?这个方面,我们大陆人士是采访不到,也不会真实去写的。她问了当时钱学森的同行,那些同行说什么呢?美国当时的钱学森的同行们对他的评价,他做得很棒,但是他现在的东西不值得评价,你们不用给他做传记。钱学森回来了之后,就是第一流传记的材料了。这时候我们看到背后重大的影响,叫做“瞬间的场”。

     所以各位感觉一下,这种瞬间的场,我们没有概念的时候,它是在我们的人生之中悄悄滑过的,这个判断叫做“瞬间之未决”,就是我们人生其实都有重要的瞬间,但是你不知道瞬间存在的时候,它就悄悄滑走了,也就是说它就变成了平常的一个时间点。

     有了这个概念,各位就可以看得懂《空城计》了。原来看不懂《空城计》的,有了瞬间的变化,这个空城计的场的变化,不光改变了司马懿的人生轨迹,也改变了中国历史。各位可以看到,那个场景很诡异的,司马懿跑下去听诸葛亮弹琴。这时候司马懿的孩子来了,说给我1万兵,进去把诸葛亮捉了。14万人,派1万人进去把诸葛亮捉了有什么问题?各位可以看到,司马懿在那个瞬间,根本不是在考虑有没有埋伏的问题,他在考虑什么?

     把司马懿的传记打开,他刚开始的时候被曹魏打压,已经没收了兵权,这时候诸葛亮又出山了,被迫启用了他。所以那个生死瞬间,司马懿考虑的是要不要抓诸葛亮,而不是考虑能不能打败。各位,他把诸葛亮抓了,会怎么样?他会取得他人生最大的高光时刻,被"走狗烹",就是那个瞬间的诡异,让他突然就照见了未来。所以司马懿那时候,就很做作地带兵跑掉,说有埋伏。由完全效忠曹魏变成要为他自己和家族的生存去奋斗了。各位,你表面上是不是看不出任何的事情来,但是那个瞬间,司马懿的内心已经有根本性的变动了。他知道诸葛亮越塔,他才有机会越墙,他永远没有办法战胜诸葛亮,因为诸葛亮才是他生存的机会。

     这种小说中的事,在真实之中也持续发生,我们这个世界,也不是被平衡塑造的,而是被一些瞬间点塑造的。

     这是马丁·路德的瞬间,马丁·路德是新教的创始人,他在人生之间也遇到重大的瞬间场,这个瞬间场绝非来自于学校和老师。1505年7月,一个闷热的夏天,在斯特道亨和撒克逊村郊一条晒得焦干的路上,一名学生打扮的青年旅客独自前行。快到村子,突然间洒下一阵骤雨,接下来雷霆电掣,变为倾盆大雨,一鞭闪电撕裂天空,似乎要把大地万物点燃,青年人一跤摔在地上,感觉上天似乎要处死他的性命,于是向天请求,愿意成为修道士。这个人就是马丁·路德,他之前在学习法学,是新教的开创者。他在瞬间的选择对他个人和世界,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我们看一个案例:有一个人在1972年3月到1973年9月,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担任英语老师,1973年9月到1976年的7月,在贵州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学习。各位可以猜一猜她未来会变成什么?

     老师:她变成一个企业家。

     卢晓东:她会变成一个企业家。还有谁可以猜一猜?

     老师:应该也是变成一个企业家。

     卢晓东:都猜她会变成一个企业家。各位可以看到,她未来会变啥呢?

     蔡老师:该不会是科学家吧?

     卢晓东:有没有可能呢?还有其他的老师吗?

     老师:可能是变成中文老师。

     卢晓东:都有可能。揭开谜底,周卫健,中科院院士。1987年5月,她在那当科技翻译的时候,肯定对一门学科突然感兴趣了,但是她是英语专业的本科,国内肯定没法让她上研究生,所以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理西学进修硕士学位,但并没有毕业。1992年回来以后,到1995年,在西北大学地质系古生物学习,获得了理学博士学位。85年,在中国科学院西安黄土与第四记地质实验室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所以各位可以看到成长的一些变化履历了。

     所以这时候,就有一些大的问题,让各位来考虑了:

     在教育学何种意义上可以成为科学?把时间因素引入教育学之后,我们要提问了,教育学在何种意义上不可以成为科学?因材施教对我们个人成长和孩子的个人成长,又有什么启示呢?超越因材施教会带来哪种教学原则呢?超越因材施教又带来何种教育结构的变化呢?就是你把这个场,特别是时间这个场,拉到整个教育学之中,有这些问题,要向各位求教。

     谢谢各位校长刚才那么多的思考,那么多好的问题。刚才我跟肖老师也有一些讨论,肖老师的思考和分享对我也很有启发,我想请肖老师对刚才那一段的一些理解和感悟?

     肖老师:不好意思,刚才跟卢教授私下聊,他要我一定要说一说。因为刚才对他的题目,就是超越因材施教。超越也很好,因材施教也很好,但是这两个字连在一起,昨天晚上就跟卢教授研究过这个事情,就好像比较难理解。我听了他的课以后就说,实际上他讲的问题核心,在于问题解决。他这个问题解决,从我们高考来讲,高考从知识形态来说,就是考知识的应用。再上升一点,就是问题的解决。

     所以刚才提到了,譬如说曹操处理的那个问题,司马懿处理这个问题,理发师处理的问题,包括海底捞的老板,实际上这些能力,在我们中学阶段,我们的教育当中,是怎么形成的?这东西说起来,正是我们素质教育所要抓的内容。我们抓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东西呢?就是他未来能解决他人生当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解决问题,就会成就他的未来。海底捞很牛了吧,实际上它的理念非常简单,你一来我海底捞,就是自己的家,服务员,每一个人都是家长,你说菜不好吃,好,这一道菜不算钱。我再给你这一道菜的券,你下一次再来吃。他的服务员马上就可以解决。但是,其他人学不到,海底捞的老板就学到了。海底捞还有一个非常好的东西,你员工要辞职可以,我送一个店给你,你自己去经营,去当老板。所以海底捞的成功,不是随随便便的。

     我们再举一些故事,问题解决。昨天跟卢教授谈到了朱德,朱德的成功,不是南昌起义。南昌起义当初审定领导人的时候,朱德不是核心层,甚至他说不上是领导层当中的人,虽然他是第九厅的副厅长,干部团的一个团长,本质上是搞服务的。但是他之所以成为“红军之父”,问题在于南昌起义失败,直到广州起义也失败。剩下2000多人,他就没有办法。广东起不了,那往哪走呢?就只好往回走,回哪里呢?实际上回江西,就是南昌起义开始的地方。那个时候,遇到了毛泽东秋收起义失败,上了井冈山。在往回的路上,剩下1500多人。到了闽西武平的一个地方,那一条路非常陡,四面都被敌人包围,大部分人提出革命没有希望,我们解散吧。当初他很不认同,他就是其中的一个人,听到这些以后,他说,他站起来说,我们不能解散。解散了,大家都没有命。我们唯一的路,大家团结起来,上井冈山去,革命才有希望。他说,要走的人就走吧,你实在不想一起干,那就走。最后剩下800多人,这个800人,就是现在我们人民解放军的班底,也就是红军的班底。上井冈山以后,朱德就成了“红军之父”、“第一大元帅”。

     我们现在反思:朱德当初所受的教育,为什么这800多人成为了班底,毛泽东的秋收起义的部队没有成为班底呢?这800多人,都是军校毕业的,是那个时候的职业军人。很多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比如说林彪、陈毅都是800多人当中的,所以教育非常有意义的。

     现在卢教授研究的课题非常有意义,本质就是在于问题解决。如果我们真的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们学生的素质提升了,社会就发展了。

     当然我们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学生毕业以后,他究竟遇到什么问题?他有没有那么好的机会?像朱德一样,遇到那种场合?但实际上在那个场合当中,跟朱德在一起的人有1500多人,那时候他地位没有那么高,为什么朱德成了红军之父?这也是值得研究的。我们搞饮食的这么多人,为什么没有人成为海底捞的老板?当然也有很多人很成功,但是没有人像他那么成功,这也是需要研究的。那就是个体因材施教,怎么培养他应对问题的能力?

     所以我就想谈这么一个观点,接下来把话筒继续交给我们的卢教授。

     卢晓东:肖老师讲得非常有启发,他跟我谈到刚才那个理发师的抉择,他说也许那个理发师那个电话不来,他也会做出这个抉择,是跟他背后基础教育之后的一个伦理观念可能是很有关系的,这是肖老师尝试看出,那个知识,我们说的“因材施教”,知识的“材”的高低,肖老师看到的是我们在这个教育的这个场域之中的对他的价值观的判断,去促使他关键时候的选择,特别有启发。还有朱德,他们对瞬间,也就是关键点的独特把握,他也意识到这个关键点可能是特别重要,这时候同时有某一种能力认识到,同时又把它解决掉,我觉得这是很有启发的,我呈现的是之前的一个点,就是第一,我们怎么去看待这些学生他成长的场。第二,我们意识到他的成长之中,有着时间不均衡的表现,这种时间不均衡,使得我们很难推理它。

     比如现在成绩很不好的,比如说数学老考30分、20分的,我们不能拿这里头去推理他说将来数学特别不好,将来就不可以做物理学家,是这么一个判断,去补充上去,就不要这时候就对他做比较决断的判断,是补充这么一点相互的理解。谢谢肖老师。

     各位看一下转学,什么转学呢?大学转学。各位想不到吧,对吧。你此在这个概念,一拿到高等教育之中来,就意味着什么?学两年,福州师大的学生就能够转学到北京大学去。为什么?因为这两年这个孩子变了,对吧?他原来在中学是那个此在,他一到福州师大,福州师大把他变了,变成了新的此在,更有目标了,我们整个教育制度就要给福州师大的学生转学到北大给机会,各位看一下,这个概念要命不要命?

     高考时的学生,只是处在他人生一个时间点上的点,不能用高考时间的点,判断对学生的材质,不断地判断、框定学生未来无限发展的可能。在海德格尔看来,人的本质是此在,因而必须以此在概念去称呼人,高考时的学生是在高考这个特定空间、时间的此在,一旦学生进入到大学新的空间、新的时间中,其本质可能发生变化而成为在新的空间。这个此在是革命性的,要在中国引发根本性的转学的。

     好,这事确实发生过。各位知道,为什么我们要回归初心,不忘教育规律?我们现在忘了。各位看一下我们50年代,做这件事。1948年陈一坚高中毕业,报考了福建师范大学物理系并被录取,1949年厦门大学航空系招生,在福建师范大学物理系就读的他投奔厦门大学,三个志愿都填了航空系,福建师大转成了厦门大学。今天各位会不会认为这个事很不公平啊?

     新的抱负,1950年,在院系调整中,厦门大学和清华大学航空系合并,陈一坚从厦门大学再次转入清华大学。现在我们福建师大能转厦大吗?就在一个省,接不接?你一个普通学校你转985,大家都认为不公平,走后门?各位看,我们把规律忘了。

     今年我们做了一次努力,已经突破了关口的第一道。疫情闹得很厉害,能不能让没高考的学生,考上美国学校的学生转学中国呢?各位看前两天教育部,我们突破了,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和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今年大幅扩招,从本科到硕士、到博士,全部对还没有去的留学生放开转学的门。现在就在中国发生作用了,公立大学全部要敞开门,不光国内外要敞开,特别是要对国内敞开。

     我们致力于努力恢复未来福建师大的转学厦大,转学北大。谁说你高考就把你一生定了,你一旦变化,我们要给你匹配适合你的土壤。

     我们介绍这个观念,不是空的,会引发整个结构的变化。各位可以看到,常态编班,什么意思?一年级、二年级是一个此在,到三年级孩子变了,我现在给他换一个环境,不能让他在旧的环境之中待着了。

     各位可以看到,你的中小学就要变,你要给他新的环境,这就是这个变化。

     当然,更重要的是,中小学还要引发转校,甚至是合并。学校什么意思?就要给这个学校更好的条件,他们在美国阿拉巴马的一个学区,到三年级的时候两个学校合并,再一次两个学校共同的分一次班。各位可以看到,整个此在概念,在整个教育之中,就会引发这样的一种变化。

     能否预知学生的未来,在这种概念之下,我们已经知道,不能做这种推测,不能做这种基于学生某种表现,某种学业课程的表现去做这种推测。

     不能做推测,那就引发出了新的教学原则,这种教学原则就叫做“悬搁判断”。各位可以看到,我们这时候引入新的教学原则了,我不对孩子做判断了。这是特别人类古老的智慧,各位可以看到,这是智慧。

     我们来看教育家,怎么呈现悬搁判断?我建议,所有的父母,不要太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尽管它是一个暂时无法改变的事实。各位可以看到“暂时”,就把时间因素引到判断中间去了,而应更多的关注孩子的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尽量留住孩子最宝贵的兴趣,和同样宝贵的好奇心。各位可以看到,刚才肖老师就用我们本土教育家的判断,把更多关注孩子的思维能力,学习方法,那种更加本质的东西,展现出来,就是肖老师,我刚才也受到启发,因为我突然就想到了斯宾塞得这个判断,肖老师对了。你要看到更加本质的东西在哪里,不要用分数判断一个孩子的优劣好坏,我认为这是最尊重孩子的规律做法,因为如果哪一位父母或者是老师,根据几道题就判断孩子的优劣,他不是天才,就是一位先知了。所以就呈现出悬搁判断,作为教学中间的重要原则。

     什么叫做“不得不悬搁判断”呢?各位可以看到悬搁判断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是古希腊怀疑轮哲学的概念,按照存在主义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概括,古希腊怀疑论者并不否认感觉和直接认识的正确性,但他们又声称,错误有一个全然不同的基础,它出自我所下的判断。只要我避免去下结论,我就将永远不会受骗。这就是怀疑论者不断要去悬搁判断的原因,这是他决意要去悬搁的。

     为什么要悬搁判断?我想各位都知道这种分析特别多,冰山理论等等,我们就不展开 了,知道确实要悬搁判断。

     不得不悬搁判断,教师仍然习惯于对学生进行判断,复杂的哲学背景和悬搁判断的内在要求非常难以理解和普遍实现。与此同时,各类学校考试,区、市统考、统测,不断形成学生排名的判断。教育制度的设计者需要经由教育组织模式的设计和变革,经由打散分班和班级学生组合的不断变化,经由教师多次抽签选班,使得教师刻意、或者不经意间对学生之材的判断不得不一次次地被悬搁起来,使教师的判断难以对学生发展产生特别影响,难以产生出教育效果和教育恶果。

     为什么要悬搁判断?应当尽可能的避免侵犯个性,这是赫尔巴特,各位看到,我们又回归到了普通教育学,回归到了教育学创始者最原初的思考之上。为此我们特别要求教育者识别他本人的癖性,你本人也要认识清楚。当学生与他本人的愿望不一致,而在两者之间不存在带有实质性的时,他应当慎重考虑。

     各位知道,北大跳楼的案例,很多孩子是有抑郁症的,然而得抑郁症的很大比例是教师子女,还有几个个案是当地著名校长的孩子,比例相当大。其实上学,好多孩子们已经不高兴了,在家里父母再唠叨,所以回归到教育的本源特别难,要特别小心。

     这就是概念要点,悬搁判断,人一生的发展难以预知,这是教学和教育的起点。激发学生的动力和不断的探索,是不是我们重要的努力方向?对瞬间有意识,悬搁判断有悬搁。注意到因材施教的时代局限和逻辑困难,这是什么时代,春秋战国,现在5G创新,宇宙开发,对吧?时代变了,你原来说的就会是对的吗?对吧,要重新考虑,不能说不对,但是重新要对它去做更深入的思考。这种逻辑矛盾我们已经呈现出来了,这就是这方面我们思考的方向。

     当然从创造性角度,我们还要引入新的概念,这就是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什么?就是老师,带学生时间长了,他原有观念的这个判断。我们来看一个案例,这个案例是湖南的一个案例,各位可以看到,这个案例就跟班主任的刻板印象撞车了。有一次我注意到一个一年级的小男生A正在操场上踩一个饮料杯,听到嘭的声响后开始观察踩扁了的杯子。这时另外一个管理人员上去抓住他,说他乱扔垃圾,让他赶紧把踩扁的杯子丢倒垃圾桶。A有一些委屈,我就问A,你为什么踩那个杯子啊?他说,我好想知道,这个杯子放在地上踩一脚,杯子会发出什么声音?为什么会发出嘭的一声?声音好响啊。我说,那你现在知道为什么了吗?A说,我还没有想明白,我提示他,要继续想想,也可以问问妈妈。第二天,A专门到我的办公室,向我报告踩扁的杯子为什么会发出“嘭”的声音。他还没有忘记昨天我的问题。之后他几乎每天下课都要跑到我办公室,讲他的新发现。之后我向A的班主任说起A,A的班主任却说,你怎么会喜欢和关心A这样的孩子?他特别调皮,上课乱说话,天天乱提问,老不遵守纪律,好讨厌的。

     各位想一下,如果接下来A的班主任还是这位班主任,会怎么样?各位都有一个判断了,我们一个创造型人才,很可能在老师的固定观念之中被消灭了。

     各位看到,变了之后,现在台湾的朱德庸,因为来回变班变老师,就有机会遇到欣赏他画画才能的老师了,就不会一直苛责他,这是跟海底捞的创始人相当类似的情节。

     刻板印象当然影响也很大,有溺爱与校园欺凌等等这些观念,都和这个刻板印象紧密连接在一块。学生的刻板印象,取外号,猪八戒,这对胖的孩子是一种很不友好的表现。我儿子的外号还比较中性,我觉得中性的外号可以接受,他的外号叫“鲈鱼”,因为我姓卢。所以各位可以看到这个外号,都是跟刻板印象相连。我们现在如果打散分班往后看15-20年,有一些人应该会有一些变化,所以这是这一块的变化。

     这一张图,是我儿子在他们上小学的课堂,班级很小,20多个人,是圆桌型的讨论课,小学也上讨论课。各位可以看到这是他们的教室,老师是双硕士,也是瞬间变的,他原来是建筑师,做建筑师的时候,有一天带领孩子参观他们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建筑,带完孩子讲完之后他觉得特别开心,说我是不是选错路了,当小学老师是不是会很幸福,所以马上重读了小学硕士,到学校里当老师,所以是双硕士教一年级的班。

     我个人在汉语这边,提的概念是叫“打散分班”,会不会就认为不能动,所以就不太认台湾的这个常态编班的概念,未来看看怎么说更好,更合适。

     当然这样的话,第一,这么编会使名师资源更公平的分配。我看了我们几个老师,对教师的介绍,比如有的中学特级教师是一位,硕士教师是一位。原来你在这种情况之下,这些老师,大概如果一直教一个班,他就只能教影响30个人,但是如果你来回变班的时候,可以带好几个班,好几个班都会受到名师的教导,就把名师的力量给扩张出去了。所以各位可以看到,这是整个学校都会受益。所以这是一个好处。

     第二个好处,就是在变化中学会适应变化。这是我们未来的世界,要变化。提前让孩子们知道未来世界要变化,这个不能通过学科教学来做,对吧?怎么办呢?不断的给他变班,让他知道学校就是变化的。我们高中变成新高考之后是变成选课走班制,到大学完全是选课制。在北大什么概念?北大所有的学生能够选所有系的课。这是什么意思?就是完全学分系。英语系的人,想学物理系的课,没问题,你认为你学得懂就可以学课。所有的课表,对学生是开放的,在北大。高中也向这个地方过渡了,各位可以看到,这个变化往下延伸就是初中和小学,要把班级不断的变。

     这是有一些基本的脑科学发现,外部环境如果老变,孩子们的小鼠头脑中的神经就会特别丰富。家庭也要让孩子的环境老变化,比如说我们的老师有到延安去支教了,各位可以看到,孩子还是会进步,为什么呢?因为环境变了。

     所以这是我个人,也是在猜测马云的成长关键,他个人也在回忆录讲过,各位可以看到,这个人就一直在找变化,他的学习不好,各位都知道,已经是他成长常识了。他初中没事干就会骑着自行车,到处主动跟外国客户打招呼,以此来练习他自己笨拙口语的少年,是热情,独特而上进的。这是15岁的马云和他新认识的澳大利亚的小玩伴Ken戴维。

     各位可以看到这个诺奖的获得者,是日本的一个诺奖获得者,他72年获得了诺贝尔奖。他小学体格纤瘦,别人给他取名外号叫仙鹤。结果考初中没考上。小学六年级约定复读一年,但是没有办法在原来的学校复读了,就换了一个学校。转学到了另外一个学校复读,大学本科没毕业几年,就作出颠覆性的发现。可以看到,不断打散分班和转学,所以你想这个环境多丰富,这就是这个日本诺奖的获得者。

       刚开始说评估过审计的生源质量,把04-09年北大各个省的学生成绩做了一个排队,发明了一个指数叫做优质指数。当然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这个省基础教育好,第二种是这个省比较亲睐于北大。可以看一下福建的位置,福建是第四,比上海还高一点,比广东也高。所以各位,还是真的很棒,我们福建的生源,通过各位对教育规律的基本把握,学生在大学的后期,有了非常重要的表现。

       所以各位也都知道北京大学福建招生组,就特别重视福建的招生工作,一定要把福建好的学生招到北大去,还不够,还要把福建变化了的好的学生招到北大去。未来开放福州师范大学、厦大等等,都转到北大去,转到清华去,转到北航去,我们努力,因为人是此在,人一变,就要给他新的环境。所以这是这个情况。

       这个解释,大致是符合猜想,就是在这个封闭的环境,为什么呢?这个环境跟各位有关系,另外各位也会注意到,他们都是临海的,临海有一个什么特点?就是环境变化多,对吧,这就是环境变化是大的。除了各位的教导之外,福建的孩子的脑神经是比较发达的,因为外部环境变的多,他见的事多。

     各位可以看到这边后面的文章,各位可以看到海南、甘肃、西藏、青海都居最后,各位可以看到,环境略微封闭些,这个跟教育质量关系不大,环境太封闭之后,小孩的脑子僵一些,这是猜测。

     这是城乡的情况,农村的学校,最要急迫的打散分班,小孩的成长还真不完全是成绩,你让他变化,要有适度的压力。所以像某些研学旅行,以前不怎么做,现在都承认它的重要性了,让小孩跑跑,激发他的脑神经,有好处。

     与陌生人快速熟悉,这就是分工合作的未来。交际中学生也会成长。固定分班的优点,有很多我们认为站不住,所以这就是这些判断。

     打散分班的概念要点,第一优势的资源的分配公平,第二以真实的变化,刺激学生脑细胞的生长。第三改变刻板印象。

     日本的打散分班,叫做分班再组合,他们原来是三次,现在基本上是5-6次,就基本一年一打散,已经有100多年,已经成了常识,没有人研究了。整个概念是自我发展和顺天,顺天的概念其实是道家来的。孩子的天性你要让他努力的保持,让他自然的发展,不要通过施教和你对因材而把他框限住。

     日本的打散分班的办法和台湾比较像,当然每个学校都会考虑更细节的事。男女比例,学习成绩,还考虑运动能力,运动能力还要区分开,这也是特别重要的。我儿子他们的班,有7个北大附小校队的足球班的同学。一踢足球,我儿子的那个班老是第一名。还有一踢足球,我儿子有机会上场吗?没有机会。因为我们有7个校队,要比赛,哪里有你的份。

     这是具体考察了他们分班的情况,这是考察的时候的照片。最重要是按照学习能力分班,避免把学习能力好的学生集中在一个班。按照运动能力分班,这样避免家长抱怨某一个班的运动能力强大等。这是比台湾要做得更细一些,所以这就是一块。

     最后,当然是提出返回赫尔巴特跟分班相关的几个理由,应该赫尔巴特是不赞成因材施教的。你培养一个孩子,一定要全校的老师都培养他,怎么实现这一点呢?就是不断给他换老师,使得好多老师对他有影响,不要让一个老师一直对这个孩子有影响,这是合作育人。

     我的文章已经完成发表了,时间关系,我就不对这一块做详细的给各位汇报了。

     最近对道家哲学的探索,对师说有了比较根本性的批判,这也是主要是冲着哪一句话去的?就是“解惑”,跟施教紧密连在一块。解密是,惑不可轻解,小孩有时候问的问题,问得太深,整个的这个阐释,也是刚刚展开,所以最后也有这些要点。

     以前危险是预计的,今年华为事件告诉我们,这个危险有时候是温水煮青蛙。怎么把握这一点,是校长,名校长在短长之间取得平衡最为重要的时间性因素,当下和未来。

     各方面我也在持续探索一些文章的发表,就是向各位老师求教,红字的是比较重要的一些文章,跟姚老师的一些我也列在这里,我们福建校长们真实都在思考问题。

     占用大家这么长的时间,谢谢各位校长。

     主持人:谢谢!今天上午我们第一场活动,由我们卢晓东教授,给我们分享了一个专题报告:超越—因材施教。从这个题目,对我们很多校长而言,可能会有一点诧异,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讲,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就要因材施教。但是卢教授给我们提出一个新的话题,要超越因材施教。他从哲学和教育学的角度,分析了,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或者是我们大家还比较陌生的概念,比如说“此在”,就是场,瞬间之变,由此提出了,我们既要回归人的本真,这个本真,就是我们讲的“此在”。所谓的“此在”,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是随着环境和场域的变化,在不断的变化当中。

     所以教育,在回归人的教育本质当中,本身也是在不断变化的。由此进一步的分析了悬搁判断这一个教学原则。最后,跟我们提出了超越因材施教之后,我们在教学模式的变革上面,特别是在编班模式的一些思考,应该说,卢教授的分享非常的精彩。

     听完之后,我想有几个疑惑,或者是说思考,也想请教一下我们卢教授。第一个,就是说在悬搁判断之后,我们如何来确认我们的教育与教学的起点?

     第二个问题,现有的教育模式,我们现在大部分的中小学,这种教育模式,能不能做到超越因材施教?

     第三个问题,对悬搁判断这种教育,在不断的更换教室,不断的重新编班,对于教师来说,对学生此在的变化,要有认识。我想这个本身是不是就是一种判断呢?我为什么要重新换教室?我为什么要重新编班呢?

     第四个问题,在超越因材施教之后,对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如何进行评价?

     最后一个疑惑,从卢教授提出的此在,以及瞬间之变的概念之后,对原有的我们的因材施教,如果说随着这种环境,场域的变化之后,也在不断的改变,也就是说,我们原有的因材施教是不是还有时代的价值?我想这几个问题,请卢教授回应一下。

     卢晓东:好的,简老师是行家,问的问题非常深。

     有几个我答不上来的,要继续思考,这是确定了我来这是来对了,更要进一步的激发思考。

     把悬搁判断这一块,我单独给简老师这边稍微展开一点。教师,虽然我们各种考试,都会把学生分层,对吧?分层的时候,这时候如果悬搁判断成为校长和各级老师重要观点之后,当然会努力的形成一种,不要去特别对后面的孩子,对吧,因为我们主要是指后面的孩子他的未来发展的决定性的判断,特别是不要给他扣帽子,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一个判断。

    第二个意味着,这个悬搁判断之后,会觉得他在这个新的场域之下,后面的人会有变化,这时候给他提供变化的环境和变化观点的老师。当然这个变化观点的老师什么意思?我也是觉得,我们任命班主任甚至要超越主科做,让其他美术老师,其他体育老师去管班,管班的时候,他们天生跟学科的老师就不一样。引入这种变化之后,就会意味着,这么一变化之后,他可能会被某些老师欣赏,这时候他就会有新的起点。

     另外这个概念,就跟某种起跑线的概念相联系。我们都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让他到一个好的中学,好的重点班。我们这种不断的分班,就能够打破这种东西,让初一、初二、初三,全程让孩子在起跑线上,你想小学六次起跑线,初中六次起跑线,也许有一些孩子就会跑得快一点。我们举行各种比赛之后,把那个展现出来。

     这是古老智慧,在这边,怎么跟我们的教学管理,在理论上的连接。

     当然我只能说是理论上的连接,因为简老师也呈现出,我们比如说福建的中小学和其他地方的中小学的不同。比如还有海峡对岸的中小学,我们学习某种基本的动机,当然到了我们本土肯定要有变化。可以看到台湾省每个区县都有自己的立法。怎么把这个原则,在我们的福建省,去适应独特的环境做出来,在这个时代,目标变了,就是什么呢?原来是培养那个会在工厂线上能够把既有规则做好的人就挺好,但现在生存压力摆在这,你做不出创新,可能下一步难活了,是这么一个概念。所以我觉得,可能一些重要的变革和发展,理念上的进步促进之外,可能需要,就是我们真正的校长,在自己的岗位上破除一些难处,做出一些创造性的发展,更加实在。

     所以这就是简单的回应。谢谢简老师!

     简占东:再次感谢。谢谢我们卢教授。

     今天卢教授提出的这个话题,围绕我们这一次办学思想报告会的主题,回归·超越,思考我们的教育,这样才有可能引领我们学校的发展,促进我们学生的发展。我提议,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我们卢教授的分享。

     今天上午的会议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