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数字新时代数智新产业”数字经济产业高峰论坛在浙江萧山开元名庭酒店盛大开幕。两位院士、龙头企业重磅嘉宾、80+数字经济产业企业家、知名机构投资人,齐聚杭州萧山,共话数字经济机遇与挑战,探索数字化转型成长之道,共谋数字经济产业发展。

李颋.JPG

      以下为阿里云副总裁李颋在“数字新时代数智新产业”数字经济产业高峰论坛的精彩演讲,由云现场整理。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能够在这样一个论坛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围绕工业互联网去如何打造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这样一个关键引擎。其实之前的这些专家都讲得非常好,让大家对工业互联网都有了很多很丰富的认识。我也在想如何用有限的时间把我们做的工业互联网较为丰富的体系,更加集中地展示给大家,知道到底我们做了什么。以下我们做了一下梳理,我要跟大家分享两大问题、四点认知、一套体系和三种模式。

      首先来看两大问题,因为我们要做工业互联网也好,要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也好,或者说产业数字化转型本身就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命题也好,我们一定绕不开这样的两个关键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不确定性的下降和复杂性上升所带来的经济均衡问题。我们推动数字化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获取海量的信息,是为了能够更直观更清晰地认识和掌握到产业运转的过程和深层机理,是为了大幅降低因为人工经验而带来的不确定性和误差,也是为了实现对产出的数量和质量更为精准的控制和调整。

      那么这样的海量信息的产生,必然会在不确定性下降的同时带来了复杂性的上升,而这样一个复杂性的上升必然会带来有装置的调试、有服务的购买、进行的学习,乃至于架构的重建和人才的配备等等各种投入的上升。因此在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时候,我们第一个要解答的问题就是我们如何去平衡其中的经济性,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碎片化的供给和需求的协同性之间的一个全局统筹问题,我们依然是以制造业为例,如果说我们把制造业简单地拆分为三个条线,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经营管理,我们可以看到在技术的演进上面,研发设计从二维到三维,从仿真到孪生,从单一的零部件延伸到整机和全产品的生命周期,这是一条非常完整的技术演进路线。在生产制造层面也是一样,从最开始的获取生产数据,到配置生产资源,再到整个协同生产过程去优化生产体系,这条技术路线也是在自我演进当中并没有什么问题。那么在经营管理方面也是一样,从面向产销供的生产优化到面向企业内部的运营优化,再到面向供应链价值链的资源优化和向云端迁移,这也是一条完整的技术演进路线。

      这三条路线无论是在技术的供应商方面,还是在本身自己内部的组织管理上面,都有着多年的经验。

      但是在全面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我们就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这三条相对独立的路线,我们怎么样去做好整体协同?它们之间必然会存在着大量的数据孤岛,必然会存在着大量的碎片需求,也必然会存在着因为技术演进路线不同和管理部门不同而带来的供给的碎片化,那么这些碎片化的需求如何去统筹呢?我想这是在经济均衡问题之后,我们要回答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怎么样去解决这种碎片化的技术供给和制度供给,但是又和需求协同化之间所带来一个全局统筹问题。

      那么带着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再来看如何形成我们对工业互联网的这样一个基本认知。其实这个话题并非是老调重弹,虽然说我们有很多对于工业互联网的解释定义和各种判断,如果从2012年美国的GE公司第一次提出工业互联网这个概念算起到现在已经有了8年时间,从我们国家2018年开始强调工业互联网到现在也有了三年的时间,已经有了很多对工业互联网的解释,但是我们依然认为这些解释有的可能过于复杂,有的可能会想的过于简单,甚至是过于理想。

      那么怎么样去形成一个对工业互联网相对而言比较客观又符合它自身实际的认知,我们把它做了这样的一个拆解。
      首先我们来看工业互联网它本身是什么?工业互联网只是一种名词上的形容,它其实应该是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去持续演进和融合的产物。它是一个整体,它并非是工业去加上互联网,也不可能是互联网去加上工业,它本身就是这样一个整体。这样一个整体它起到的主要作用是什么?是汇聚大量的数据,沉淀相关的机理,构建相应的模型以及创新我们相关的一些应用。

      在这些功能之上,我们才实现了个性化的定制、柔性化生产、网络化的协同和服务化的延伸。那么这些功能这些效果最终都指向什么?最终必然会指向一个市场经济的终极命题,就是供给和需求之间如何达到平衡,如何达到没有阻碍和间隔的对接。

      工业互联网的终极目标,它并非只是为了协调生产本身,而是为了解决整个社会大生产过程当中,它的供需对接的决策流程和机制如何去优化,供需对接的耦合的效率和效能如何去提升?它必须要回答这样一个最终极的这样命题,我们才能认为这样的工业互联网才发挥了它应该本质具有的作用。

      那么基于这样的一个判断,我们的四点认知就这样形成了。

      第一,工业互联网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拥有着大范围、多场景、低时延、高可靠的一些典型特征,这是第一点认知。

      第二点认知,我们就要回答和过去我们所强调的两化融合、智能制造之间是个什么关系,有什么不同呢?两化融合是一个框架,智能制造如果说只是去解决内部问题的话,那么我们认为工业互联网要解决的就是在两化融合的框架之内,在智能制造的基础之上去进行持续的扩大和升级,从内部拓展到外部,从串行上升到并行,这是我们的第二点的基本认知。

      第三点认知,刚才我们所讲的这些汇聚数据也好,沉淀机理也好,它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它要大概通过这三个方式。第一个是数据、劳动技术、资本等等全要素的一个全面互联,这是第一个机制。第二个机制是面对的供应链、创新链和金融链等全产业链的一个高度协同。

      第三个要从价值层面去理解这个机制,就是从原来单点式的价值迁移,它或者是某一个环节价值高,某一个环节低,或者是在生产的过程当中,价值会产生一个从低到高的这样一个迁移,变成一个价值的多点开花网络式的共生,把我们原本的商品交换推动为知识和信息交换,那么最终再上升为能力交换,这是我们对它所认可的三种机制,这也是我们第三点的基本认知。

      那么第四个基本认知是什么?这样的一个工业互联网,它既是新型基础设施,又是一个在智能制造基础之上的升级和扩大,它要能够实现这样一个价值的网络化共生,那么最终它是什么?它必然是要面向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去打通一个全领域的连接,针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去提供一个全方位的支撑,这是我们对工业互联网的4点基本判断。

      基于要解决这两大问题和四项基本认知之上,我们就形成了阿里云的supET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一套体系,我们体系框架就是在云上去实现企业内外部的横向、纵向、端到端的融合,进一步实现从消费到生产再到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全流程这样一个协同。

      这是我们一个简单的架构,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生产信息,基于我们的云端来自于汽车制造、电子、机械、纺织、服装、食品等各个行业,那么这样的订单信息可以直接与我们的消费者、零售市场、零售商、供应链供应商实现无缝的对接。

      同时在平台之上,我们还融合了蚂蚁的金融服务能力,菜鸟的物流服务能力,以及阿里云全球培训中心的人才培训能力和钉钉的企业在线平台的协同能力,这是我们整个的一套体系。

      在这样一个体系之下,我们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施步骤该怎么去搭建?我们大概会分5个步骤去搭建我们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从业务数据的上云,也就是IT基础设施的云化,工业工厂设备上云开始,一直到实现企业的内部的协同,打通信息孤岛,就是刚才所说的怎么样去处理这种碎片化的供给和协同化需求之间的一个关系,实现一个内部的沟通协同和业务的交互协同。再到外部的生产协同,将外协与本场的生产的流程数据化,以及将外协的排产的智能化来保证最终产品的交期。协与本场的生产的流程数据化,以及将外协的排产的智能化来保证最终产品的交期。

      再到第4步的话,就能实现内外部的产销协同,使生产与采购相协同,也使生产与消费相协同,达成真正的按需生产。最终一个目标就是围绕整个产业链去实现一个整体的协同,实现数据服务的标准化,以及整个基于产品个体标识的解析应用,这是我们对工业互联网平台搭建的5个步骤的拆分。

      基于这样的一套体系和步骤拆分,目前supET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我们大概分成这三种的共建模式,分成区域、行业和企业。

      从区域来看,我们目前打造的区域级平台的目标是要助力地方政府打造基础设施城的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引擎。目前在杭州也在临平新城,我们的一个工业互联网小镇正在按照这样的一个步骤去推进。同时在全国我们也已经落地了9个工业大区,触达了超过110个产业集群,也覆盖了18万家以上的规上制造企业,包括了像温州、宁波,像广东和重庆,还有山东的聊城等等地方,都有我们这样的一个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平台布局,这是在区域层面的模式。

      在行业层面的模式是服务于千行百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这也举了一些例子,包括家电行业、服装、食品,还有色纺以及纺织印染等等这样一些行业。我们为他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去加速企业的改造升级,这是行业的共建模式。

      在企业的共建模式方面,我们会从两个方面去看,首先是服务于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大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还是有着很多不同。在面对这些领军企业的时候,我们是用我们的平台去助力他们打造数字化转型的标杆,目前已经助力约大概3.6万家大型制造业企业去建设云上平台,并携手我们的生态伙伴,我们的服务商,为超过50家领军企业的工厂,实现数字化的改造。简单举一下例子,比如说像浙江电力的信息系统的重构,像中国烟草的物理信息系统的升级,包括像长飞光纤的信息化系统的升级,还有像蓝宝石仪表的物联和可行追溯等等,在公开场合都可以看到这样一些案例。

      这是领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那么在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方面,这儿我们可能会主动地去讲一下钉钉,因为钉钉本身是发源于杭州,发源于浙江。当然对于大家的第一感觉而言,可能都会认为钉钉只是一个即时通信工具,好像说和微信的区别只是在于微信是在于生活场景使用,钉钉是在于工作场景使用。

      但是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就像微信刚刚推出的时候,它也只有简单的发送文字的功能,和飞机躲子弹的游戏一样,它一开始是不具备很复杂的能力,它发展到今天也是进行了大量的针对场景的一些迭代和更新。钉钉同样也是如此,一开始钉钉的确只是在工作场景之下的一个通讯工具,但是今天的钉钉我们更愿意把它称之为是一个助力于产业链各环节协同的这样的平台。那么它的产业链协同,体现在哪些方面?主要体现在一个是业务的协同方面,一个是二次应用的开发方面。

      在业务的协同方面,我们其实可以通过文档,通过排产,通过生产管理等等各种相应的方式,在钉钉上就直接能够打通从研发设计到生产管理,到后端的服务,甚至到销售的各个环节,实现真正的全产业链环节协同。在这种二次应用开发方面,凭借钉钉上搭建的d代码开发平台,我们可以实现可见即可得的拖拉拽,就构建应用程序的这样一种能力。不仅能够为中小企业节约大量的应用开发成本,而且能够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更精准的数字化功能的支撑。

      所以说今天的钉钉虽然还达不到工业os这样一个标准,当然我们更愿意把它称为是什么?是在工业互联网的底层架构的基础之上,和搭建我们创新应用之间的这样一个整合式的平台和基座,它正在向这个方向去迈进。

      那么未来的话,我们不仅希望它能够去提升产业化的协同能力,我们更希望它能够去发挥集成引进和使用国产工业软件的这样一个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去缓解我们的卡脖子问题,这是我们在面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时候与钉钉嫁接的这样一个应用和服务。

      以上是我们整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大致能力的一个展示。如果说进行一个最后的综合性的总结的话,大概有这样的几组数据。从工业设备的连接能力来看,我们目前可以连接超过161万台工业设备,大概是约2500万种的智能产品,适配1500多种工业协议。那么在开发者方面目前已经注册超过14万个开发者,活跃的开发者人数每天是超过2000人。而平台上搭载的工业软件,云化的软件(传统工业软件不计在内的话)已经超过了200个,工业APP是27000多个,这是目前我们数据的展示的这样一个情况。

      正是也基于这样一个强大的能力,2020年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一次根据国务院文件来针对跨区域跨行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平台进行评选的时候,我们的SupET工业互联网平台荣获了综合解决方案服务能力的第5名,以及最终双化平台排名的第7名,这个名次虽然不在前三之列,但是排在我们之前的都是专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商,我们是排在所有的云厂商、互联网厂商和IT厂商中的第一位,虽然只是一个很小的成绩,但是也表明了其实我们还是有着很广阔的空间,以及能够得到一些来自于国家,来自于社会和行业公众的这样一些认可,这是我们取得这样一个成绩。

      以上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非常感谢大家的耐心倾听,谢谢。